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哎呀,明明咱俩干的活一样,怎么我拿的钱比你多这么多啊?”

作者:果壳网 来源:果壳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9-18

你和小伙伴一起完成了一项任务,出力一样多,但在结算报酬的时候,你却比他多得了500元。这时候,你是不是有一点尴尬、不安,甚至难为情?这种消极体验正是你的公平心理在起作用。



实际上,“不公平”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我比你少”,另一种形式则是“我比你多”


为什么人会厌恶

“我比你多”式的不公平?


对“我比你少”的厌恶,似乎是大自然的规律,无论是在我们人类、其他灵长动物(如猩猩、猴子),还是在啮齿类动物(如老鼠),甚至是在家禽(如鸡、鸽子)身上,都已发现这种现象。


然而,对“我比你多”的厌恶却似乎是人类的“专长”研究者确信,只有人类才会主动放弃既得的好处以维护一个公平的结果。他们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共情心已相当成熟,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还衍生了内疚等高级情绪,所以才会在处于天平的优势一侧时仍怜悯弱者[1]。


象征公平的天平


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人类的这种公平心理是一种不需要后天学习早已嵌入“演化基因”中的天性[2-3]。对此,我们的研究却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看法。


我们发现,人类抗拒“我比你多”式不公平也是有条件的(甚至是不存在的),它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这项研究已于近期发表在期刊《心理学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4],文章的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汪蕾教授。


我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人们会不会为了公平而放弃“煮熟的鸭子”,要看他们是否参与了资源分配过程。


如果人们是“主导者”,也即蛋糕怎么分由他们说了算,他们就更可能会遵守公平原则;可是,一旦他们只是分配中的“接受者”,那么反而会愿意接受甚至纵容一个有利于自己的不公平结果。



捡来的便宜

不要白不要


我们的实验总共招募了134名被试。我们告诉被试,这是一个有关智力发展的研究,以此掩盖真实目的。在每一轮实验的开始,被试需要和一位匿名的同伴一起完成一道智力题;在双方都正确回答后,他们可以共同获得10元钱的奖励。这相当于双方付出了同等的努力之后获得了一块共同的蛋糕。


我们为实验创设了两种情境。第一种是“主导者”条件,在该情境下,如何在双方之间分配报酬完全由被试决定;另一种是“接受者”条件,此时,分配报酬的方案由实验程序随机生成。我们真正关心的是,两种条件下,被试的“我比你多”式公平感会不会有差异



结果,在“主导者”条件中,有84%的被试更偏好公平结果。换句话说,在“自己拿大头,对方拿小头”与“双方五五开”之间,绝大多数人满意于后面公平的分法。然而,当被试仅仅是“接受者”时,他们对公平的偏好却出现了反转。平均而言,只剩下11.4%的人更满意“五五开”,而对程序随机给出的“八二分”与“七三分”的偏好,则分别达到了89%与88%。


结果非常明显地说明,当人们可以自主分配时,他们迈向了公平;而一旦不能决定分配,他们则抛弃了公平。


图 | Coppola Comment


在随后的实验中,我们使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来记录被试在两种条件下的皮肤电(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s, SCR)。SCR是心理学中常见的指标,是一种因情绪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而不公平能诱发个体强烈的负面情绪,因此研究者常用SCR作为反映个体体验到的不公平程度的指标。SCR越高,意味着不公平感受越强烈[5]。


在分析了两种条件下的SCR后,我们发现,在“主导者”条件中,不公平结果(比如说被试拿8元,同伴拿2元)所引起的SCR要显著高于公平结果;而在“接受者”条件中,二者引起的SCR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从生理层面上说明,只有参与了分配过程,人们才会对“我比你多”产生真真切切的不公平感受。


我分配就要我负责

必须人格闪亮


参与分配,意味着任何分配方案都是人们“作为”的结果,因此他们需要为可能出现的消极结果承担责任。可能正是这种责任上的不同,才导致人们作为“主导者”和“接受者”时出现了公平偏好的差异。


分配时力求一碗水端平,算不算一种虚伪呢? | 东方IC


以往不少实验也发现,随着“行为-结果”之间的责任性提升,决策者会表现出更高的亲社会性[6],或更会遵守社会规范[7]。在分配中选择公平,是社会规范所预期的行为。当人们需要为结果负责时,他们或许会预估到,如果不做出公平的选择,很可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于是便提前做出公平的行为。


由此可见,公平可能带有很大成分的“自利”性质,而一旦不公平与己无关,人们可能反过来还会喜欢并寻求这种有利于自己的不公平。


由此,我们想到,人类特有的“我比你多”式公平感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会不会其实也和其他动物一样,只在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时才希求真正的公平,而在自己处于优势地位时只有“虚假”的公平呢?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Amartya K. Sen)曾经描述过一个故事[8]。两个小男孩同时找到两个苹果,男孩A迅速挑走了大苹果,对此男孩B非常生气。男孩A问道:“如果你在我之前挑选苹果,你会选择哪一个呢?”男孩B回答:“我会选择小的。”男孩A大喜:“那你有什么可抱怨?这(小苹果)不正是你想要的那个吗?”


在面对“我比你少”时,男孩B的态度是,“我厌恶施加于我的不公平,但我并不排斥自己选择的不公平”。倘若将这个故事放在本文所讨论的“我比你多”上,那么这种态度可能会变成,“我喜欢他人给予我的优势不公,但我从不会主动去攫取它


 参考文献:


[1].徐富明, 李欧, 邓颖, 刘程浩, & 史燕伟. (2016). 行为经济学中的不平等规避. 心理科学进展, 24(10), 1613-1622.

[2].Fehr, E., & Schmidt, K. M. (1999). A theory of fairnes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4(3), 817–868.

[3].Fehr, E., & Schmidt, K. M. (2006). The economics of fairness, reciprocity and altruism: Experimental evidence and new theories. In: Kolm, S., & Mercier-Ythier, J. (Eds.),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Giving, Altruism and Reciprocity Vol. 1 (pp. 615–691). Elsevier.

[4].Li, O., Xu, F., & Wang, L. (2018). Advantageous inequity aversion does not always exist: the role of determining allocations modulates preferences for advantageous inequi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9, 749.

[5].van’t Wout. M., Kahn, R. S., Sanfey, A. G., & Aleman, A. (2006). Affective state and decision-making in the ultimatum game.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169(4), 564-8.

[6].Bartling, B., & Fischbacher, U. (2012). Shifting the blame: on dele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9(1), 67-87.

[7].Andreoni, J., & Gee, L. K. (2012). Gun for hire: delegated enforcement and peer punishment in public goods provisio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6(11-12), 1036-1046.

[8].Sen, A. (1977). Rational Fools: A Critique of the Behaviour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Theory. Philosophy and Economic Theory (Vol.6).



作者:性感的小脚脖

编辑:odette


一个AI

你们人性真复杂


果壳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

阅读9313
举报0
关注果壳网微信号:guokr4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果壳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果壳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果壳网

微信号:guokr42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