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咳……你不能什么都想要。”

作者:思达帕特 来源:思达帕特 公众号
分享到:

09-29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恐怕是旧时对女性最高赞赏的一种了。

但若不在乎年代与性别,如果说一个人有实干的能力,又能够把身边的人安排得明明白白,也依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称赞。

我们习惯于认为艺术家是疯狂与内向的,他们蓬头垢面不善言辞;我们习惯于直男是无趣的不解风情的,他们对时尚几乎一无所知——这使得我们看见一个善于表达的艺术家,会倾向认为又是个油腻的走穴商人;而看到一个风趣时髦的直男,会忍不住问朋友“他不是gay吧?肯定是gay了。”



人哪里都可以成长,但就制造二元对立的能力,人跟童年的自己没什么区别。

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体系的同时,会强加一些关联,使得很多并不成因果的东西,形成一对对反义词。对概念上的“男人”来说,时尚约等于gay,有趣也约等于gay,时尚加有趣(甚至一点白嫩)就必gay——这给我身边一些既时尚又有趣的直男带来了不少困惑,他们经常面临着解释自己的状况。

而可怕的是,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也不会轻易问。据我了解,时间长,他们也就罢了,里外能用一句“反正她们也没恶意”抵消掉那一层不适。




综艺很喜欢找一些特色选手。典型特色选手是“美女博士”,“小鲜肉博士后”,原因就是“比较有点”。其实你放眼望去哪儿哪儿的美女比例也都差不多,在女生居多的专业里面,有好看的姑娘读着一样的书这就是一个概率问题。

但我们的初始印象是女博士是不够漂亮的,所以“美女博士”有点。

可事实总是那样的乏味,我们身边在国外各种专业一层一层读下去的女同学,可不也是香槟红裙,朋友圈里大概也没多大差别。旅游照看起来都挺漂亮的,人家学习好,区别只是学习好罢了。


天哪,学习好坏和长相能有什么关系啊。没办法,节目需要。



太戳心了!“结果分析:你在人前热情四射,可是又时常喜欢独处,更偏向内心的安宁”。这句话放在十三亿中国人上可能有80%都流泪转发。

从小到大都是这个结果,可是还每每被这个结果打动——放下手机仰天长啸:天哪我就是这样一个纠结惹人怜的可人儿啊!


但事实是,你这样一点都不特别。因为我们都是这样的。我们都是很复杂的人,这个复杂来源于我们判断利益的复杂性。我们当然享受和别人交流,我们也贪恋独处的自在的时光,这两件事情只是时间上的矛盾而已,根本不存在对立。


从小我们就习得人是分外向和内向的。

其实越长大就越应该发现,过早地认为自己是“外向的”和“内向的”,除了干扰行动,没有什么更好的影响了(所谓干扰行动是你故意朝着结果去,比如当人人说天蝎座很腹黑的时候,作为天蝎座的你认为此时此刻腹黑一下可是星座使然呢)。

因为再外向的你也一定会听到有人故弄玄虚地说“其实你知道吗?你看起来很外向,但我知道你是个内向的人。”


差不多行了吧,我们都是复杂的人。



每一种趋向的背后都有诱人的东西。才华、风貌、主动与保守,都连接着种种社会判断。不要轻易搞对立,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因为保不齐我们此时此刻想要什么,我们没必要给自己硬造人设,搞得很多想要的东西反而有了距离。



2017年,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不能什么都想要。”


那时候的我想要什么呢?我想要钱,我想要好作品,我想要大家都认可我,我想要喜欢的人喜欢,还想要普世意义上的点击量。所以有人说:“你不能什么都想要。”

这句话对于25岁的我分量特别重,因为它是一种世界的打开方式,这种打开方式意味着——你需要做选择。


很多人期待你抓紧做选择,却很少有人能说明白选择背后都有什么。

我们能够拥有的全部经验就是类似的人制造过的经验,和完全不同的人制造过的反面经验。可是你要知道,这些都不够。十万个公众号十万个写法,十万个转发者十万种心态。经验这个东西,永远是参考。依托于经验产生选择,恐怕不够。


我们真得需要做出那么多选择吗?我非得在点击量和被喜爱中选择一种吗?

去年做《透明人》选题的时候,我就特别纠结。我经常思考这句话:“我不能什么都想要。”

我甚至一度考虑放弃个人色彩,纯走数据路线,制造出更爆的内容体。(虽然很显然我同样把数据路线想得太简单了。)整个人纠结无比,因为显然,数据路线意味着钱,至少是更多钱。


之后,我考虑尝试一种做法,就是“我什么都要”


所以这意味着更加精准的选题:这些选题需要好死不死既被你喜欢,又被更多人喜欢;

更加精准的时间节奏:每一期片子都需要多轮测试,但前后嫁接颠倒内容的剪辑手法坚决不做。

因为这样选题机制的建立,我们有胆认为,《透明人》这20多期,成为去年一档比较能 cover 住品味和流量的短节目。我也务必需要这个成绩,来证明自己的那句赌气的话:“我什么都想要。”



我什么都想要,我想要赚更多钱,也想玩得好。我什么都想要,我想要被世界宠爱着,也能宠爱世界的每一角。

我在小号吐槽过“work hard play hard”这句话(因为我觉得该名言还挺没品的且不应该挂在嘴边),但当我work hard的时候我羡慕那些play hard的人,反过来当我够闲的时候,觉得能为自己的未来如此拼命的人们真得好性感哦。



现实就是很伤自尊,很多理科生的文史水平,是我这种文科生赶不上的;那些比我生得好看的青壮年,也确实要比我努力一些;那些情感经营的顺风顺水的哥们姐们,工作起来也是动力满满。

这个世界上没那么多对立,也没那么多选择。它们都老老实实呆在那里,等你想方设法地获得。


你对一件羽绒服说:“你不能什么都想要。你保暖就行了,你没法好看的。”

Moncler 说:“It’s bullshit!“



盟可睐 Moncler #一屋众声 

One house, different voices


你一定知道 Moncler 已经把保暖性和审美这两个看起来完全矛盾的标准统一在怎样的集合中。我们爱Moncler,爱的就是它保证了让我们在丑丑的冬天,也依旧万分好看。




(细节惊人)


Moncler 现推出了“Moncler Genius”的概念,意为“以创新、钻研潜力为基础的发布平台”。并集结8位设计师,推出8个各具特色的系列。


品牌将每个系列都用四个汉字进行了总结,分别是:


Moncler Pierpaolo Piccioli:纯正本源

Moncler 1952:潮流标志

Moncler Grenoble:俏皮风格

Moncler Simone Rocha:务实女性

Moncler Craig Green:栖居衣中

Moncler Noir Kei Ninomiya:穿戴几何

Moncler Fragment Hiroshi Fujiwara:酷亚文化

Moncler Palm Angels:疯狂传播


CEO称:“我们选择了彼此间差异甚大的设计师,就如我们一直都在与不同的世代交流。”




他们推翻了季度的概念,而是每月、每周、每天推出新品。用最纯粹的创新之姿,带来无限次的衣着革新。样样好看。





为了贯彻“创新”,这次 Moncler 还突破性地在天猫奢侈品专享平台 Luxury Pavilion 独家上线了 Moncler Genius 限时店。谁说奢侈品不能线上零售?


(预售时间为9.27-10.3 发售时间为10.4-10.14)

(也太紧张了……赶紧把下面的二维码存下来,打开手机天猫/淘宝App扫一下

或者直接在这两个App上搜 Moncler,选购起来)



(限时店还独售 The Yellow 胶囊系列)





今天,我正巧在虹桥机场看到了 Moncler 的海报,天哪——“这种什么都想要的感觉,真的是太好了!”

想什么都要吗?

阅读9202
举报0
关注思达帕特微信号:SidaPar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思达帕特”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思达帕特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思达帕特

微信号:SidaPart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