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习惯一个人自由自在——这种状态正常吗?

作者: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来源: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公众号
分享到:

09-23

2004年秋天,我升大三,领了一笔版税,寻思租房住。找租房中介,在大学附近的所在看房子,看中了一处单间,租了。当时房间里,一张棕棚床,一张桌子,两张椅子,一个衣柜而已。房东走后,我躺在床上看天花板,觉得自己自由了——以前,在家里住,在宿舍住,任是与人关系多好,终究有忌惮。

这之后,天地依然宽广,但有一处地方,算是自己的了。


开始独居后,第一个按捺不住的习惯,便是熬夜。先前住家里,住宿舍,每晚总有个定时,需要强制睡觉。独居之后,无忧无虑,时间倒转,常熬夜。那年冬天,长夜孤单,经常写写字、打打游戏,不觉就天将四五点。

那时写完字了,不着急睡:冬天凌晨,凄清冷寂得很,睡也睡不着;于是坐着,带着松软的倦意看会儿闲书,慢悠悠等,到五点半,穿厚实了出门,摸黑买第一屉大包子,买还烫手的豆浆,买煎饼、鸡蛋饼、萝卜丝饼,买菜粥,消消停停吃完,天开始放亮,车水马龙逐渐响起来。回家,在饱而暖和,以及闲散无事的快感中躺下,等晨光慢慢起来,外面开始生机勃勃喧嚷起来的时段,像刚出屉的白馒头那么松软、温暖、活泛的睡意来了,于是舒展地进入梦乡。


独居没两天,周遭的饮食馆子也熟了。偶尔也一时兴起,自己做饭吃。开始想得很美,真开始做了,才明白艰难:初次单个进菜场,被叫卖声惹得前俯后仰,如进迷宫。见了菜肉贩们,也说不清自己要什么,期期艾艾,惹得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对面大爷大婶们冷脸以对,就差没喝令我“脑子理理清再来!”

但自由也意味着麻烦。

过了最初的兴奋与新鲜感后,便得处理各色琐碎事务:自己生病了,得挣扎着去医院;房间弄脏了,自己打扫;我倒不是容易寂寞的人,但起居饮食不规律,多少会情绪和身体不太跟得上。

独居的人,会习惯给自己找乐子;久而久之,与人交际的能力和欲望,会多少退化——我是在熬夜一段时间、身体和情绪都出了点问题之后,意识到这点的。

从此之后,我开始规律了下来。

我开始懂得善用周遭的公共资源。图书馆、公园与绿地。不时切换一下环境,会避免独居环境如沼泽吞没一棵植物般吞噬你。

我跟超市的阿姨、茶叶店的老板、馆子的掌柜们成了朋友。未必多熟,但出来进去,能有个话说。

人是需要有点反馈的。市井之间的社交未必多么高端,但是朴实温厚。

现在想起来,我租房独居的那两年,培养了我后来作为自由撰稿人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

——收拾家里,会让心情变好。

——光照与体表温度,决定你的情绪。

——培养强化一些不需要社交的爱好,比如阅读,比如打单机游戏。

——饮食与睡眠规律之后,人的生活质量会提高许多。

——自由独居意味着较少被他人影响,有一定的自由,但滥用自由,身体会惩罚你。


以及:

当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足够规律后,理论上,就可以还原到生活最简洁的姿态。人类理论上,只需要摄取一定的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就能活下去并且愉悦;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是出售自己的时间与劳作,换取一些生活资料和精神食粮;但一个人独居时,很容易明白:

一个人需要的东西,其实没那么多。

你付出的许多努力,其实是为了社交,为了精神食粮,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交地位——而减少社交,这些也就简单多了。


我并不是鼓励一个人断绝社交,仅仅是:当你有了独处的时间,你能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明白自己其实是自由的,只是被某些社交需求牵制了太多时间。

就是因为习惯了这种“不呼朋引伴也无所谓”的生活,所以从上海到巴黎,我都没觉得有什么文化障碍——出去了是一个城市,回来了,还是过自己的日子。





之前提到过,我在巴黎,认识那么几个人。

——一个是做按摩的东北大姐,老家是辽宁盘锦,后来去南方嫁了人,跟着老公过来法国,但老公哎一言难尽,于是就自力更生,先是去中餐馆当过厨子,后来因为有点手艺,开了这个按摩店,帮人正骨拿肩做做按摩,有时也帮一个福建邻居:背着器械,去修水管。

她每天大概开店按摩四小时。其他时候,逛街,溜达,跟一群华人姐妹欢天喜地地打牌打麻将,谁打输了,谁叫份越南粉外卖。偶尔去老华人酒吧,去跟一群老广东赌马。

她的另一个兴趣,是看越南馆子里播的配中文字幕越南电视剧,或者中文配音老港剧。看电视嫌不够,买碟,买一大堆。


——一个是位上海先生。他住在圣丹尼一带,家里阳台看得见塞纳河与埃菲尔铁塔,言谈间,会流露上海腔,但承认上次回上海,也已是2010年世博会了。“现在回去看,上海都不认识了……也不一样了。”

他生在石库门里,说到上海,便回忆起五加皮、德兴馆、大光明电影院,以及姚慕双、周柏春二位先生,甚至还有20世纪80年代,外滩某商厦门口摆的真人大米老鼠造型。


——一个是巴黎十三区陈氏超市斜对面的烧腊店,剁鸭子的师傅,说他出生在广州,只会广东话、法语和一口堪堪能听懂的普通话。剁鸭子到最后,他会问“脖子要?送给李。”然后自嘲地笑笑,“送给李,送给泥……你。我发不好啊。”左邻右舍是越南菜和潮汕茶馆,对门的酒吧,一群老广东在看赛马下注,听许冠杰和梅艳芳。他觉得自在,“这里比我老家更像广州呃!”


多说一句:这几位,都是单身,独居。


他们的生活方式,自然不尽相同,但在我看来,有一个类似处:

他们都没有,所谓“融入当地主流文化”,并不是典型的结婚生子模式。

但他们都活得,由内而外显出来的,开心。

他们背井离乡,在大城市生活。他们自力更生,劳动获取收入,然后,利用大城市的资源,自得其乐:看电视、逛绿地、打麻将、看电视剧。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单身流浪的他乡游子。但如果已经决定独立了,其实也就无所谓了。世界很大,容得下所有的他乡游子,容得下那些并不融入当地文化,也可以好好生活下去的人们。如果并不追求“按照某种方式生活”,其实平静地独自度日,并不那么难受:自己平衡住就行。

这或者就是大城市与大城市的共通之处。

如上所述:我是在上海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这种“不呼朋引伴也无所谓”的生活,在巴黎才不会觉得寂寞——出去了是一个城市,回来了,还是过自己的日子。


许多独居者,其实是主动选择了独处——而非无可奈何才独处。

他们也更有时间去通过阅读和看电影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出入图书馆、咖啡厅等公共空间的频次也更高。很多接受独居观念的女性,已经把自己从琐碎的家庭生活中解放出来,不仅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且活得很有品质。


我和我这类人,并非性格多内向,多怕和人打交道,只是很怕麻烦——怕给自己找麻烦,怕给朋友找麻烦。我们贪图希求的,是乐趣,而非其他。

跟朋友一起吃饭玩儿,我们很开心。看见朋友开心,我们也很开心。

但如果这种社交开始没乐趣了,开始成为彼此的负担,那就没必要勉强继续了。比如,“哪怕我跟他们在一起相处不开心,但为了各类因素,还是得强装笑脸”的这类社交关系,我们并不喜欢。


《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库珀在给霍华德和伯妮婚礼时的祝词,前半段就算了,后半段:

“或许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这是作为一个喜剧台词出现的,但我完全理解这句话。我估计许多人也是如此。

不是我们孤僻或内向。只是单纯地贪图简单清晰的关系,喜欢敞亮的友谊,喜欢更高质量的生活。就像22岁时的我,并不是多么拒人于千里之外,只是自己太能找乐,并不太急着到处找其他人凑份子。


这篇是旧文。重新发一遍,只是想告诉类似的诸位:

不要因为自己过得很开心、忌惮社交,就觉得自己不正常。

这反而可能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人类相对最正常、最独立的生活方式。

如果一个人过得开心,就继续过下去吧。你并不是独自一个人在离群索居——有许多人都在这样自得其乐呢!



阅读9224
举报0
关注张佳玮写字的地方微信号:zhangjiawei_198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张佳玮写字的地方”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张佳玮写字的地方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微信号:zhangjiawei_1983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