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一群“家里有矿”的人将在11月中旬集聚南宁,还带来精美玉石珠宝

作者:广西新闻网 来源:广西新闻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9-26

9月25日,2018(第九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秘书处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届矿业论坛将于11月14日至18日在南宁市举办。



发布会现场


千人集聚邕城 

聚焦丝路合作发展绿色矿业

本届矿业论坛以“聚焦丝路合作发展绿色矿业”为主题,与会代表们将就“矿业绿色发展政策与实践”“绿色矿山企业发展”“矿业项目与技术合作”“重要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地学合作机制”等议题展开研讨。


论坛将举办开幕式及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揭牌仪式;矿业绿色发展政策与实践研讨会; 绿色矿山企业发展研讨会;国家矿业专场推介会;矿业项目签约-推介-洽谈会;地学合作研讨会;矿业信息共享技术与机制研讨会;稀土产业发展研讨会暨2018(第四届)中国稀土论坛;碳酸钙粉体产业发展研讨会;矿业新技术-矿山机械-珠宝玉石展览会等十余项重要活动


在矿业项目签约推介洽谈方面,除举行广西和有关省市矿业项目推介会外,还特别安排了柬埔寨、老挝两个国家矿业专场推介会。


矿业项目务实合作 展会亮点纷呈


本届论坛会期重要活动比往届有所增多,矿业项目的务实合作将成为最大看点。论坛期间,计划组织重大签约项目10个以上治谈项目20个以上,精选推介项目50个以上。


在展览方面,今年主办方对矿业展进行了整合升级,开创分区、分馆设计,实行网上订展、网上线下同步参展矿业展总展出的30000平方米展厅,将分为矿山机械综合展厅、珠宝玉石展厅和户外净地展,展品范围有矿业新技术、矿山机械、金属(非金属) 矿产品、水汽矿产品、珠宝玉石、矿物晶体标本、地质公园和测绘地信等。


论坛展会期间,还将举办“2018中国-东盟矿业珠宝玉石手工艺术创意设计大赛”“品牌珠宝模特秀 ”“采购洽商会” “新媒体地质知识科普活动”“矿业展答谢活动” 等13大矿业主题的活动,以期让更多人了解矿业文化。

历届论坛推动中国-东盟矿业合作 
成就斐然


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框架下的系列重要活动之一,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有力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矿业投资、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为促进国际矿业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8年来,论坛共接待参会代表7100多人,参展参会企业2720多家;推介治谈项目1270多个,签约118个,签约金额约553亿元;举办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班6期,为东盟国家培训矿业人オ83名。



开展对外矿业合作的意义何在?在此背景下,广西的矿产企业又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专访时作出了解答。



“一带一路”国家与我国矿产资源有较强的互补性  双方具有天然的合作基础


如“海上丝绸之路”涉及的东南亚、南亚地区,均处于世界重要成矿带上,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种类全,勘查开发程度低、潜力大, 印尼、菲律宾的镍,泰国、老挝的钾盐等均是我国急需的矿产。同时,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勘查开采能力较弱,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工业产业体系不完善,而这些方面我国有丰富经验,合作空间巨大。 


加强与东盟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我国资源安全性,提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保障,还能帮助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地勘查和开发利用本国矿产资源,推动互利互惠,实现各地区矿业可持续发展。


广西矿产企业“走出去”也正面临着机遇和支持


广西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同时也是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广西地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广西矿业企业和技术单位在地质勘查、采选、矿山安全、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经验。


近年来, 中国与东盟之间建立和实施了多项合作机制,为中国-东盟国家矿产资源领域的深层合作提供政策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建设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作为矿业合作论坛的官方网站和线上平台,通过建立东盟矿业合作渠道、打造东盟矿业服务生态圈、建设东盟矿业信息数据库、提供东盟矿业咨询服务,全年无休地为国内与东盟国家矿业项目具体合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平台有效解决矿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动各类矿业领域合作落地实施。


大家都爱看

✪ 

✪ 

✪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宋瑶 覃琳琳

见习编辑:莫雨田

责任编辑:蒋晓伶

值班主任:叶焱焱

阅读9190
南宁 珠宝 
举报0
关注广西新闻网微信号:gh_cc382843f58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广西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广西新闻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