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把狼驯化成狗,人类用了上万年。俄罗斯人驯化狐狸,只用了60年

作者:英国那些事儿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公众号
分享到:

09-16

话说,

很多人都对事儿君的小狐狸念念不忘....

无数次和它相遇,都没办法靠近它,因为毕竟它是一只野生动物,警惕性高的很。

它毛茸茸的身体,呆萌灵动的外表,怎么看怎么可爱。

只可惜狐狸天性是不爱与人接近的,哪怕在伦敦城市里生活着几万只狐狸,它们自己在城市里觅食,依旧远离人类.... 


然而,这个世界上依旧有一群人,把驯养狐狸这件事情,一直做了几十年.... 


在一个实验中,一名男子坐在地上的圈里,几只西伯利亚银狐走过来,在两分钟内和它互动,

一只白色的银狐凑过来嗅了嗅这名男子,然而就放松地在不远处坐下了。

一只银黑色的过来了,他做了同样的动作,然后开始到别处去玩了...

之后,男人把手伸过去,小狐狸再次嗅了嗅他,并没有躲开,男子顺势把这只小银狐抱了起来,它也完全没有害怕...

这异常亲近人的举动,怎么看怎么跟普通的野生狐狸相差甚远...


这一群银狐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

它们是地球上有史以来第一个“家狐”种群,

在解剖学,体貌特征,行为举止上,都和野生银狐有了相当明显的区别,

这种区别类似于狼和它们的家养同类——狗的区别...

它们,来自于俄罗斯动物学家Dmitry Belyayev主导的,从上世纪50年代延续至今的一个著名实验的产物——“家狐”种群...

现实里,已经有一些家庭从“家狐种群”中领养来当宠物,它们和汪星人似乎没什么区别,喜欢和人互动,撒娇,可以套上项圈出去遛弯,见到主人会摇尾巴....

只是学习在固定地方拉粑粑比起汪星人稍微吃力一点....

这地球上第一群可以当宠物的小狐狸的来历,还得回到几十年前。 


动物学家Dmitry Belyayev于1919年出生在俄罗斯的Protasovo,

受哥哥的影响,Belyayev从小就对遗传学,基因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孟德尔的遗传学,达尔文的进化论深信不疑。

他一直立志成为一名遗传学家,从Ivanovo农业学校毕业以后,他在莫斯科的动物培育研究中心实验室工作,主要负责皮毛类动物的繁育研究,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Belyayev对生活在西伯利亚的银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还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银狐毛色多样性和遗传》的学术论文….

银狐,又叫银黑狐狸,别名玄狐,是赤狐在野生自然条件下的毛色突变形成的种群,它们的体形外貌与赤狐相同,只是毛色有极大的差异,

它们的部分针毛呈白色,而另一些针毛毛根与毛尖呈黑色,针毛中部呈银白色,故而被称作银狐或银黑狐…

20世纪50年代开始,Belyayev就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到了银狐上,他对银狐简直如了迷,

到了1958年,干脆申请调到了苏联科学院的西伯利亚分院,在银狐的栖息地一门心思研究这些可爱的动物…

这一时期,他开始思考一个困扰了人类多年的问题:

汪星人的祖先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生理变化,导致它们从狼的种群里分离出来,成为了和人类相伴的家养动物?!

和其他科学家一样,Belyayev也同样没弄清楚,究竟哪一部分机制起了作用?导致家养的汪星人在解剖学,生理机能,和行为上都有了明显的不同。

但他坚信,答案应该就藏在孟德尔遗传学法则里,

汪星人的祖先是从新时代就被人类从狼群中挑选出来驯养,

远古的人类祖先,是用什么样的标准从狼里面挑选个体当自己的伙伴,从而慢慢繁衍出汪星人的呢?

Belyayev于是大胆假设,当年的人类祖先,挑选他们的家养动物时,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

容易驯服!

之后,在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只有2000多字的论文中,Belyayev首次提出了人类“家养动物定向培养机制”的方向:

驯服和侵略性强的动物,在激素水平和神经化学物质上会有很大差异,从而导致了这些个体行为上的差异,荷尔蒙和神经化学物质的变化很可能最终影响了动物解剖学结构和生理机制的差异,

一代代定向传下来,使得家养动物(最典型的例子:狗)的相关基因也发生了改变,造就了家养动物和野生同类的明显差异…

简单来说,就是从野生动物中挑出“温顺驯服”的个体,

集中定向繁衍,很可能就此人为培育出一个家养的动物种群来…

他认为,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实验:

复刻人类祖先的将野生动物驯化为家养动物的过程,看看现代人类能不能通过多代人的努力,把在野生动物中培养出真正的家养动物!!

在Belyayev看来,最好的实验对象莫过于他最痴迷研究的另一种犬科动物——银狐了!

众所周知,尽管有不少人养过野生狐狸,但那些养在家里的狐狸,和野外亲戚在行为,解剖学,生理上能区别开来的,“家养动物”独有的特征,它们和野生的同类说到底还是同一个种群….

也因为狐狸没有“家狐”这一类群体,因此,Belyayev决定在西伯利亚银狐中开展这个长期实验,虽然不知道要花多少代才能实现,

但他的初衷是,希望实验的结果能证明自己的预想,再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争取人工培养出一个“家养狐狸”种群!!

这是一个漫长的实验,Belyayev不畏艰难,于1959年在西伯利亚Novosibirsk一个银狐养殖场,正式开始了这项培养“家狐”的实验….

原本,这个养殖场的银狐都是野生的,农场主抓它们来纯粹是为了获得珍贵的皮毛,

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被关起来,它们和野外的同类没有任何区别,很多银狐野性难驯,还有一些因为被关之后压力陡增而难以存活下去…

实验正式开始,Belyayev和自己的副手Lyudmila Trut讨论了实验细节,

他们确定了定向培养的选择标准就是简单的一个词:“足够驯服”...

Lyudmila Trut

Belyayev首先从这批银狐中选取一批最淡定,最不容易激动的幼年银狐,

在一批只有一个月大的幼年银狐中,Belyayev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来判定它们是不是“足够驯服”,

他在手上戴一个厚厚的大手套,然后把手伸进铁笼子里…

他把手挨个伸进每个关着银狐的铁笼子,这些性格各异的野生银狐对着这只突如其来的手,都有各自不同的应激反应…

根据Belyayev的标准,凡是攻击他,或者吓得缩到一边,或者干脆冲上来撕咬的,都属于性情容易激动的,一律排除在外….

而那些表现出好奇和隐忍的银狐,则最终被Belyayev选中作为了驯养实验的对象…

最后,Belyayev用“足够驯服”这个标准挑选出了30只公银狐,100只母银狐,

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130只幼年银狐,会成为地球上第一批“家狐”的祖先….

这批银狐挑选出来之后,就要让它们在一起定向繁衍培养了,

Belyayev和Trut继续跟进,在这批幼狐7到8个月性成熟的时候,开始按照“驯服”程度给它们打分和“分班”,

一共分为三个等级“最驯服”,“驯服”,“不够驯服”…

经过一代之后,Belyayev惊讶地发现,

这批被选中的银狐的下一代,不但行为举止和野生银狐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就连外表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改变…

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实验,想得到明显的结果,还得耐着性子再等几代,

但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银狐“家养定向演化”,比Belyayev想象的还快…

1964年,第四代已经开始呈现出符合实验预期的结果:

比之前的几代更愿意亲近人类,

不仅如此,它们的外表开始有了明显变异,

开始出现了多样性的毛色,一些新出生的银狐开始出现了杂色的斑点,而另一些则出现了黑白块的毛色….

它们的耳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变得下垂…

它们的行为变化尤其明显,它们开始相互通过吠叫沟通,非常喜欢嬉闹玩耍,即便成年之后也不例外….

而最最让人惊讶的特点时,这个银狐群体的后代,从生下来就不怕人,不少银狐还对人十分亲近….

一些银狐还能很快就掌握听懂自己的名字的能力,

每当Belyayev叫它们的名字,它们都能迅速作出反应,几乎和它们的犬科亲戚汪星人如出一辙!!

到了第6代的时候,Belyayev和Trut开始发现银狐群里出现了个别对人类极度亲近的一批银狐,

于是,两人决定再以前分类的3个等级的基础上再多开了一个等级:“精英驯化”,

归入这个栏目的银狐,虽然数量极少,却是几乎是可以当性子野一点的汪星人养的了….


随着一代又一代继续培育下去,“精英驯化”的银狐比例开始逐渐增多…

1969年,而在经历了10代培育之后,银狐班达到“精英驯化”等级的比例占到了这批银狐总数的18%,它们已经对人类越来越亲近了…

而这些定向培养出来的银狐,从行为到举止的变化也更加惊人,

它们完全不害怕人类,当人类走进时,它们会像汪星人一样摇尾巴,通过伸出舌头来舔人类表达自己的爱意….

除了之前毛色的不同,这一批后代比起野生银狐,尾巴变短,向背部卷曲,

更明显的,它们的头骨也起了变化,公银狐在几代定向选择之后,头骨变得更宽,更接近母狐狸的头骨特征….

到了70年代的时候,基地一位研究人员还把一只银狐带回家,短暂地当宠物养了一段时间。


他的体验是:

“和狗狗几乎没有区别…可以不拴绳带它出去散步,见我回来会摇尾巴,喊它的名字会迅速跑过来…”

1985年,主导“家狐定向驯化”实验的Belyayev去世了,副手Trut接手这个实验项目,继续按照过去的方法和理论进行定向培养….

那十年,尽管苏联发生了剧变,但Trust继承前辈的遗志,在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继续着这项枯燥又伟大的实验,在Trust的努力下,这项意义重大的实验,终于引起了国际上的瞩目….


她这一干又是10多年,到了1999年,

这项野生银狐定向“驯化为家狐”的实验已经过去了40多年,培育了45,000只西伯利亚银狐,现在,目前西伯利亚的实验者们长期保有的是一个100只银狐的种群,它们是30到35代定向选择出来的,它们中间,符合“精英驯化”标准的比例已经高达80%!!


而实验者们,依然在按照“容易驯服”的标准定向培养,继续着这项实验....

又是20年过去,

终于,如今的这一批西伯利亚银狐,被称为“一群友善的家养狐狸”,

它们呈现出的行为,生理以及解剖学方面的特征,都是在野生狐狸种群里找不到的,或者即便能找到,概率也相当低....


经过了60年的人工定向培育,这个群体终于可以按生物学标准,

被称为地球上第一批“家狐”了。


在遗传学方面,它们的基因检测显示,

这群狐狸的基因已经起了显著的变化,和野狐有了一些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影响着它们从外表到行为的方方面面...

这些“家狐”拥有耷拉的耳朵,又短又卷的尾巴,更长的繁殖期,和更加多样的毛色,不同的头骨,下颚和牙齿...

甚至,它们还多了比野生狐狸更适合当宠物的特征

——没有了狐骚味...

如今,“家狐”已经被一些外国的研究机构引进,他们追随着Belyayev的脚步,也继续把这个实验进行下去,并继续扩大“家狐”的种群数量....

不少科学家在评价Belyayev这项长达60年的伟大实验时纷纷赞叹:

“这项研究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改正,

达尔文曾经说,自然界生物的进化不会发生跳跃,只会缓慢逐渐发生变化,

然而看起来,这个实验推翻了他的结论,有时候,生物的跳跃式进化甚至超出人类的想象…”


“这个实验证实了一个事实,从野生动物到家养动物的驯化,如狼到狗,野猫到家猫,很可能只是进化史上的一眨眼,很多时候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除此以外,这个实验还有另一个伟大意义,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动物学家Anna Kukekova表示,这个实验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因为“家狐”和野狐基因已经有了不同,而最大的不同便是控制它们行为的“驯服”基因,

通过对比它们基因的不同之处,可以很容易知道,狐狸哪一组基因片段是控制“驯服”的基因....

如果能找到控制“驯服”的基因,我们或许可以定位同属犬科动物的亲戚,狗和狼的“驯服”基因,甚至进一步定位到整个哺乳动物的“驯服”基因....

或许在未来,我们能通过基因改造,直接“驯服”更多的野生动物...


不过Kukekova也表示,很多推测目前还存在于理论上,

“我暂时不相信在未来,我们能通过控制‘驯服’基因,让一只老鼠摇尾巴....”

不管怎样,这世界上多了一群对人类无比友善的小狐狸,

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Ref:

https://www.theverge.com/2018/9/11/17842410/pet-tame-foxes-domestication-dogs-genetic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mitry_Belyayev_(zoologis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yudmila_Trut

--------------------------------------

水秋若淡:家獾来一个呗


Ch-ray:狐狸很狡猾啊,表面意志坚定,没准暗地里要统治地球呢


劭-人生充实到爆炸:我记得外国有个从小收养了一只狐狸的人写过篇文章,其中有一段提到狐狸的气味真的很骚很重,无论怎么洗澡都没法去掉,因此其实并不适合家养


SQIJ:把狼驯化成狗明明只需要去针叶林里把骨头喂给它


徐小拖延:驯服一只狐狸,从此以后,风吹麦浪,想起的是你金黄色的头发。


一个在野设计师的日常:对俄罗斯人来说,去驯化熊是不是会比狐狸还快些


-Hephaestion:其实如果驯服过程不暴力或者折磨他的话 真的是想养一只小狐狸呢


梦中醒不过来:他们驯化熊用的更短,大概两瓶伏特加的时间

…………………………

事儿君有品,

专为大家准备英国的各种值得推荐的好产品~

英国直邮,包邮包税~



阅读8293
万年 俄罗斯 
举报0
关注英国那些事儿微信号:hereinu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英国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英国那些事儿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英国那些事儿

微信号:hereinuk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