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韩春雨们的冬天,何时到来?

作者:新周刊 来源:新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9-18

科学家的道德,应该是什么?


谁能料到,这个一开始看上去只是一个科学问题的事件,到最后却成了一个语文问题?



韩春雨论文涉嫌造假一事,时隔两年多终于有了结果。


不久前,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刊发了《学校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承认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但却补了一句“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的情况”,引发了又一轮争议。


河北科技大学的调查结果。


“主观造假”一词,一度令语文老师尴尬汗颜。试问,学校既然承认成果不实,如何否定其主观成分?难道还有一不小心造假的情况吗?


两年前,谈到韩春雨的成就时,校方用了多少溢美之词?但今天谈及家丑,则拐弯抹角、闪烁其词,汉语的可塑性被发挥到了极致。


谁能料到,这个一开始看上去只是一个科学问题的事件,到最后却成了一个语文问题?


韩春雨坐在实验室。/ 澎湃新闻



01

从成名到跌落


“很多地方高校的年轻教师可能得不到国家重点扶持,就自动把心胸和眼界降低了。现在弟弟出名了,他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激励这些年轻教师……”


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韩田鹿口中的“弟弟”,便是近年先是在科技圈红透半边天,又卷入学术造假丑闻的韩春雨。


韩家一门三杰,父亲韩进廉系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担任河北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出版过《红学史稿》,而兄长韩田鹿则是河北省高校第一位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教授,录制过《三言二拍》《大话西游》等讲座。


韩春雨身为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2016年曾于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论文,题为《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


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官网


韩春雨在文中声称,在引导工具引导下,令核酸酶(nuclease)对特定位点的基因序列进行切割,从而进行基因编辑,并使可编辑的靶位点选择范围更大和编辑精准度更高。


这篇编辑基因技术论文,被多家媒体炒作为“有望摘得诺贝尔奖”,身处一所普通院校却做出了世界级成果,韩春雨一时间堪比科学界的杨超越。但另一方面,这篇论文陆续受到北京大学魏文胜教授等十多名学者挑战。学者们纷纷指出,韩春雨的实验发表一年多,仍未有其他实验室或机构可以重复实验,涉嫌论文造假。


最终,该论文于2017年由韩春雨团队主动撤回,同时撤稿声明刊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官网。


韩春雨的出现的确令人兴奋,但最终的结果却使人失望。/ 两年前的新闻对韩的褒奖



02

辣耳朵的“主观造假”


河北科技大学的调查结果,字里行间有掩饰不住的失落。众所周知,紧邻京津的河北,却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小省。全省没有一所高校入选985工程,仅有的一所211高校,还坐落在天津。


这也就无怪乎韩春雨的论文刚一问世,河北科技大学校方和河北省,就急切地将各种荣誉加在他的身上,河北太需要这样一个科研明星了。而某种程度上,韩春雨也代表了普通院校也能诞生一流成果的某种可能性。


“但在我们国家,985(高校)是核心、211(高校)是骨干的科研领域,真像韩春雨老师(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在普通高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做出成绩有几人?”2016年,韩春雨的论文刚刚发表的时候,一位高校教授在接受官方媒体采访时,这样由衷地称赞韩春雨。


小保方晴子接受公众质疑。


无独有偶,日本也有这样一位学者,与韩春雨的经历相似:2014年,日本国家研究机构理化学研究所“发育与再生医学综合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小保方晴子,带领她在早稻田大学的研究团队,声称找到了新型“STAP万能细胞”的简单制造方法,有望实现人类的一切器官再造的梦想。


她的论文在《自然》杂志发表后,受到了可重复性质疑,涉嫌论文造假。最终,调查委员会发现论文数据可信性从根本上被破坏,认定小保方晴子有“捏造”的学术不端行为。为此,她的导师笹井芳树在舆论压力下,没有抛出“非主观造假论”,而是在理化学研究所大楼中自缢而亡。


还有多少人记得汉芯?


在更遥远的十多年前,上海交通大学“汉芯”系列芯片造假事件里,涉事人却幸运得多。


当时,“长江学者”陈进被揭发骗取国家亿元拨款,研制“汉芯一号”。而事实上,陈进是让在美的弟弟购买摩托罗拉的芯片,让一个农民工用砂纸将芯片上的MOTO字样磨掉,再找一家小工厂印上“汉芯一号”字样及其标志。


教育部最后撤其职务,收回其“长江学者”称号,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格,又追缴了相应拨款。


然而,没有人为此负上任何法律责任。此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一路绿灯,通过了申请、立项和专家委员会评估,甚至文件上和实际上的芯片尺寸相距甚远,审核专家组的院士也完全没有发现端倪。


眼盲至此,不禁要问我们的科研体系为什么屡屡纵容造假出现?


是谁放韩春雨们过关?



03

到底哪个环节出错了?


新华社撰长文评论韩春雨既没有求真精神,也没有实证精神;既没有质疑精神,也没有理性精神。


批判一个韩春雨不难,但要发现并分析其背后代表的群体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则往往比较困难。学术界屡出丑闻,大概和很多方面都有关系。


首先,我们的考核标准单一化。我们的科研体制一面鼓励创新,一面却在事实上形成“严禁创新”的压力。各学者的学术成果粗暴地量化在论文数据库里,论文被引用次数越多,代表学者越优秀。不管过程但求结果的“结果导向型思维”最终让一些学者开始打起实验室以外的主意。



2016年8月11日,石家庄报纸上登载着韩春雨的相关报道。 财新记者 周辰/视觉中国


韩春雨事件后,韩春雨本人荣誉加身,实验室也被装修一新,河北科技大学作为一所普通院校,名扬全国,河北也暂时补上了高等教育的软肋。各方都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至于最开始的那篇论文,是真的还是假的,重要吗?即便是假的,还有谁有动力去揭穿它呢?


学者的任务是“创造知识”,要“创造”就要有革命性的头脑。毫无生机的思维,绝对孕育不出新鲜的知识和技术。


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视觉中国


近年来,我国在科研上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也正因为如此,建立严格的学术道德审查体系和惩戒制度,才显得尤为迫切。在这场韩春雨风波,乃至很多年前的汉芯事件里,真正的获益者分毫未伤,中国科学界却蒙受了实实在在的伤害。


试想,如果我们一次次纵容这些造假行为,当那些老老实实做科研、写论文的学者,将他们的成果投递到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的时候,还会被怎样看待呢?


推 荐 阅 读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台风天百态:山竹走了,还会回来吗?


跑步有多激情,你可能不懂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阿烧,编辑/苏炜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GZLWL306



阅读9417
举报0
关注新周刊微信号:new-week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新周刊

微信号:new-week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