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放弃吧,无论如何你都不会年入百万

作者:新周刊 来源:新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9-27

年入百万,靠什么能实现呢?


说到底,无论有没有一技之长,是否不断学习,年入百万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都是一个过于遥远的传说。在补裆哥新闻下发感慨、表决心、立flag的人,明天还是要继续面对一成不变但又滚滚向前的生活。



年入近百万的工作,你会想到什么?如果说是补裤裆,恐怕没人相信。


根据媒体报道,有一位安徽宿州的九零后小伙子,初中毕业后自学技艺,专注替人补裤裆。不过,他补的可不是普通的裤裆,而是一些复古牛仔裤,有些甚至价格上万。


小伙子手艺很好,又很勤奋,甚至还有明星找上门。一年下来,他能补2000多个裤裆,收入近百万。


这则看上去很普通的新闻,却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焦虑:“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掌握一项技能似乎就意味着稳抱着一个铁饭碗,可是在这个概念满天飞的年代,大部分年轻人对照补裆哥的事迹,低下头审视自己,大都是两手空空。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报告,2017年全年共有1473万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1199万人取得了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有大学生甚至在大学四年期间,考下了几十个证书。


活在当下,前有高不可攀的房价,后有紧追不舍的房租,上有等着退休的父母,下面可能还将有等着交补课费的孩子,由不得年轻人们不虚心。


当然,羡慕归羡慕,补裆哥、煎饼侠的活可不是想干就能干的,光是那份辛苦一般人就受不了,何况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让做梦都渴望着“提升自我”的年轻人怎么能接受? 


补裆哥2013年开始完全静下心来,专注做一件事,那就是替人补裤裆。/ 视觉中国



01

没有技能的人表示很方


当下年轻人的焦虑,大多来自于不踏实,而且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的不踏实。


根据麦可思等研究机构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失业量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比较低的“红牌专业”,囊括了历史学、法学、美术学、音乐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


六门“红牌专业”里,四门都是人文类专业,在数据面前,任何辩解都难掩某些学科在就业市场面临的尴尬,入行门槛低,可替代性强,是它们挥之不去的阴影。


老本行不好就业,唯有转向技术性要求不那么强的行业,于是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市场营销都以“英雄莫问出身”的态度,接纳了每年从这些学科毕业的学子。


有多少人的工作像这个机械的收费员。


虽然胸前“行政专员”“创意总监”“营销助理”的工作牌闪闪发亮,但相比技术型岗位,这些工作往往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你会做的其他人也会,而且从来不缺少做得比你更好更出色还更努力的人,眼看着要到三十岁大关的你,能不方吗? 


业务能力、专业水平体现不出优势,那或许就要在人事关系上找回点存在感,对上要服侍周到,对下要安排妥当,对同事还要八面玲珑。从《杜拉拉升职记》到《延禧攻略》,那些在补裆哥的新闻下大倒苦水的年轻人,都深知时刻焦虑着“被替代”的生活有多累。


西单女孩任月丽曾在北京街头卖唱,成名后曾登上春晚,她也不过是无数北漂中幸运的一个。



02

有技能的人也很方


踩在各种轻飘飘的概念上的人们想象中的技能型选手,往往过着规律、安心、纯粹的生活,他们是工程师、程序员、设计师,揣着专业技能,轻易丢不掉饭碗。可是他们就真的不方了吗?


其实,别人虽然抢不了他们的饭碗了,但是时代可以。


技术进步,政策改变,社会变迁等等,其中的任何一样都能轻松地改变一个行业的格局。技术型选手们身上的“技能安全带”也不会被摘下,但他们可能和整个行业一起翻车。


也许,你认为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但你是否还记得,在技术革命和社会改变的前夜,也有很多人曾如此笃定?


前不久,BBC基于剑桥大学两位研究员Michael Osborne和Carl Frey的数据分析体系预测了365种职业在未来被淘汰的概率,会计(97.6%)、工人(60%-80%)甚至IT工程师(58.3%)这些需要专业技能的行业在未来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


在日益强大的电脑面前,你会恐慌吗?


在技术更新迭代极为迅速的今天,“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再可能。2014年诺基亚正式退出手机市场,然而仅仅三年以前它还是蝉联14年的手机市场霸主的公司。手机进入了智能时代,这也意味着那些没有做好进入智能时代准备的技术人员,被永远抛下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对于有技术的人而言,他们的焦虑来源于身后的时代对他们的追赶。不信去问问“话少钱多”的程序员们,有多少想过三十五岁以后该怎么办。


凌晨三点的北京有什么好看?



03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没有一技傍身不行,有一技之长的又得跟社会发展比速度,那躲在社会的角落里凭着独有的手艺应该是条安稳的出路了吧?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虽然被罗老师一再滥用,“匠人精神”四个字还是能感染不少年轻人,也许是因为它能带来一种久违的踏实感觉。不用昨天创业,明天就急着上市,也不用时刻盯着行业的新趋势,更不用努力装作长袖善舞的样子,在职场中尴尬表演。只要老老实实地做一件事,付出时间和精力就水到渠成,这还不够迷人吗?


尽管匠人精神一再被消费,但不得不承认它还是个听上去很动人的词汇。


小众、精致、有情怀,这是近几年来匠人神话的标准形象,但是大多数匠人的最后下场,或许只能是电影《百鸟朝凤》吹唢呐人一样——学了大半辈子唢呐,最后村民们都爱上了西洋乐队。


我们只看到了年入百万的补裆哥,却忘了那些曾在楼下游荡的补锅匠、修伞匠、补鞋匠早就在过去的时光里踪迹不见了。


“这个时代会偷偷惩罚放弃学习的人,也会狠狠奖励坚持学习的人”,地铁里的广告灯箱看得人热血沸腾,但先不说匆忙的生活里,能否挤出时间学习,就算在离开学校后,用所谓碎片时间学到了一招半式,又真的足以抵挡时代的潮流吗?


站在地铁里看一会网课,又忍不住偷偷点开下载好的电视剧。


说到底,无论有没有一技之长,是否不断学习,年入百万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都是一个过于遥远的传说,唯有焦虑,是我们共通的情感。在补裆哥新闻下发感慨、表决心、立flag的人,还是要在明天继续面对一成不变但又滚滚向前的生活。


那年轻人的出路在哪呢?“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你看,二十年前的恶搞,和今天的流行语“家里有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相似?



推 荐 阅 读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迟暮之城襄阳:被遗忘的湖北第二城


你的微信还有多少个群没屏蔽?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GZLWL306



阅读9123
举报0
关注新周刊微信号:new-week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新周刊

微信号:new-week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