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300多亿市值,5年22亿搞研发!除此之外,这家软件公司还有这些核心竞争力……

作者:新财富杂志 来源:新财富杂志 公众号
分享到:

09-25



从造价软件起家,即便2010年IPO融资之后,广联达也并没有寻求盲目多元化拓展,而是持续在建筑信息化领域专心深耕、转型升级。适应建筑行业信息化第三次浪潮发展趋势,正在发力“二次创业”的广联达,最新提出要打造数字建筑平台,致力于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的新战略。


日前,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广联达,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对话广联达董事长刁志中,揭开了广联达在战略管理和未来布局方面的更多密码。


来源:e公司官微(ID:lianhuacaijing)

作者:王小伟、王冰洋



采访: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图左)

嘉宾:广联达董事长刁志中


01

这公司5年22亿搞研发,还有更大的构想


作者:王小伟


二次创业

王冰洋:广联达成立至今已经有20年时间,您将公司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未来将向什么愿景和方向前进?

刁志中:1998-2015年为广联达的“一次创业”阶段,公司成立之初提出了“让预算员甩掉计算器”的目标,2015年工程造价行业岗位级信息化实现全覆盖,标志着创业目标的实现。

2016年至今是“二次创业”阶段,广联达更多思考如何在广阔的建筑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让造价员这个单一岗位实现电算化,还要让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信息化。

未来,广联达希望通过数字建筑平台的搭建,真正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当前建筑领域,工程完毕超预算超期完工情况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工程还出现工程质量不达标,事故频发的情况。为此,广联达希望通过信息化的建设,使得每一个工程项目,成本降低1/3,进度加快50%,CO2排放量降低50%,质量0缺陷,安全0事故。真正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将建筑业提升至工业现代的水平,助力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王冰洋:从“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广联达究竟改变了什么?产业链延伸过程中,面临着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刁志中:从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广联达也经历着蜕变,改变是多维度的。创业理想方面,从最初的让预算员丢掉计算器,变为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主要业务方面,从专业软件应用工具,转向了搭建数字建筑产业平台;自身定位方面,希望从建筑产业协助者,变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目标方面,从工程造价软件行业中国的领先者,变为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全球领先者;产品形态方面,从过去单机的套装软件,转向了“云+端”;收入模式方面,以前主要收入来自软件许可加升级费,现在转变为软件租赁和增值服务,不一而足。

在产业链延伸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也是挑战主要是对海量建筑相关数据的开拓和使用。广联达没有简单的把数据脱敏变卖,而是通过数据,建立自有数据风控模型,瞄准建筑产业上下游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为建筑企业上下游提供金融服务,走出一条新路。这条路是广联达没有做过的,但确实开辟出了崭新的业务门类。

自主研发

王冰洋:广联达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是如何构筑起这些“护城河”的?

刁志中:首先建筑业与IT技术的双背景深入融合,是我们天然的优势。建筑业是专业性极强的复杂行业,包含上百个工种,且包含设计、交易、施工、运维等多个完全不同的环节。扎根建筑业本身,甚至比建筑人自己更了解建筑业,这本身就是我们一大优势。我们目前有主要业务线10余条,产品近百款,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多个领域建筑信息化产品的公司。建筑行业的复杂艰深本身就构筑了天然的“护城河”。与此同时,我们高度重视行业创新。当前,“数字中国”成为时代命题,而广联达恰逢其时提出“数字建筑”理念,在业内首发《数字建筑白皮书》,努力推动行业转型。

第二,渠道和服务也很关键:近几年,我们在全国建立了40几个分子公司,在海外也建立多个分公司,我们的分支机构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绝大多数均是广联达自主渠道,这些渠道快速响应实际使用者,7*24小时全覆盖,即使在深夜都找得到。此外,从创立第一天起,广联达就有大量免费培训,展览展示,行业大会,满足用户学习进阶之用。

第三,自主研发:公司研发了包括图形技术、云计算平台、BIMFACE开放平台、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平台、物联网平台在内的多个核心技术平台,其中图形平台打破了国外图形引擎的垄断,拥有完整知识产权。

第四,聚集了一批复合型人才。在构筑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人才是成功关键。广联达奉行“精兵强将”战略,比肩一线互联网公司,通过严控招聘、深抓培训、优化结构等方式加以落实。目前,建筑、IT两类人群占到总人数的66%,高等学历人员90%,30岁以下人群占70%。

王冰洋:工程造价领域依然是公司现阶段创收的主要来源,但自主研发平台的构建也绝非易事,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自主研发?当时面临哪些困难?公司是如何克服的?

刁志中:造价岗位本身,天然具有极高的产品粘性、强辐射性和持续性。公司之所以一定要选择自主研发,是建立在广联达对自身发展道路和未来竞争环境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当时条件下,直接在成熟的AutoCAD平台开发计量系统,短期对技术能力要求要低、开发速度要快、能很快看到初步成果。但是选择这个方向以后意味着对AutoCAD平台以及Autodesk公司有很大的技术依赖。如果计量系统的开发逐步深入,必然要求Autodesk公司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包括需求方面的快速响应。这对于全球运营的Autodesk公司是很难的。他们当时更为迫切的目标是打盗版,推广AutoCAD。这和我们的初衷与追求很不一致,如果和他们绑定会严重阻塞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和成功。

但自主开发确实不易。当时的难点,一方面在于图形技术的积累严重不足。公司通过紧密结合业务应用与下层图形技术,瞄准计量应用场景,聚焦问题形成合力,有限的技术能力还是发挥了很大价值。

第二个难点是图形人才的短缺。公司寻求外部技术资源,加强团队能力。譬如我们和北航从事多年CAD、图形技术研究的教授合作,直接引进、消化科研成果。我们也从清华、北航等重点高校引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这批人才中的大部分后续都成为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人才。

王冰洋:研发投入是软件类企业持续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命门,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分享?

刁志中:广联达持续增强在核心产品和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近五年来,公司研发投入累计总额超22亿元,自成立以来,研发投入逐年增加,近五年以来,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20%。其中2018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3.39亿元,同比增长40.97%。同时,在技术获取策略上,公司坚持“自研+合作+投资并购”的多轮驱动模式。

数字建筑

王冰洋:公司从2015年起开始致力于服务建筑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进而提出要数字建筑平台。这是基于哪几个方面的考虑?通过两年的实践,成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刁志中:数字建筑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其一,这是消费升级的拉动,消费者需求从“有的住”向“定制化”“个性化”迈进;第二,环境要求的推动,全球总能耗的50%属于建筑能耗,而我国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40%左右,建筑垃圾每年高达数亿元,建筑业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50%;第三是产业发展的倒逼,建筑业普遍存在科技投入不足,生产效率下降、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建筑业科技投入仅不足1%,大型投资项目中,有将近20%以上超项目进度,有80%超项目预算,施工企业平均产值利润率仅为3.6%,相比其他产业属于低盈利水平;第四是技术革新驱动,如今,BIM技术已日渐成熟,物联网已经进入应用,云大物移智等技术的成熟以及软硬件成本在不断降低,令构建数字建筑平台成为可能。

打造数字建筑平台的构想,也是基于广联达的自身定位考虑。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要么在某一价值链横向整合发展为产业平台,要么纵向在某一细分领域打造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广联达希望未来成为建筑领域的平台型公司。这个“平台”是指,产业链相关方共同聚集在数字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上,共同完成建筑的设计、采购、施工、运维,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生态服务伙伴以平台为基础,研发和提供各领域的专业应用和服务,实现能力聚焦,快速创新,极大减少产业重复浪费,更好的服务于产业链各环节和相关方,实现产业生态的自我发展与创新。

02

特写丨“驮得住”的刁志中


作者:王冰洋


1998年,在国有企业干得顺风顺水的刁志中,毅然决定下海创业。经过20年的艰辛打拼,他把广联达带到了行业领头羊地位,带上了色彩斑斓的资本市场。成功的企业家面对镜头,可以有多种反应,而刁志中给人的印象和感觉,则是低调和坚忍。

这种低调,贯穿整个采访过程。刁志中思路清晰,语速平缓,即使谈到志得意满的内容,也看不出一丝情绪波动,声音低的时候,甚至需要侧耳倾听。他的言谈举止,很像一位学养深厚的大学教授,如果不是看到身着民族服装的照片,很难想象他成长于内蒙古包头市。

采访在刁志中的书房进行。壁橱里摆放着一副扇面,上面写着“驮得住”三个字,我们很好奇这幅题字有何深意。刁志中说,这是一位知名房地产商送给他的。看得出来,刁志中很喜欢。回顾他的创业历程,我们感到,刁志中当得起这三个字。

谈起当初下海创业的目标,刁志中的解释非常简单,就是想让建筑行业造价预算员甩掉计算器。“那时候做预算,全是用手工,先用计算器和笔计算,然后在纸上誊写,非常辛苦。”经过广联达和同行们十几年的努力,建筑预算行业已经实现100%电算化,刁志中和创业伙伴实现了当初的梦想,也在追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了商机。在他看来,这是广联达创业的第一个阶段。

据一位从事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朋友介绍,广联达之于工程造价行业,就像是微软之于计算机行业,几乎是无时无处不在。这位朋友的感受,从侧面印证了广联达在工程造价软件领域的霸主地位。有需求,有产品,有市场,有利润,广联达在工程造价软件这个细分领域干得风生水起,上市以来创造了30多亿利润。

有人说,优秀的公司做产品,“一招鲜,吃遍天”,卓越的公司做平台,“有钱大家赚”。从产品的角度来评判,广联达可以归入优秀公司的范畴,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仅凭目前的产品实力和市场地位,广联达可以一直优秀下去。但在刁志中的规划当中,公司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业务门类,而是朝着平台型和生态型公司迈进。

穷则思变是人之常情,大多数公司的转型属于这种类型。原来的业务干不下去了,便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广联达的转型则属于“富”亦思变,在原有业务仍然扮演着“现金奶牛”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做战略转型,需要领导者具备强烈的自我驱动能力,以及对于行业发展的深刻认识。

于是,广联达进入了创业的第二阶段——用科技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以往,广联达面向的是建筑行业内单一的造价人员,现在要面向行业所有人员,让建筑行业所有岗位、所有人员都实现电算化。广联达提出了“数字建筑”理念,准备搭建数字建筑行业平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数字建筑生态圈,最终实现让每一个项目都成功的目标。

由此,我们可以悟出,刁志中的成功密码,完全可以归结为“驮得住”这三个字,这也让我们对那位房地产商的识人眼光十分感佩。“驮得住”寓意隐忍、坚韧和信心,需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意味着抵御风险、不畏冲击的抗压能力。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言谈当中,我们能感受到刁志中身上的这种精神力量。他说:“广联达20年一直专注工程造价这个行业,从没换过跑道。在二次创业成功之前,也不会换跑道。我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也有非常坚定的战略定力。”刁志中非常相信自己的判断,他说目前中国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水平仅高于农业,其中肯定蕴含着大量商机,市场前景非常可期。

当我们抛出“如何看待目前舆论场上关于经济下行、贸易摩擦等悲观情绪”这一问题时,他说企业经营者的职责不同于专家学者,“作为企业家,我们相信实干的力量”。他说:“自己没有时间悲观。作为企业领导者,也没有资格愁眉苦脸,你都没有信心了,员工咋办呢?再说大家面对同样的环境,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愁眉苦脸没有用!”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话,体现的正是他身上惯有的“驮得住”的坚忍和能力。

希望在二次创业的路上,刁志中仍然能够“驮得住”!

(作者系证券时报副总编辑)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新财富2018年9月刊 


《海外资源并购术·县级小厂何以改写全球格局


(点击封面可直接购买)




阅读9113
软件 竞争力 
举报0
关注新财富杂志微信号:newfortun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财富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新财富杂志

微信号:newfortune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