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瓦在,家在!

作者:书画文化 来源:书画文化 公众号
分享到:

09-23

《书画文化》您关注的是最受欢迎的文艺公众号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 艺术品收藏 | 茶道 | 文学 | 视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什么是家?

有人说,有房就有家;

也有人说,

是和亲人一起生活的地方。



可我想说,

家是旧时江南的粉墙黛瓦,

是寻常巷陌间燕子的呢喃,

是不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

依然默默等候我归去的老瓦房。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

在家的一瓦之下,

有着我和伙伴们的嬉笑怒骂,

也有着一家人共度的安然岁月。

可时间不疼人,

老瓦房渐渐被一栋栋钢筋水泥的洋楼替代,

亲人们也去到更远的地方。

何处是吾乡?



在千年的岁月中,

中国祖先们曾以金取土,

以水和泥,于烈火中烧结成瓦,

将瓦叠于椽木之上,

一瓦遮头,为中国人又遮风又挡雨。

瓦,顺乎阴阳,合乎五行,

它不仅守护我们走过千年岁月,

更是陪伴我们生老病死。



细思间,

不禁为祖先们的智慧而心生感动。

从最初的茅檐低小,

到后来的檐牙高啄。

不仅有效抵御了风雨,

而且保证了建筑的美观大方,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美。



瓦是屋子上的天地。

一簇一簇,长满了草,

与日月,见证了摩肩接踵的繁华,

也目睹过门可罗雀的沧桑。

即使如此,瓦依旧蓬勃。

以一个最平凡的姿态,

完成最伟大的使命。

在最贫瘠的土壤里,

鼓起最大的勇气。



北方的瓦古朴大气——

见证了朝代的兴亡与更替,

同时也见证了辉煌与沧桑。

随便掀起一片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指向旧朝遗梦。



南方的瓦精巧温婉——

在氤氲着烟雨的江南水乡静默不语,

黛瓦白墙,黄梅雨落,

便是一幅绝佳的山水画,

在素纸上洇染出一方诗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诸如黄墙黛瓦的土坯房,

凝聚了数个时代的艰辛。

燕子,则是他们的见证者。

青砖黛瓦,是燕子栖息地。

燕子的到来,也给缔造者无形的安慰。

从茅檐低小,到檐牙高啄,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韵。



《清明上河图》中,

一段京华烟云飘在瓦上。

远远看去,青瓦盖顶的普通人家,

它不同于琉璃瓦铺就的宫殿,

华丽庄严不可亲近。

只因它记载着中国普通百姓生活的点滴,

带着一丝温润,淌过流年沧桑。



人们常说瓦通灵,

殊不知人有生死,瓦亦有。

所以每隔几年都需要上房“捡瓦”,

人们会选择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里,

用新瓦把老瓦换下。

只为让瓦质本洁来还洁去,

归于山林,归于天地,

归于我们最初的来处。



春天,落花铺满青瓦,

夜里忽来一场雨,

雨点敲击瓦楞的清响,

瓦沟淌水的声音,

清清泠泠,飘入梦乡,

是“一春梦雨常飘瓦”。



夏天,烈日炎炎,青瓦沉沉,

老猫在屋檐阴凉处打盹,

庭前投下斑驳的树影,

午梦被流莺婉转的啼声唤醒,

是“绿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秋天,丰收了,

一片片青瓦晒着红色的辣椒,

烟囱上升起袅袅炊烟,

氤氲着人间的烟火气,

温暖而妥贴,

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冬天,

屋子里燃烧着猩红的炭火,

雪花片片落在青瓦上,

月光清冷如水,

是“雪花数片又成晴,透瓦清霜伴月明”。



就这样,

从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有瓦的日子,春夏秋冬都是诗。

一瓦,泥土涅槃,挡夏冬之炎,

不惧空中倾盆雨。

建造一座房,温暖一村庄,

掠过一封驿站飞信,

走过一把雨中纸伞。



弥留的,是不散的温度。

它们就像一位老者,踽踽独行,

向每一位过客讲述自己的离奇。

奈何,时代已久远,

行人脚步太匆匆,无人驻足,

旁听那一段段记忆的烙印。

那个时代的光辉,就这样渐渐久远。



自2000年至2010年,

10年间90多万个古村落消失,

伴随着消失的,还有中国的瓦房

冯骥才痛心疾首的说

“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

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阅读它,

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就消失不见了。”



在春夏之交,一丝丝,

细雨沿着瓦的纹路汇聚成溪,

顺着斜尖倾注而下,

声声滴答传向远方。

思绪飞远,

仿佛回到那些日子:

春日寻花、夏日乘凉、秋日欢喜丰收、冬日围炉取暖。

一片瓦,

遮住的风吹日晒,

也承载了欢声笑语。



不管是否情愿,

生活总在催促着我们不断向前,

在漫长的时光中,

我们安身立命的瓦房,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已然幻化成我们的精神故里。

人们常说,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

可瓦房,始终让人无法忘却。







温馨提示:《书画文化》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书画文化 微信:Taizhouwenhua)。

阅读10000
举报0
关注书画文化微信号:gh_8c6400f2a4b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书画文化”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书画文化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