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正活在一个“高度设计”的世界

作者:LinkedIn中国 来源:LinkedIn中国 公众号
分享到:

10-03

今天的文章,我想从糖开始聊起。


你可能听说过这样的话: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块蛋糕,喝一杯奶茶,就可以让心情变好。


这是真的(男孩子们赶紧学学)。


不止蛋糕和奶茶,任何富含糖分的东西,都能起到一样的效果。


为什么呢?原因非常简单,糖分能激活我们大脑的“奖赏回路”,刺激血清素的分泌,从而使我们感受到更强烈的愉悦感。


那么,为什么糖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原因也很简单。在原始时代,为了维持一整天的狩猎和劳作,我们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为身体提供能量。于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接受了这一设定:对糖分产生正向的反应,因为它能为我们供能。


这些都是常识,是大脑为了确保我们能更好地活下去,所采取的方法。


但是,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一切起了变化。


我们的食物供给已经如此充盈,乃至于营养过剩,不再如此饥渴地需要糖分了 —— 但是我们的大脑并不知道这一点。


它仍然兢兢业业地行使着它的职责:一遇到糖分,就触发奖赏回路,告诉我们“这是好东西”。


所以,以盈利为目的的商家,就瞄上了这一点。一系列精制糖的加工食品,便应运而生。


如果你精确计算每天饮食中所有添加糖的含量,结论可能相当惊人 —— 2014年,New Scientist 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每人每年平均消耗40千克的糖,相当于每天109克。


注意:这个数据仅仅是指添加到食品里面的糖,不包含食物本身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比如蔬菜和水果)。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一项研究,对糖消耗和长期体重变动(主要是肥胖)的相关性做了跟踪调查。


他们筛出1.7万份论文,做了严格的测试和分析,结论显示:糖分摄入和肥胖之间,存在相当高的相关性。


鉴于这份结果,世卫组织出台了一份报告,建议将每人每天摄入添加糖的含量,控制在每日总摄入热量的10%。


并且“证据还显示,将游离糖摄入进一步降低到总能量的5%,可能带来健康方面的其它好处。”


10%是多少呢?50克。


而如今,我们随便拿起一瓶饮料 —— 比如一瓶500毫升的可乐,也就是平时常见的塑料瓶,它的含糖量是多少呢?大约正好是50克出头。


其实,我们身边常见的奶茶、果汁、饮料,含糖量都非常高。这些隐形的糖分来源,让你不知不觉摄入了大量超标的碳水。


这些,都是食品工业为我们设计好的:把高糖分藏在各种食品中,诱导我们吃进去,在大脑的正反馈刺激下不断消费,同时忽略掉它的负面影响。


2016年披露了一场大事件:欧美的学术界,长期以来(至少50年)都接受着大量来自制糖工业的资助。这可能导致(注意是可能),一系列对糖不利的研究结果都被雪藏起来,发表出来的都是对糖有利的研究。


比如,《纽约客》报道称:上个世纪60年代,某制糖公司资助过几位科学家,其中一位后来成为了美国农业部营养部门的负责人,并帮助起草了首份官方膳食指南,其中建议人们采取低脂饮食。


这导致了随后的几十年里,高碳水、低脂肪的饮食开始成为主流。


当然,现在开始流行的生酮饮食(高脂肪、低碳水乃至零碳水),则又是另一个不必要的极端。


糖一直是我们身体和大脑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只不过这条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制糖工业悄悄地抬高了。


想一想,在它们的诱导下,在大脑的正反馈之下,你吃进去了多少不必要的糖?


本文作者Lachel,转载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Lachel,25万关注的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专家,多家媒体专栏作家,36氪年度优秀作者。





我们都生活在

被“高度设计”的世界里


不论你有没有意识到,我们都活在一个被高度设计的世界里。


什么意思呢?


许许多多理所当然的常识,乃至于大脑的行为模式、惯性,其实并不那么理所当然,这背后,很可能都是一整个工业,乃至整个商业链条的运作。


比如前文所述的糖。也比如我讲过很多次的游戏。


很多朋友可能会以为,我经常批判游戏,是不是没玩过好的游戏,以为游戏都是氪金和页游?其实并不是。我是20年的游戏老玩家,研究过大量的游戏化,甚至自己参与过游戏开发制作。


正因为如此,我才深深感觉到:游戏这种东西,真的是全方位针对大脑的各种弱点,研究到了极致。


无论反馈、心流、目标管理、挑战、多媒体、新鲜刺激、探索、从众、随机性……几乎你所有能想到的心理技巧,在游戏里面都有所涉及。


可以说,游戏本身,就是游戏工业穷各种前沿研究之力,为你全方位量身设计的一个愉悦罐头。


它的目的就是使你感到愉悦,并在这种愉悦感中消费,为它们创造收益。


很多人常常说“沉迷游戏是人的问题,没有游戏,别的活动也可能会沉迷”—— 但他们却很少注意到:绝大多数的娱乐,都没有游戏这么强的成瘾性。



那么,有没有好的游戏?当然也有。


怎么区分呢?我有一个标准:好的游戏会让你结束,而不是让你欲罢不能。


简而言之:好的游戏,会在整个过程中给你正向的刺激,比如探索、挑战、成就感,并让你在结束的时候,带着满足感离开,而不是失落。


它不会过多占用你的精力和时间,不会让你时时刻刻想着它,挤压显性认知。


这也就是我在生活不止读书学习,也需要一点愉悦感中提到的自主性:你能自主决定使用它,放下它,让它为你所用,而不是你被它所使唤和异化。


当然,也不仅仅是游戏:我们身边一切触手可及的娱乐:电影,剧集,综艺,活动,其实都是被高度设计好的愉悦罐头。


那么,是不是要一概拒绝它们呢?当然不是。


我的态度是这样的:你可以去消费它们,可以从中获取愉悦感,但不要被它们所操纵。


什么意思呢?你要明确:这些东西有价值,但长期来看,它们的价值是负的 —— 因为会大量耗用你的机会成本,更会让你耽于放松,让大脑停止思考。久而久之,你就真的不习惯去思考了。


所以,你要有边界意识: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娱乐,也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常态,而是短暂的放松。你必须让大脑转起来。


因此,我会比较青睐那些不把受众当儿童、能稍微让用户调动脑力的活动 —— 比如藏着大量细节、伏笔和隐喻的作品,需要高强度推理和交流的游戏,信息密度相当高、调动你兴趣和知识点的内容……


这会是一种更有价值的做法,也是我们对抗被设计的方式。


需求不是被发现

而是被创造


如果说游戏更多是针对男性的设计,那消费,就是针对女性的设计。


学过市场营销的朋友,可能都听过这么一句话:需求不能被创造,只能被发现。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绝大多数消费需求,却真的是被创造的。


我们有安全需求,于是,房和车成为了婚恋市场的砝码。我们一次次被接受着“有房有车的婚姻才会幸福”这样的思维灌输。


我们有尊重需求,需要显示优越感,同时获取其他人的肯定,于是,有了各种品牌。它们用大量的营销费用,构筑出一个圈子,将买得起、喜欢用、和买不起、不会用的人区分开来,让你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们有自我实现需求。于是,符号消费开始盛行。各种商品被贴上标签,各种身份开始明码标价,它们共同让你产生一个感受:买了什么样的东西,我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诸如此类。



我们真的需要它们吗?真的需要房、车、名牌服饰、护肤品、化妆品、珠宝、首饰,乃至各种标上不同地位和属性的商品吗?


大多数时候,这些都是外在世界所灌输给我们的信念。


这就是我们被创造出来的需求。


甚至,包括对美的定义、审美的追求、话语权,这些,也是这一整个设计链条里面的一环 —— 主流所定义的美,是需要用大量财富堆砌起来的,有一整套完整、复杂的评判标准。


正是这些东西,鼓动着我们不断地去消费,来打造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你为什么要努力挣钱?很老的文章了。但评论区里,一直有人问:


挣钱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因为有很多东西要买啊,这还用问什么呢?


真的不是。


正如我经常引用鲍德里亚的一句话:消费社会就是营造某种氛围,让消费者害怕错过什么。


你真的有那么多东西一定要买,还是这个社会、外界舆论、身边的圈子,告诉你:要买?


  • 一定要在大城市买房才能结婚吗?

  • 一定要生孩子来传宗接代吗?

  • 一定要有钱有地位人生才完整吗?


不是说这些不可以,而是:你要想清楚,这个东西,真的是理所当然、无需怀疑的吗?


这是你内心的声音,还是外界灌输给你的声音?


你以为自己拥有自由

却时时刻刻被操控


前几天,知乎上有一个话题:如何看待男子穿着背心在高级餐厅内用餐?


这个话题本身没什么意思,但它折射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文化规训。


什么意思呢?我们的社会,热衷于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阶层,并为每一个阶层制定一整套复杂的文化规范。然后,告诉你:


你符合了这些规范,你在这个阶层;


要升级到下一个阶层?你需要如何如何……


这就是一种规训:你是谁,你可以做什么,你应该做什么,不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而是由掌握了话语权的阶层决定的。


他们决定时,不会过问你的意见,只会让你去服从。


久而久之,你就会潜移默化地,把它视为一种不容辩驳的事实。


你不会去思考它存在的原因和合理性,只会去追逐它。



最典型的就是时尚和流行。


齐美尔认为:时尚既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原则,使每个人的行为成为一个样板;同时,它又满足了个人对差异和个性的追求,以及自我改变的欲望和倾向。


也就是说,时尚是二元的:一方面,它有群体性,包括模仿、融入群体、对权力的服从,等等;另一方面,它又有个体性:个体需要跟其他个体划清界限,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差异。


这就是高度设计的结果:你需要彰显差异,那么如何彰显呢?只要模仿我的方式,就能够彰显。


潮流,就是在这种二元力量的博弈,以及有意的设计和引导之下,被带动起来的。


除了时尚潮流,礼节,思潮,意识形态,甚至话语体系,都是一种文化规训。


它们都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之中,规范和指导着你的行为。


你以为自己拥有自由,实际上,你的行为和认知,很多都落在这些有意的限制和束缚之中,受到它们的操控。


每个人都身在风暴之中

逐步被驯化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


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需要给你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并给你施加种种限制和目标,让你去追逐,在这种追逐中,逐步地被驯化。


这就是一种圈养。


长此以往,你会慢慢意识不到牢笼的存在。


你会在这个稳定的环境中,按照别人设定好的方向去走,把一切外在的限制和规定,都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实。


你会逐步接受这种规训,并把它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于是,你就变成了这个链条上的一员 —— 一个螺丝钉,或者齿轮。不知疲倦地转动着,带动着其他齿轮转动,同时对外输出功率。



整个社会正是有赖于这种模式,得以维持整体的稳定,并在稳定中不断前进和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充当了帮凶—— 正反馈,奖赏回路,社交激励,自尊感……


正是这些情绪和反应,不断驱动着你,朝别人设定好的目标走去。


但这并不是它的错。它的进化太慢,太弱,远不足于适应这个高度复杂的现代工业社会。


其实,本质上,也并没有任何人有错 —— 这只不过是现代世界的运转模式罢了。


每个人都身在风暴之中,驾驭着自己的独木舟。


要想“不被设计”

最重要的是极简主义


那么,如何应对这个高度设计的世界,尽量过不被设计的生活呢?


我自己的做法,是尽量减少欲望,采取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极简主义,不仅仅是精简生活,精简消费,精简持有品,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生活观念。


几个简单的建议,也许可以帮到你。


当然,改变生活观念,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 你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审问自己,尽可能发掘自己真实的内心。


  • 反思: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


一切思考里面,最难的,或许就是面对内心。因为,阻碍你面对内心的,不是别人,正是你的思考本身。


我们总是喜欢偷懒,喜欢推卸责任,喜欢用“这不是常识吗?”“大家不都这样吗?”来逃避思考 —— 但恰恰是这种逃避,让我们面对着一个个虚幻的目标,疲于奔命。


所以,审问自己的内心,暂时摒弃外界的声音,问清楚自己的感受、喜好、需求和愿望。


这些才是你所要去追求的。



  • 节制:控制占有和持有欲


这几年以来,越来越意识到一点:你拥有的事物越多,你为之操心、忧虑的程度,也就越强。


事物不但会占据空间,也会占据你的思绪和精力。


尽量节制自己的欲望。对于任何事物,不妨从长期、短期、正面、反面,分别去思考它,检验:我有没有必要持有?它对我能起到什么样的价值?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脱离:跳出看待问题的框架


前文说过,文化规训是潜移默化的,一旦形成,很难从根本上去消解它。


但并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先从跳出固有的框架入手,慢慢的,丰富自己的内心,增加它所能容纳的上限,去审视和重新理解那些理所当然的条件。


不妨问问自己:


它一定是对的吗?如果不对,会怎么样?


它一定是好的吗?如果拒绝,会怎么样?


记住:能容纳两种相反观点的内心,才是强大的内心。也是不容易被操纵和设计的内心。


  • 专注:投入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为什么我们要摆脱设计,过不被设计的生活呢?


本质上,是为了把精力抽离出来,让它们不白白耗费在无意义的外物上面,可以真正去做对我们自己有价值的事情。


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和结果。


找到你愿意为之长期投入的事情,把所有精力聚焦在它上面。


除此之外,都是外道。






LinkedIn招聘新媒体运营实习生啦~~~


社交媒体达人、文字狂热爱好者、脑洞如黑洞的蛇精病……通通到我们碗里来!后台回复关键词“新媒体”获取职位信息。


LinkedIn欢迎你的加入!


本文作者Lachel,25万关注的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专家,多家媒体专栏作家,36氪年度优秀作者。转载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本文为LinkedIn经授权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LinkedIn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图片来源于原作者和影视截图。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进行删除,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18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阅读8656
举报0
关注LinkedIn中国微信号:gh_04faa23eb9ed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LinkedIn中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LinkedIn中国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