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19.98万起!这台混动中型车百公里油耗竟然只4升!

作者:有车以后 来源:有车以后 公众号
分享到:

09-14

8月29日,第十代雅阁锐·混动正式上市,其19.98-25.98万的售价区间给了我们一个挺大的惊喜。不到20万就可以买到一台混合动力中型车,看来本田这次真的有些“诚意满满、扑面而来”的感觉。

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汽车电动化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了,但就目前的基础设施等情况来看,买一台混合动力汽车才是更加实际、靠谱的选择。而在混动技术方面,本田的i-MMD一直都为人津津乐道,并且在不断进化之中。


第十代雅阁锐·混动搭载的第三代i-MMD(下文简称: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与第二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上是相同的,核心部分主要由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双电机组成。

不过,第三代i-MMD系统优化了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40.6%(上一代为38.9%),同时还使用了本田开发的不含重稀土磁铁电机。

这套动力系统提供了3种驱动模式——EV行驶模式、混合动力行驶模式、发动机行驶模式。不过第三代i-MMD在混合动力行驶模式下,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辆,而是带动电动机给驱动电机供电,实际上,发动机基本除了在高速行驶之外,大多数时间只负责带动发电机供电。

当然,运动属性的改变绝不止混动系统,第十代雅阁锐·混动整车的重心降低了1.5%,座椅高度下降了25mm。对于驾驶而言,低重心与低坐姿都是组成优秀操控必不可少的元素。

此外,18英寸运动轮辋的加入,给第十代雅阁锐·混动增添了不少“战斗气息”,而在车内,为了进一步增强驾驶者的运动化体验,第十代雅阁锐·混动在方向盘上装有方向盘减速拨片,通过它们可以自行调节车辆动能回收的强度(共有4级可调,每升一级动能回收强度会增加,即减速感会更强)。

第九代雅阁锐·混动曾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动力系统以及油耗方面都有着比较出色的表现,但我很难用运动或者年轻一类的词汇去形容它。而第十代雅阁锐·混动,很好的弥补了前辈车型的缺憾,它更富朝气与活力。


科技从来都是本田技研的招牌之一,一坐进第十代雅阁锐·混动的驾驶位,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科技魅力。当然,这里所说的科技魅力并不止全液晶仪表与中控大屏幕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眼看不到的科技配置。

作为本田全球领先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Honda SENSING自然不可或缺的出现在了第十代雅阁锐·混动的身上。它集合了碰撞缓解制动、车道保持、交通标识智能识别、全景影像、自动泊车、带低速前车跟随系统的自适应巡航等众多安全装备。

作为本田科技配置代表之一的SBW电子换挡,当然也不会被第十代雅阁锐·混动落下。当你习惯了这套换挡系统后会发现,它不仅比某些传统挡杆换挡效率更高,并且盲操作也不是问题。在科技这件事上,本田要做的似乎就是 “让你在开车时享受飞行般的驾驶乐趣”。


第十代雅阁燃油版的高颜值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而第十代雅阁锐·混动的内外设计只是在燃油版的基础上做了小幅修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改怡情”吧。

第十代雅阁锐·混动外观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前大灯与尾灯都融入了蓝光,同时车侧与车尾多了“HYBRID”的混动标识。既低调地表明了身份又不至于浮夸,彰显了混动车的内涵之美。

在内部空间上,混动版车型与汽油版的表现基本一致,身高175cm、体重60Kg的体验者表示相当宽敞,座椅的舒适性也给与高度肯定。这要归功于Honda的MM理念——乘员空间更大化,机械空间更小化。

此外,在配置层面混动版进一步提升了后排乘客的待遇。后排配备了中国市场专属的扶手控制面板,可调节天窗遮阳与音响系统,并且双USB、空调出风口、储物格也都齐备。除了最低配以外,均配有副驾驶座椅“老板键”(燃油版没有)。

不仅如此,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锂离子电池组经过了重新设计,被放置在后排座椅底部,不再占用后备厢空间。因此,整个动力单元(IPU)相比第二代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体积缩小了32%,而电池容量并未改变。 


第十代雅阁锐·混动迅捷的动力响应,绝对能让你体验到何谓游刃有余,其综合工况下的油耗根据配置的不同可达4.0-4.2L/100km(官方数据),这是本田在权衡了性能与油耗之后给出的答案。而在操控、舒适性、科技感等层面,第十代雅阁锐·混动的表现都令人足够满意。他不仅做到了令人耳目一新,也很好的诠释了何谓均衡座驾。

 “VTEC IS THE BEST”是本田粉儿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开过第第十代雅阁锐·混动后我觉得, “i-MMD IS THE BEST”或许也能在本田混动车主们的口中流传开。

阅读8401
举报0
关注有车以后微信号:iyourcar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有车以后”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有车以后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有车以后

微信号:iyourcar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