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从自媒体到自品牌时代,难道被Diss就是表达者的宿命? | 今日头条V计划沙龙精选

作者:创业邦 来源:创业邦 公众号
分享到:

08-27

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内容行业的生态升级、信息分发平台的变革正在将行业推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媒体”的时代,自媒体之间同质化竞争严重,媒介变迁为其带来挑战,同期行业也逐渐进入优质IP的“稀缺”时代。

 

大到公司,小到个人,每个可以发声的主体都应该珍视自己的品牌,有意识地进行IP打造。从单纯经营自媒体再到打造个人IP,也更需要创作者在矩阵化媒介和爆炸化信息中,突破重重藩篱塑造品牌化形象,让自身富有人格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原生标签深入人心,从而沉淀影响力。



8月26日下午,今日头条首期V计划沙龙在北京举行。本次沙龙特别邀请《局面》栏目主持人王志安、天奇阿米巴基金合伙人魏武挥、著名科技媒体人潘乱、“42章经”创始人曲凯作为沙龙嘉宾,就沙龙主题“如何打造个人IP”进行了精彩探讨。现场还有近百位媒体、互联网科技等诸多领域从业者到场,与座谈嘉宾一起畅聊个人IP成长之路。

 

以下是“42章经”创始人曲凯的演讲原文分享: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句话,我觉得可以很好地形容我的身份。

那条朋友圈说,一个人听到了一句话,让他的汉语体系近乎崩塌了,那句话是对一个人的介绍,说这个人是:某个平台上的,一个很“大”的“中小” V。这基本就是我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个人 IP,也就是个人品牌相关的,关于这个我作为一个很大的中小 V,来讲讲我的看法。

首先讲讲怎么样做一个 IP,这个其实我自己的经验很简单,就三句话:

1)通过真诚来形成和用户的共振
2)通过对受众需求的理解来形成独特定位
3)通过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来形成优势

先讲第一点,通过真诚来形成和用户的共振。

我总跟人强调说,我们写东西要真诚、要真诚。为什么要真诚?因为我们写文章是要和读者达成默契共识,达到同频共振,这样你写的东西别人要认可才愿意帮你转发和点赞。那怎么达成默契和共振呢?我觉得真诚是最好的方式,要用自己的话讲出别人心里的话。

第二,通过对受众需求的理解来形成独特定位。

 

我自己之前把写公众号比作开淘宝店,最终在某一个品类里只有前面几家特别地赚钱,中间一堆可能不赚钱还能活下去,尾部更多可能最后没有声音就死掉了,这跟公众号是一样的,要有自己的市场定位。

第三,通过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来形成优势。

不要做大家以前都做过的事情,如果你觉得市场上有很多人做过这个事情,你想要比他做得更好、形成 IP,或者得到比较好的结果,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你只有比他做得好很多倍,大家才能感觉到,我用一样的方式做一样的事情,比他好 20%、50%,受众可能都不会有太大的认知,所以差异化很重要。

然后怎么做 IP 就讲完了,我的核心经验就是这些,还有很多具体细节,都是操作上的,今天就不主要讲了,后面我想着重讲讲跟今天这个题目有关的,我们从更本质来看个人 IP 这件事,是怎么样的。

我们首先来回答几个很现实的问题:

1)你表达的东西一定都是对的吗?

写作者肯定有自身的局限性的,是有知识盲区的,所以一定不是每句话都是对的。读者也是有自己的阅读习惯的,不一定能 get 到你所有的逻辑和想表达的事实,所以在他们眼里也不一定。

2)你表达的永远都是对的吗?

我看自己过去一两年写的东西,首先第一是可能认不太出来,忘了是我自己写的了,再者呢就是有的文章记得是自己写的,但会觉得当初的自己写出来这样的文章很 SB。其实我跟很多人聊过,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因为这才表示你自己在成长。

你不一定能保证自己写的东西永远都是对的,甚至看自己过去写的东西你都认为自己当时是 SB。那有的人看完你写的这篇文章说你是 SB,你能反驳他吗?如果这个逻辑是这样的,那你不能反驳他啊,因为未来的你会觉得现在的自己是 SB,那别人说现在的你是 SB,没毛病。

所以你写的东西永远是对的吗?我觉得不是。

3)你写的东西有所谓的对错吗?

我们的表达应该是由事实和观点组成的,事实是新闻,国家已经不让自媒体发了,我们大多时候都在写观点,那关于观点的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就是,观点是没有对错的。但这个事实大多数人是不明白的,所以永远会有人说你写的是错的,也永远会有很多人在就观点进行争吵,我觉得没必要,最终谁都说服不了谁。

4)作为一个写作、表达者,你想不想让更多人看到你写的东西?

这个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不然你就是在写日记,不是一个我们所说的公开表达者。

5)更多人里是不是一定有更多观点冲突?

答案也是必然的了。

所以你看,这就是我今天的主题,被 Diss 是表达者的宿命,这在逻辑上几乎是必然的。如果你作为一个善于表达的个体,到今天还没有被 Diss,没有被骂过,那可能说明你做的还不够好,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如果你去各大网站和论坛去看大家的发帖,会发现全中国都挑不出来一家好公司,都是有各种问题各种人骂的。

越大的 IP,越会被骂,就是所谓的说多错多,在公开渠道做的事情越多就会给人留下越多的把柄。而且公开的表达或做的事情越多,积累的大众负面情绪就越多,Diss 的文章就越容易引起共鸣,就越容易有人出来 Diss。

我们上周做了一场会员活动,找了两个特别特别好的嘉宾,他们一人讲了一个多小时,非常干货和真实的分享,很多会员都说是有生以来听过的最好的讲座,但嘉宾都不太愿意公开发表这些东西,因为他们就很明白我上面讲的这些东西。

对很多人来说,内部分享是种经验的传播,是满足了人性中喜欢为人师的那个积极面。但公开传播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不一定有可见的回报。你会发现,VC 里其实也有很多人经常出来写些东西或讲些东西,但我们基本很难看到沈南鹏这种人再出来为了募资或投项目做什么事情了,因为他已经不需要了。

所以大多时候,所谓的 IP 都是自身缺乏一些东西,然后希望用公开表达来换取一些资源。

我还听说某个大佬有个公关部门,做的事情不是传播,是尽量维持低调,跟媒体搞好关系,跟媒体说你不要写我,不要报道我,这就是所谓的闷声发大财,因为额外的传播对他们来说没有好处,只可能有潜在的麻烦。

当然也有很多有能力有成绩的人,最终还是把自己变成了 IP 的,这些人要比纯粹靠公众表达起来的 IP 要好得多,因为大多靠表达而成为 IP 的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名不符实。因为大家在看过文章后会问,哎?他都做了什么,他说的这么牛逼他自己怎么不去做?这里最明显的就是二级市场那些教人炒股的。


那话说回来,有没有可能做一个不痛不痒的不被 Diss 的成功 IP?

我觉得也有,那就是可以做一个奶头乐 IP,做娱乐至死的事情。而且很悲哀的,这可能才是最聪明现实的选择。这里面其实有一些成功的代表,比如李诞,因为他看透了,明白人间不值得。我跟你们争些对错干嘛呢,我就逗你笑笑,夹带些私货,还挺赚钱的。那不是挺好么?

 

你们看过一个美剧叫 the Newsroom 么?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好几次,这是我过去几年最喜欢的美剧之一。这个剧讲的是一个特别有理想的优秀主持人,一开始被现实打倒,只想做一个有收视率的节目,后来他们怀抱着新闻理想,想认真做好一档新闻栏目。结果呢?发现好好做的结果就是收视率下降,没人看,但做一个特别正确的,却没人看的节目有意义么?

这里我就特别欣赏 papi酱 的做法,通过娱乐的方式积累大量粉丝,再去做一些有正面意义的视频,比如讽刺键盘侠的等等。

再有,你们看过马东上节目和许知远的对话吗?

许知远还在纠结,想怎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马东早看开了,就让人开心就行了。而且马东提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互联网作为渠道,让表达的门槛降低了,但并没有让表达的能力和水平上升。

 

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表达是平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但从沟通成本和结果来说,又有很多人是不该被赋予表达权的。一个小学生和一个教授,对于某个专业问题的话语权是一样的,不一定是好事。

我跟你们说一个一点都不夸张的事情,我是处女座,有精神洁癖,我小学的时候就在想那些网上评论的人都是谁,这个社会上怎么会有这么多没有逻辑,但充斥了大量负面情绪的人?到现在我都没太闹清楚。我估计政府也一直感兴趣,所以就搞了个评论实名制(笑)。

所以,李诞、马东,甚至郭德纲等在某些方面是一样的,都是理想被现实压在了很深的地方,而且这样的人,反而是更有理想的,因为越有理想越会认识到现实的残酷。

我很久前就写过说写东西的人,要做引领者而不是迎合者,我现在觉得其实也不对,写东西的人要做迎合的引领者。

纯粹的引领者一般是什么结果呢?当你死去过了多少年,大家回头看这个人,说他做得很好,文章写得很好,创作做的很好,这个是成功的引领者。但是,稍微现实一点,怎样在你活着的时候让大家觉得你也不错呢?

一个人无法改变大势,但一个人也不应该去迎合恶的东西,好在作为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我坚信整个社会和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在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而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多方作用和博弈的结果。

作为一个个人表达者,如果我们能稍微向前走几步,站在人们变好的路的前方一点,去迎合那些引领者,或做一个迎合的引领者,那其实就够了。我相信这更是一个利己又利人的解决方案。

现在很多做个人 IP 的人,或者说在大众传播领域从业的人,做的都跟我类似。靠个人 IP 其实是把自己像一个大旗一样打出去,然后跟大家说,你看这就是我,我是这么想的,我想做一件什么什么事。你们觉得我好就来夸我,觉得事情靠谱就来帮我做成这件事,觉得我不好就来骂我,都没关系,反正本来也没有真的对错。而最终,也没有什么东西是白白承受的,承受了 diss 和非议,就同时也会收获同等量级的支持与喜爱。但要注意的是,永远要努力让自己做的更好,来弥补名气与自身能力之间的差距,努力做到德位相匹。

 

以上,就是我现在作为一个“很大的中小 V”,希望给你分享的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V计划”是今日头条助力优秀内容创作者打造个人品牌,建立影响力的又一新动作。该项目将通过“V计划沙龙”等活动,邀请平台上持续产出优质内容的诸多领域创作者一同探讨个人IP成长及其它热点话题,分享自己的智识和见解,打造知识分享盛宴。今日头条”V计划“将致力于为优秀内容创作者提供成长和交流平台,帮助孵化和发展个人品牌。


 



MORE | 更多原创文章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企业创投联盟”,ID:cvcbang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阅读9176
计划 沙龙 
举报0
关注创业邦微信号:ichuangyeba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创业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创业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创业邦

微信号:ichuangyebang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