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知乎浏览量破千万:被低估的校园暴力

作者:实习僧 来源:实习僧 公众号
分享到:

09-25

今天想要和你们分享一篇编辑部的欧巴在挺早前写的文章,关于校园暴力


有些成年人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孩童时期那些来自同龄人的巴掌,都是如何在今后的人生中一次次地掴着朝快乐艰难行进的我们的。


到底什么时候,那些施暴者才能够永远消亡?


欧巴是四字弟弟的路人粉,但当《七月与安生》的导演曾国祥团队官宣新剧《少年的你》已确定易烊千玺为男主时,欧巴决定,这弟弟,我粉了!

 

因为与一般的青春励志剧不同,《少年的你》聚焦的是一个近年来在互联网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社会现状—校园暴力

 

 

当然这并不是指从前就没有校园暴力。

 

只不过在媒体传播工具还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大多数类似事件并没有成井喷式的在公众面前暴露出来。

 

如今,90后在顶着外忧内患的现实下怀孕生子前,除了要做好迎接二胎压力、毒奶粉、假疫苗、儿童性侵的担忧以外,青春期时的校园暴力也成了未来爹妈心中的一只绿苍蝇。


因此,在一面倡导以保护青少年为第一原则的教育理念,一面又对频发的校园暴力无法根治却更不能坐视不理的社会现状下,我们究竟该如何自处?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收获了千万的浏览量:

 

 

在页面下的五千多个回答中,几乎全是:


从未夸大,反而被低估。

 

我不能更同意了。



在读初二的时候,一场发生在本校学生中的校园暴力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如同全国各地的中学一样,在校园内或附近似乎总会有那么一处属于中学生们 “寻衅滋事”的[修罗场]

 

同样,位于我中学对面的大学校园里,就有一个非常应景且上演了众多青春期爱恨情仇的地方——风波亭


图片来自豆瓣 《声之形》

 

那次事件的暴露,是因为在风波亭旁的女生宿舍中,一个女孩从宿舍窗口用当时渣到爆的手机像素拍下了暴力的全过程,并且把它传到了QQ空间,直到上了我们本省的新闻特写专栏 捂脸,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从此,我们学校“一战成名”。


受害女主是一个初一的妹子,而施暴者是3、4个人高马大的初三女生,另外还有两个初三男生。

 

当天他们把那个女生带到风波亭后,先是辱骂了她几句,这个姑娘还很顽强地对抗、回骂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几个女生轮流扇耳光、推搡、扯头发,直到旁边一直站着没动作的高个子男生,一个抬腿踢了女生肚子一脚,女生当场倒地。



前期的动作从视频上看并不是那么清晰,但这个男生的行为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激起了观众的众怒

 

因为上了新闻,我们学校的老师和校长都接受了采访,也对事情的处理态度做了严肃的表态。如此沸沸扬扬的新闻报道之后,几个当事的施暴人都被退学、记大过,从此也没再见过了。

 

包括那个初一的女生。

 

事后,讨论的声音也很多。有的人说当时拍照的女生为什么不报警、告诉老师或者出手制止。也有人说,相比那些被拍裸照、以几乎虐待的方式欺侮的案件, 这次事件并不算什么。而且如果没有上新闻,说不定学校也不会严肃处理。


还有的人说,那个被打女生也不是什么善茬,高年级的好多学生都想“收拾”她很久了。

 



即使是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回想起这些言论时,仍会骤然心寒。


更可怕的是,如今充斥在互联网上的民间声音,依然类似。

 

不过我想,这可能也恰恰反映了在中国社会关于校园暴力最突出的两个问题:

 

成人世界的漠视和忽视。

 


在近些年曝光的案件中,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的孩子,他们大多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


单亲、留守、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直系长辈的管教和爱护、成长之初没有接受过正确引导。


跌跌撞撞地在鱼龙混杂的社会里野蛮生长。

 

孩子犯错甚至犯罪,的确需要严惩。

然而追溯回源头的锅,却必须由成人来背

 

因为默认孩子年龄小,便放心交给隔代长辈带养,却错过了他们接受源教育的最佳时机。

因为默认孩子不懂事,便鲜用道理教诲、反之施以粗暴惩罚。

因为默认孩子皆无心,便在事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即使这样的纵容恰恰是促成校园暴力的原罪。

 


都说互联网上的中国人只有七秒的记忆。


今天还在就陕西米脂男生为曾经受到的校园暴力而报复杀人各抒己见的网友们,第二天就可能在忙于把某明星的分手传闻送上热搜榜第一。 


更何况,那些离自己十万八千里的 “日常案件”。 


大多时候,他们甚至在当事人父母眼中都难以激起片瓣水花。


在成人眼里,孩子的争吵动武,是天经地义的玩闹。

孩子的大脑不会有记忆,打过骂过,第二天就会忘。

孩子的身体不会有痕迹,年轻的血液总能迅速抚平创伤。

更何况,在温饱面前,孩子的精神健康仿佛不值一提。


即使这样的忽视恰恰是恶化校园暴力的催化剂。



子不教,父之过。


与其毫无根据地放大孩子的生性之恶,我更相信后天的正确教导是能够让再顽固的孩子都感受到善意的。


每个孩子到来时,明明都是白纸一张。

如何去描图上色,取决于父母和师长。

如何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着包容和善意的社会健康成长,更取决于社会福利和国民教育的健全完善

 

然而,没有这些软实力的保障,如何才能让未来的父母有信心让自己的宝贝降临在这个并不安全的世界?

 

 

作为一个未育成年人,我既不会让我未来的孩子妥协于校园暴力,更不会让我的孩子没有能力和信心面对校园暴力。

 

当然我更希望的是,每一代的校园暴力都能因为上一代和社会的努力


永远不复存在。

点击“阅读原文”找实习

去更大的世界历练,做更强大的自己!

阅读8925
校园 暴力 
举报0
关注实习僧微信号:shixiseng5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实习僧”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实习僧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实习僧

微信号:shixiseng52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