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时代 | 怕挤不是上海人,月票忘带不要紧

作者:新闻晨报 来源:新闻晨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9-22

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气度

不在摩天大楼与霓虹灯中

而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里




在出租车流行之前的很长时间里,上海公共交通的主力几乎只有公交车、三轮车以及轮渡。

而今天的上海,拥有着全球排名靠前的城市交通系统。光是上海地铁,就已成为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

不仅是出行方式,这座城市的效率与便利,早已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效、自律与淡然、烟火气息毫不违和地相融,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浩瀚壮阔的都市底色中,找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契合点。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部城市公交票史。




当被背后一股大力推上车,张同文(化名)摇晃了两下,稳住自己的身子,感觉紧贴着后背的车门艰难而缓慢地合上。

这时,他心里舒了口气:格记(这下)上班不会迟到了。

拥挤的车厢就像是个沙丁鱼罐头,售票员却还有本事在其中穿梭,一边挤一边喊着:“上车请买票,月票请出示。”

像张同文这样的上班族,大多买的是月票,六块钱一本,划算又方便。

月票每个月都要换张贴花,售票员查看的就是这张贴花有没有过期。


月票上的贴花

每个月都要更换

售票员是要检查的


没有月票的就要买票。

那时小小的一张车票上,印着几十个数字,代表每个站头,售票员会在那个所对应的数字上用票夹夹一个洞。

那是1980年代的上海,公共汽车是最普遍的出行工具。

和在化工厂工作的张同文一样,当时大部分上海人的上班时间都是早上8点。

在早高峰时段6点至7点45分,公交车非常拥挤,往往等了几部都挤不上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乘公交人挤人的场景

随处可见


车厢拥挤,你推我搡之间,有时难免发生口角。

上海人“打相打”(打架)是不大会有的,但“促掐”(损人)的话还是要说两句的。

“怕挤坐三轮车去。”这是在公交车上吵架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时间再往前推一点,在1970年代,出租车还未盛行之时,三轮车是公交车之外的另一种交通工具。

张同文记得他读书时,有一次晚上突然肚子绞痛,爸爸背着他走到弄堂口,大叫一声“三轮车”。

不久就见一三轮车夫把车停在面前。“快点去仁济医院!”爸爸一边说一边上了车。

张同文痛得脸色煞白,但还是看到了三轮车夫用暴着青筋的双腿蹬车的样子。

那时的三轮车师傅一般年纪都比较大,他们会专门拣小马路骑,七兜八弯之间,就能把人送到目的地。


大达服务站

是上海最后一个

三轮车服务站

/俞新宝 马仲器 俞永俊 摄


在此之前,黄包车自1873年从日本引入,翌年投入运营后,曾是老上海重要的交通工具。

不过1920年代,一个车行的技工对黄包车和自行车进行了巧妙嫁接。新的交通工具三轮车诞生后,渐渐就取代了黄包车。

根据资料显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三轮车至少有5000辆。

三轮车是在出租车风行于世后,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等到1995年,全市注册的营业三轮车仅剩9辆了。




随着三轮车淡出上海市民视线,“怕挤坐三轮车去”后来被“怕挤坐差头去”、“自己开车去”这样的话语代替。

不过再怎么怕挤,在第一条地铁建成之前,上海市民还是大多乘公交车出行。

1981年1月25日,解放日报上发布了一条消息:1月份,上海全市有119万多人购买公交车辆月票。

上海公交月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

当时,英商电车公司在《字林西报》上刊登了发售月票的广告。每张售价8元,相当于156市斤大米。


1955年的

上海公交车月票


八十多年后,一张月票乘遍上海的历史结束了。1996年元旦,月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在月票正式停用的前两年,上海市民已经开始使用另一种票证乘车了。

张同文记得,当时他买了一本公交预售票,5角一张,一本50张。

公交预售票是上海公交总公司在1994年10月15日发行并启用的。

在交通发展的许多节点上,上海总是引领着其他城市。

在这一年,公交售票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上海率先在三条公交线路上实行无人售票方式。


无人售票车出现后

一些车辆挂出

“自备零钱 不设零找”的牌子

/张春海 摄


张同文记得,刚开始坐无人售票车,不知道要把车票钱放到哪里。

有次没准备零钱,放了5块钱进票箱,只能在车门口等着,把其他乘客的车费当找零。

“有点尴尬,后来买‘本票’(预售票)就没这个问题了。”




公交预售票在使用了15年后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市公共交通客运票务结算中心宣布,从2010年1月1日起,停止发售公交预售票。

当时的上海市民已更多地习惯使用感应式公交智能卡,也就是俗称的交通卡。

不过在1990年代,张同文还没有使用公交卡。

“格辰光(那时)公交有公交卡,地铁有地铁卡,过江有轮渡卡,出租公司有各自车队乘车卡。如果要用卡的话,要备好几张,不方便。”

后来,这种烦恼是被一张小绿卡解决的。

2001年,对于上海的城市公共交通而言,是“付费模式和出行规矩”大变化之年。

一张身份证大小的“绿卡”,悄悄地改变了上海人的生活。


如今交通卡已从“小绿卡”变为“小紫卡”

使用范围

也从仅限上海拓展为多个城市

/赖鑫琳 摄


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发现,已经离不开这张卡了。坐公交、叫出租、乘地铁、过轮渡、上轻轨、走高速,潇洒一挥、轻松付费。

对上海人来说,接受新生事物并不费劲。

很快,交通卡方便、快捷和卫生等优点显示出来。短短两年间,就售出了500万张。上海市民从中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城市的发展带来交通的升级,交通网络推动城市的前行。在上海,这样的默契尤为明显。

张同文现在已经退休,但他在家闲不住,女儿给他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APP,告诉他,可以扫码坐地铁了。

这用专业的术语来讲,叫“刷码过闸”。


如今乘坐地铁

只要一部手机

即可“刷码过闸”

/竺钢 摄


张同文很感慨,如今,连十多年前看起来很先进的交通卡都不需要了,一部手机,就能解决所有出行问题。

今年初,上海地铁开始全线试行刷码过闸。

这意味着以后坐上海地铁,再也不用担心忘带卡和零钱,也不用排队购票了。

一部手机、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不仅轻松搞定人们的出行,对生活的影响也无处不在。

从医院挂号到体检预约,从三金查询到拍证件照……这些过去需要出门跑腿才能办成的事,都被手机里一个二维码“包办”了。

未来,以科技为桥梁,小小的二维码还将连接无限可能,助力城市升级。

毕竟,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气度,不在那些摩天大楼与霓虹灯中,而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里。

科技于细微之处打磨着城市的品质,呵护着那份不被注意到的暖意。


- END -





更多“市民历史”故事,点击下方图片



 写稿子:顾筝 李欣欣/ 画图画:顾汀汀/

编稿子:韩小妮/写毛笔:陈冬妮/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来源转载请注明新闻晨报(shxwcb)

编辑|李媛颖


推荐阅读






记得给晨报君加油点

阅读8031
上海 
举报0
关注新闻晨报微信号:shxwcb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闻晨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闻晨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新闻晨报

微信号:shxwcb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