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如懿传》导演:我都有点后悔接这个戏

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09-09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


从立项,到宣布演员阵容,再到开拍,到几经波折的定档播出,《如懿传》的每一步都“享受”着国民级的关注度。期待越高,压力越大,从一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口碑回温,走得可谓步步惊心。导演汪俊对此绝对算是感受最深的人之一。


汪俊早年与赵宝刚合作执导过《像雾像雨又像风》《别了温哥华》这样现象级的电视剧,近些年也不乏《男人帮》《我爱男闺蜜》《小别离》这样的都市题材佳作。但古装剧,在他的导演履历中属于罕见。《如懿传》找到他执导,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多年前他与日本NHK电视台合作的《苍穹之昴》。


这部清宫戏在豆瓣评分8.7,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说道:“难得的佳作,精致大气……感觉编导很克制,许多地方再煽情一点我肯定会哭,但是他们收住了。”《苍穹之昴》原著故事几乎是完全虚构的,但汪俊把剧拍出了真实历史的质感,“戏说正拍”,包括在感情表达上也极尽克制,使得这部剧有了所谓的“正剧范儿”。对于同样是清宫题材虚构故事的《如懿传》来说,《苍穹之昴》的创作手法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如懿传》剧照


一直以来,《如懿传》总被拿来与《甄嬛传》比较。但汪俊对《如懿传》的定位,并非一部单纯的“宫斗剧”,他更倾向于讲爱情,一段纯真的爱情如何在封建体制、帝王心术中消亡的故事。说《如懿传》是“罗曼蒂克消亡史”,是“中年危机故事”,都比“宫斗剧”这个标签来得贴切。


这个定位,使得这部本就投资巨大,“鸿篇巨制”的剧更加难拍。连汪俊自己都说,在后宫里,“可能你不爱皇帝才是正确的”。后宫里讲真爱,那帝王的真爱怎么体现?分寸怎么把握?汪俊一开始都拿不准,这使得故事的开场和结尾——在他看来对整个故事调性起决定作用的戏,反而是拖到了最后才拍。观众反复诟病的前几集演员颜值不在线,汪俊主动承担责任:“拍了9个月,演员就休息了3天,到最后累得状态都不对了,整个人有些水肿。”


《如懿传》剧照


汪俊也累,累到“天天都想撂挑子不拍了”,现在回头看这部剧,他随口都能提起好几个剧中他觉得能“换种拍法”的细节。这些对细节的用心之处,对人物情感、生活状态的细腻刻画,既是很多观众喜欢《如懿传》的原因,也是不少观众质疑《如懿传》的原因。汪俊都能理解,“戏剧性和诗意也好,散淡生活也好,如何相融,我一直在找这个平衡。”但同时他也表示:“这两者逻辑上不矛盾,我前面把这个后宫生活营造得真实,所有发生在后宫的斗争,就会让你觉得有真实感,不假,因为有依据在那儿,所有事儿都有根,我可以回溯到那儿。”


汪俊认为,《如懿传》是现在清宫戏的新尝试。“不太符合传统宫斗剧的套路,但它有新鲜的东西。既然是尝试,就有一定的风险。我只能说,这是我们的一个探索,从这方面来讲,还是蛮有意义的。”


导演汪俊


对话


创作一段乾隆刻骨铭心的爱情


澎湃新闻:很多表现封建帝王后宫的影视剧,要不表现的是后宫无真爱,要不就是做成特别偶像化的宫廷剧。但《如懿传》,好像是在呈现一段爱情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这个创作思路还蛮特别的。


汪俊:所以说,《如懿传》还有区别于《甄嬛传》,或者区别于其他后宫戏的。这是它独特的东西。我觉得挺好的,这个故事写的是一段真事儿似的爱情,其实可能历史上不是一样的。但你再纯宫斗,它可能又成了一个《甄嬛传》,而且宫斗的激烈程度、精彩度也达不到《甄嬛传》那个效果,因为很多桥段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后宫就这些事。


创作一段乾隆刻骨铭心的爱情,可能是一个切入口,你不能拿《甄嬛传》比,因为两个确实侧重点不一样。《如懿传》有宫斗,但只是把宫斗作为一个手段,真正要叙事和表达的是如懿和乾隆的一段爱情。


《如懿传》的处理也有别于那些偶像剧,《如懿传》里还是有真的东西。可能不爱皇帝才是正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应该不爱,因为君王不能爱,爱上了君王,就像我们这戏里太后说的:君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琢磨的事情。你爱上他,你一定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我觉得写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如懿,也是现在写宫斗戏的一个新尝试。不一定成功,可能不太符合传统宫斗剧的套路,但它有新鲜的东西。既然是尝试,就有可能失败,有一定的风险。从现在反馈来看,我觉得还行。


这就是我们的风格,我们的叙述方式,现在还没播完,将来我们能不能达到和那种纯强情节的宫斗剧一样的播出效果,我不知道。相对我们偏文艺一些,我只能说,这是我们的一个探索,可能以前没有,我觉得从这方面来讲,还是蛮有意义的。


《如懿传》剧照


澎湃新闻:这部剧的制作挺精心的,灯光我印象挺深,我发现用了特别多的“耶稣光”(丁达尔效应),是你个人的一个偏好吗?


汪俊:其实是用来营造气氛的。尤其是在情绪段落的时候,光线有点反差,然后放点烟,确实能够让你感受到心情的那种压抑。现在电视剧越来越开始讲氛围了。以前电视剧就是打平光,你看清人就行,越亮越好,毛孔什么的都让人看清就行了。它不讲光比,也不讲反差,现在电视剧,尤其是古装戏,越来越往电影化在走。你比如说营造气氛这些手段,我觉得都是在进步的。


这部剧的开头,是拖到最后才拍的


澎湃新闻:《苍穹之昴》算是你执导的第一部清宫戏,这部剧口碑特别好。

汪俊:豆瓣8.7分,是我所有戏里最高的。《如懿传》开播以后它又涨了0.1分。我觉得涨到8.8分比较舒服,看着好看嘛(笑)。


《苍穹之昴》剧照


澎湃新闻:在那部作品中积累的经验,有运用到《如懿传》里面吗?


汪俊:有有有,其实我对清宫的了解,是从那儿开始的,当时阅读了大量清宫的历史史料,包括《宫女谈往录》这些都是。我们很多戏都是按照《宫女谈往录》,因为活口就是那个,只有她说的是真的,别的都是看史料记载。那个宫女叙述的东西,你肯定觉得不会是假的。当然她是清末,和我们故事发生的朝代不一样,但清宫大体上的感觉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当然剧里也有虚构,也有一些我们自己的设计。曾经有《苍穹之昴》一个垫底,当然比第一次尝试清宫戏要有一些保险系数。如果没有《苍穹》我可能不太敢接这个,当然人家也不敢找我。


熬不住了,就在微博上“调皮”一下的导演汪俊。


澎湃新闻:《如懿传》确实是很大的一个戏,也不好做。在创作过程中,你觉得最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有没有觉得快熬不下去了?


汪俊:我都有点后悔接这个戏,太长。当时开头、结尾我一直想不好,有时候开头和结尾决定这个戏的方向,特别重要。我就郁闷,反正各种各样的事搅得你,所有人都让你在现场快做决定的时候,就特别想放弃。偶尔晚上跟他们喝一次酒,稍微幸福一点,回去一想,还有这么多要拍。


关键是周期太长,你就没有盼头,它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创作了,有太多东西你要考虑,你能撑到结束就不错了。有的演员拍了9个月,就休息了3天,到最后人都有些水肿,然后再来拍第一场戏,后来观众都说她不好看什么的,那几场戏几乎是最后一天拍的,快关机的时候,那时候人的状态已经快撑不住了。


澎湃新闻:周迅是吧?


汪俊:霍建华也是,我现在觉得有点对不起他们,因为迟迟没有定下来开头戏的最终方案,拖着拖着就到最后了,演员状态都不好,我状态也不好,所以我也觉得拍得不好。


澎湃新闻:其实我下一个问题正想问,现在回头看,有没有觉得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汪俊:有,当然有,任何一个剧,所有导演回头看自己这个戏的时候,一定会有不如意的地方。比方说那场诬陷如懿的戏里,当场撞死的那个“小福子”,我就应该拍一场他醒了,其实是假死,应该是他醒了,旁边有一个人,也不用表现这是谁,然后他说一句“我在哪儿”,然后旁边人咔又把他掐死了,这是对的。你还想活吗?你在那儿是假死,但肯定有人不能让你活着。我就在想,我当时怎么没想到。


还有如懿出冷宫的时候,应该让惢心给她梳头,梳着梳着都能梳出眼泪。这段和前面都是呼应的,因为她进冷宫之前,最后一次也是她梳的头。而且可以加点戏,惢心说三年不梳头,我已经忘了怎么梳了,然后如懿说,“没事,我不怪你的。”


如懿进冷宫前,惢心给她梳头。


“我不指望所有人都喜欢这个戏”


澎湃新闻:我感觉《如懿传》的很多处理,包括前面提到的一些细节,在人物心理和情绪上是非常细腻的,但这样的处理,会不会担心不是很符合现在观众的观剧口味,因为观众习惯的就是快节奏强情节,一件事一件事地往上堆。


汪俊:《如懿传》不是要迎合所有的观众,它可能有相对的观众群。你可能喜欢“爽”的那种,可能在我们这儿是娓娓道来的,会有一个充分的铺垫过程。我觉得这是风格问题,我们这个戏有它的氛围,有它的美学层次在那儿。我不能用事件来代替所有的东西,因为包括人物塑造,好多是需要通过细节的。


我们刚才说了半天,那些对人物刻画的小细节,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但你说要是观众就不愿意看这些,就喜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那就看自己喜欢的戏吧,我不指望所有人都喜欢我们这个戏。


其实我也在矛盾,戏剧性和这种诗意也好,散淡生活也好,之间如何相融,我在找这个平衡,从开机第一天到杀青,我一直在找这个平衡。很多我喜欢的戏,我已经拿掉,为了让观众看到事件激烈一点。你要照顾现在的市场,要照顾现在的年轻人,他可能就爱看你怎么撕,那么就把撕尽量提前,这也是一种妥协。毕竟文学阅读是一种感觉,但影视有影视的规律,即便我们想追求散文式的、风格化的东西,但我们也要注意宫斗要加进去。


其实我觉得,这两者逻辑上不矛盾,我前面把这个后宫生活营造得真实,后面所有发生在后宫的斗争,就会让你觉得有真实感,不假,因为有依据在那儿,所有事儿都有根,我可以回溯到那儿,铺垫可能付出的代价就是节奏慢。尤其写情感戏你不铺垫,到后面那个决裂的悲痛是顶不上去的。


《如懿传》剧照


澎湃新闻:我看过一篇评论文章,分析的前一段特别火的某个清宫剧和《如懿传》的对比。他说那个是“爽”,《如懿传》的是“忍”,他说后者可能才是现实生活中的常态。


汪俊:受众不一样,你愿意看“爽”的你看,观众可以自由选择,下一个剧,我们也可以做那样的。但《如懿传》可能还是个有一定文化含量的戏,这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恰恰《如懿传》揭露了封建婚姻,帝王婚姻对人性的戕害和泯灭,这是我们要表达的主题。


澎湃新闻:你之前很多作品都是现实题材,在讲现实生活。现在提倡现实主义创作,但很多观众会把现实主义就当成了现代戏。这方面你怎么看?


汪俊:现实主义严格讲是一种创作方法,是十九世纪俄罗斯那边的批判现实主义,那是文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我们现在觉得,现实主义就是写实或者什么,其实现实主义是相对窄的一个概念,后来延伸到所有人都说,现实主义就是反映现实,我觉得,从概念上来讲,我更倾向于写实和写意(的区分)。拍《苍穹之昴》的时候,我的观点是戏说正拍,其实很多内容是虚构的,但我按正剧的方式拍,按你们所说的现实主义的方式拍,观众就以为这是真事。我跟郑晓龙也探讨过,为什么大家觉得《甄嬛传》像真的呢?那你说《甄嬛传》是不是现实主义?


澎湃新闻:只能说手法上看着像真的。


汪俊:对啊,那个故事根本没有立场,根本没有甄嬛这个人,你能说它是现实主义吗?真正说现实主义是有创作方法,我们还原这段历史,尽量按照现实主义的方法去再现这段历史。那前提是,这段历史有大家公认的结论,有史实记载得特别充分,我们才能谈到现实主义。但生活细节谁有啊,乾隆到底喜欢谁,你知道吗?他这几天喜欢她,过几天喜欢她,你知道吗?你没法现实,所以现实主义只能是一个手段,我更喜欢用写实或者写意的方法去区分。我们说现在的穿越剧飞来飞去也好,镜头怎么玩儿也好,那是写意的;写实的就是老老实实进门坐下,端个茶、倒个水,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从生活的真实来的,这就是写实。



一杯茶,也是一出戏。




本期见习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阅读8213
举报0
关注澎湃新闻微信号:thepaperne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澎湃新闻

微信号:thepapernews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