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警惕】一场“感冒”治了100多万!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作者:广东卫生信息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公众号
分享到:

09-06


夏末秋初的季节,冷热交替往往容易引起感冒,如果一不小心感冒了,一般人都会买点药“对付”一下,例如小编我就喝了一个星期的小柴胡。


然而,江门26岁女子感冒后,心脏骤停3次,被送入ICU抢救,住院100多天,医疗费用超过100万!一起来看下怎么回事?


综合自江门广播电视台、央视财经、广州日报


点击视频查看详情



一场小小的感冒,令江门26岁的小虞患上了爆发性心肌炎,命在旦夕。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医护人员紧急抢救,经过100多天的努力,把小虞从“死神”手上抢救回来。9月1日,小虞终于康复出院了。


感冒真的会要命的!


曾有新闻报道:来自四川的24岁的文清是一名插花师,在连续参加了两场婚礼后就累倒了,原本以为就是小感冒,可是没想到却陷入了昏迷状态,在吃了感冒药后,文清的病情并未好转,肚子疼、腹泻、反复呕吐,再次陷入昏迷。


情急之下哥哥闵炬拨打了120,昏迷的文清被送进了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并被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这让哥哥十分不能理解,他认为妹妹只是普通的感冒,怎么会病危呢?更可怕的是在文清昏迷的过程中,右腿出现血栓继发感染,部分肌肉已经坏死,最终只能从大腿中部进行了截肢手术。


竟在这个年仅24岁的女孩身上发生了什么呢?事实上文清得的是重感冒引起的爆发性心肌炎。


医生介绍,爆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是病情恶化快。


早期即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急性重度心衰,且常出现心源性休克及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如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死亡率极高。



在感冒后,自身的体抗力会有所下降,再加上晚睡熬夜等习惯,则可能导致病毒通过血液“侵犯”心脏,引发重症的心肌炎。


尤其是春、秋季节更替的时候,最容易引发病毒性感冒,从而引发心肌炎。



但是如果能够被迅速发现,并且进行有效的治疗,超过90%的爆发性心肌炎患者会完全康复,或只留有轻微的后遗症。


在1~2周的时间内,如果有过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肠道感染病史,之后又出现了特别乏力、食欲差、以及胸闷心慌等心律失常症状,此时就应立即就医,查清楚是否心肌因病毒感染受损。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感冒的症状和心肌炎早期的症状是很相似的,而且早期心肌炎的表现都很隐匿,很难引起重视。



说到这,亲们肯定很想知道,到底该怎么区分我是普通感冒,还是得了病毒性心肌炎了呢?早期症状——类似感冒


早期症状:一般来说,心肌炎早期的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比较轻,所以容易被忽视。


中期症状:影响心肌当病毒侵入了心肌或者影响了心肌,局部出现炎症,心脏就会出现早博的现象,随着病毒侵入心肌的范围开始逐渐变大,心肌开始出现缺血,就会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如果病毒影响心肌和心包,两者同时发生炎症,病人心痛会明显加剧。


晚期症状:这个时期的症状和感冒已经有明显的区别了,应当警惕! 晚期严重症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如果心肌出现炎症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心肌功能受损,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会引发心力衰竭,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严重的会发生猝死。

转你在乎的ta:

6招让你换季不感冒!


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保证身体水分充足,不要让身体脱水,特别是感冒之后一定要多饮水,多喝水能有利于身体排毒,预防感冒。



保持房间里的空气流通

室内的空气不流通就会容易滋生感冒病菌诱发感冒,经常通风换气可以防止细菌的滋生避免感冒。



保持勤洗手的好习惯

手每天要触碰到很多物品,摸到很多地方,很容易的接触感冒病菌,感冒病菌一般存活率很长,勤洗手可以有效的预防感冒。特别在感冒的多发季节一定要注意预防,出门或者到公共场所的时候要注意带上口罩避免在空气中交叉感染感冒病毒。



多吃点这些食物

猕猴桃、柚子、柑橘、核桃仁、瘦肉、乳类、蛋类食物可以多吃点,维生素C能够减轻和缓解感冒症状,维生素E能帮助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所以多吃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可预防及治疗感冒。



别熬夜别熬夜别熬夜

工作生活一定要安排好作息时间,一定不要熬夜,因为人在熬夜以后身体的免疫能力会整体的下降,免疫力下降就会容易感冒,所以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多做有氧运动

每天保持做一些如短跑,散步,骑车等之类的有氧运动,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抵抗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转发提醒身边人,别把“感冒”不当回事!

否则后果可能很严重......


编辑:官家英  责编:陈广泰


猜你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健康咨询

点个❤,健健康康

阅读8972
举报0
关注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号:gh_4ea00880e1ab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广东卫生信息”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广东卫生信息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