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细思极恐,这才是《桃花源记》里不足为外人道的真相!

作者:读史 来源:读史 公众号
分享到:

09-17

 每日7点,文化早餐   ▵ 点击  读 史  关注 / 置顶公众号

博文  | 通识  |  知古  |  鉴今  |  有品有趣

首先让我们重读《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有非常强烈的空间感,溪水,桃林,良田耕地,读者像是游客一样,被陶渊明推入了世外桃源。

但这场景布局可是相当有讲究,渔樵耕读是文人雅客心中最理想的生活形式。而桃花源记也正是一步步,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等等,那读呢?渔樵耕圆满了,可这全文都没有看到读。

这就必须得膜拜陶渊明的故事结构之美了,读书人,是写故事的陶渊明也是读故事的你我。

 

在西方文学批评专业里有这样一个概念:没有读者就没有作品。

这个文学概念早在几千年前就被陶渊明用在了文学创作中。

陶渊明故事的结构特别棒,渔樵耕读的农耕理想通过千百年读者的赏阅,成为了一种跨越时间的作品结构。你我早就中了陶渊明的圈套,心怀桃花源的理想,钻进了陶渊明的故事中去了。

 

不过也是,桃花源正是因为是中国人世代不移的理想,才成为了真正中国人的理想乡。

 

除了空间感,时间感也是文章很有趣的部分。


桃花最盛是三月,桑竹茂盛的季节是五月和七月。在景色描写中,陶渊明,根本没有明说,却将时间感固定在风景中,让人上来就开始迷失在时间的隧道里。

时间混乱的风景,直接开启了一个更为离奇的故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这是一个相当有时间感的故事,要是一天你遇上一个跟你差不多大的,他说他是唐朝人,你会不会震惊的说不出话?

打乱时间,却不凌乱,很有美感。

当然如果太离乱,就会有人单纯把这故事当作幻想小说,但是高明的陶渊明才不会给你这个机会。

 

“问今是何世?”

我们的课本上都照本宣科地将这解释为,“现在是哪个朝代?”
其实不妥,避秦时乱的古人,对朝代哪有什么了解,他们最接近的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时间,对朝代没有多大感受。

这里的今是何世?应该解释为,今是秦几世。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称始皇帝的第一年)有一道著名诏书:

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数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今是秦几世?

一个“世”字,将故事拉到现实,一个原本因为时间感空间感扑朔迷离的故事,因为一个字,增加了极其可信的真实度。

 

怀疑,相信,怀疑,相信。桃花源正是在不确信中,巩固了自己绝妙的艺术地位。

 

临别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们都好可惜,这样一个理想的村落,为什么不足为外人道呢?

因为美好总是会被破坏掉。


哥伦布想要去东边,却意外发现了新大陆,他震惊了,世上竟然还有这样财富遍地的黄金国?然后将美洲的“文明”“野蛮”地毁于一旦。

渔人就是哥伦布,他答应得村子好好的,不会告诉别人,但是一回到自己的世俗社会里,就告诉了太守。但是幸运的是,渔人没有找到回去的路,也就没有机会摧毁掉桃花源。

桃花源没有遭受新大陆的厄运,这才是中国式的理想主义。

 

关于理想,陶渊明也寓意得很明白了。

通往理想的道路,没办法复制。跟随别人的脚步,是到达不了桃花源的。

需要好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当然还要有一点绝妙的运气。

 

桃花从此有了理想的征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也未免不有为理想献身的意思。

桃源乡就成了这样一个概念,它就在那,你该去追,但你不能停留。

 

最后,作为课后思考题,给大家说一个细思极恐的桃花源脑洞小故事。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千”是空间概念,指南北方向。“千”字从人从一,表示“人起步走”:往南是人生的方向,往北是人死的方向。

“百”是时间概念,指把从日出到下一个日出之间的时间段划分为一百刻(请参阅“百刻制”)。


因此,“千百”一词合成了类似“时空”、“宇宙”的概念。“阡陌”一词指在广袤田野上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错的田埂,其中,“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东西走向的土埂。


但同时阡陌也作,通往坟墓的小路。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很多人描述死亡前夕看到的画面,都是说不远的地方,有个亮光在指引着他,由此可知,遇难的渔人正迈向死亡。“便舍船,从口入”,这证明渔人此刻已死,之后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在彻底脑死之前的一些幻想。

 

也许从来没有桃花源。

只有一个因为战乱枉死的渔民与一村难民穿越时间的相遇。

渔人托梦于太守,太守遍寻不得。

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一生未得,死后方入。

因为,那里是灵魂栖居之地。

▿ more ▿ 更多文章点击直达

算 命 ( 深度好文 )

赵朴初:这是比风水厉害100倍的宇宙定律!

精选好物

喜欢的朋友一定要    哦

阅读9590
桃花源 
举报0
关注读史微信号:dushi8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读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读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读史

微信号:dushi81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