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女子喉咙长出“韭菜”,5年割4次仍不断生长,医生都“烦”了!最后...

作者:辽沈晚报 来源:辽沈晚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8-27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在一顿饱餐后

突然感到胃里“反酸水”

大部分人都不会把这当回事

可这对李女士来说

这却是“噩梦”的开始



喉咙发痒,感觉有异物

女子手术后数月再次复发


大约5年前,李女士莫名其妙出现喉咙发痒,咳嗽的症状。开始她以为是感冒受凉引起的,可感冒治好后,病情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同时,她感觉咽喉部反复有异物出现,经常难受得晚上无法入睡


李女士到医院做喉镜后发现,自己长了声带息肉(肉芽肿),于是动手术进行切除。


可没想到数月后症状复发,她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几乎在同一部位,息肉又长了出来,只得再次接受手术。


再切再长,息肉连长4次

医生:就跟韭菜一样割不尽


好景不长,又过了没多长时间,耳鼻咽喉科的医生再一次见到了李女士。


医生问:“又长出来了?”一检查,果然是!


“怎么像韭菜似的割不尽呢?”李女士的病情,让医生都颇感无奈。


两个月前,李女士来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此时她的声带息肉已第4次长出来。耳鼻咽喉科主任检查后认为,需要查查病根。


这次做完手术

她终于能好好睡觉了


根据李女士经常有胃反酸的经历,医院的王知非教授认为,需要做一个抗反流手术来从发病机制上控制,否则仍是治标不治本。


于是,王知非与耳鼻咽喉科医生同台手术,抗反流手术后紧接着进行声带息肉芽切除。术后,李女士大部分症状明显缓解,晚上终于能好好睡觉了。



“李女士这样的病状是比较少见,居然5年声带息肉长4回,如韭菜,手术切除不久又顽强地长出来,耳鼻咽喉科的医生也有点嫌 ‘烦’了。” 王知非说,困扰李女士多年的疾病,是胃食道反流病。


可就是这样看似普普通通的毛病,怎会引起声带息肉呢?


王知非教授解释,反流的酸性物质长期反复刺激咽喉部,引起声带水肿,久而久之形成息肉。这与患者本身的“体质”也有一定关系。而若反酸的刺激没完全去除,李女士或还要痛苦地经历多次咽喉部息肉切除手术,何时是个尽头都说不定。


这种病喜欢“声东击西”

出现反酸千万要提防


王知非教授介绍,这种胃食道反流病非常” 调皮”,喜好” 声东击西”。


由于约75%的病人症状非典型,病人容易跑错专科门诊。比如很多病人首诊去了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等门诊,以致常被忽视或误诊。


反流发生后,如果在食道下方为主,症状为反酸烧心;但到了食道上部及咽喉部,由于和咽部及呼吸道在一起,它就‘伪装’成各种症状了。


虽然这些隐匿的症状和胃食道反流病的因果关系还不都是非常清楚,但是一个都认同的解释是:有害的反流胃内容物,与咽喉部及上支气管树直接接触或者微量吸入,诱发了局部激惹和咳嗽。



王知非教授说,国际报道大约4%-10%的看耳鼻咽喉科医生的病人的主诉和胃食道反流病有关,这些症状包括很多:慢性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经常要清喉咙,咽喉部有异物感,鼻窦炎,声带痉挛,侵蚀性食道炎,食道狭窄,声带肉芽肿。


“反流物可以反流到咽喉部甚至可以吸入肺部,支气管炎、哮喘、吸入性肺炎等,导致咳嗽。去年接诊的一位中年女性,症状把内科主任医师也‘骗’了,慢性咳嗽好多年,直到被确诊胃反流所引起,手术后长期咳嗽也逐步缓解了。”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近年来还呈年轻化趋势


王知非教授介绍,许多人曾有饱餐、饮酒或饮茶后,感到一股酸水从胃反流至食道及口腔,有时还伴有胃内和胸部的烧灼感,甚至是反食的情况,这便是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很高,我国的发病率达到10%。



胃食管反流也可以说是一种现代病,致病因素主要为暴饮暴食、肥胖、情绪不稳定等。40—60岁是发病高发年龄,男性明显是多于女性,约2:1。不过,由于肥胖、吸烟喝酒、精神压力等因素,目前年轻病人也在增加。


王知非教授提醒:


病患首先要减轻体重,避免摄入促进反流的高脂肪食物;


戒烟、戒酒,少食辛辣食物、巧克力和咖啡等,并适当锻炼身体;


避免在生活中长久增加腹压的各种动作和姿势,比如穿紧身衣及束紧腰带等。


小毛病也可能引发大问题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问题及时就医治疗



热点NEWS推荐

  

先被吓死,后被笑死!香港消防处的宣传片,脑洞咋能开这么大…

奶奶就在身边,5岁小孩被拐!找到时孩子头发都被剃光了

不堪入目!网曝滴滴车主群调侃遇害女孩……最新消息:官方出手了!

老夫妇结婚59年从不做饭,每天花费100元下馆子!网友:感情真好

源:杭州日报 新闻晨报

编辑:丛林

太痛苦了,一定注意预防

阅读9030
喉咙 韭菜 
举报0
关注辽沈晚报微信号:lswbwx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辽沈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辽沈晚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辽沈晚报

微信号:lswbwx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