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除了村上春树,诺奖还有哪些“陪跑专业户”?

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10-04

澎湃新闻 湃客


有数剪藏


我想有两项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有哪些学者错过了诺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诺奖错过了他们。


第一个是科学家获提名(nominee)诺奖的总次数


第二个是科学家陪跑的次数,即当年获得提名后未能获奖的次数(村上春树:嗯?)


诺奖的提名人(nominator)不是谁都能做的,需要具备一定资格,一般来说也都是业内人士。所以这两项指标反映了学界对某位学者的认可程度。


问题来了,在哪可以查到这两项指标呢?


打开诺贝尔奖的官网,你会发现有一个叫「Nomination Archive」的页面,这就是官方的诺贝尔奖提名数据库。点进去以后,你就能看到



重点关注物理奖,从 1901 年到 1966 年一共有 2777 封提名信。


咦?为什么只到 1966 年?


这是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特别规定,每年的提名人与被提名人名单必须保密 50 年。今年获奖名单公布后,我们才能看到 1967 年各个奖项的提名情况。


现在我们能够查询的是 1901 年到 1966 年各个奖项每一年的提名情况(具体奖项略有区别,比如医学奖只到 1953 年),也能输入科学家的名字,查询他在 1966 年以前的提名情况。


虽不是全部,但好歹也是六十多年的数据,足够搞事情了。


说起来官方也很“鸡贼”,没有搞什么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提名排行榜」,大概是不希望被那么容易找到「黑历史」,比如“哇!不是吧,那个谁谁谁,明明有那么多次提名,陪跑那么多年,你们居然不!发!奖!”


不过就在前几天,诺贝尔奖官方发了一条推特:



国外有人已经开动了挖掘机,还对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处理,我等吃瓜群众自然是喜大普奔:



先说说概况,从 1901 年到 1966 年,一共有 495 人被提名物理学奖,其中有 109 位学者最终得奖,还不到四分之一,这已经包括了 66 年以前未获奖但最后得奖的学者。超过三分之一的学者(169 人)仅被提名 1 次。


圆圈的大小表示该学者被提名的次数。相信目测也能发现,有个几乎全场最大灰色圆圈。这位学者我放最后说,先来看看另外四位「诺奖遗珠」。(时间有限,只能整理出 Top 5)


弗里德里希·帕邢

45 次提名 16 次陪跑(1922~1933 连续 12 年)



他就是氢原子光谱帕邢系那个帕邢,长这样:



在他获提名最多的一年(1926),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是当年获 11 人提名的法国物理学家让·佩兰(Jean Baptiste Perrin),获奖理由是: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乔治·乌伦贝克

47 次提名 12 次陪跑(1951~1958 连续 8 年)


塞缪尔·古德斯米特

48 次提名 13 次陪跑(1951~1958 连续 8 年)


这两位学者是学术 CP,放一起讲好了。



连提名规律都几乎一样。


(左乌伦贝克,右古德斯米特,拍摄时间约为 1928 年)


两人最主要的学术成就,是在 1925 年合作发现了电子自旋,这完完全全就是诺奖级别的工作,但直到两人去世,都未能偿愿。


PS:1955 年物理奖得主有两位——Willis Lamb(氢光谱的精细结构)和 Polykarp Kusch(精确测定电子磁矩);1956 年物理奖颁给了 William Shockley,John Bardeen 和 Walter Brattain 三人,表彰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以及发现晶体管效应


要注意目前数据库只到 66 年,而他们俩分别在 78 年和 88 年才去世,所以两人最终的提名次数和陪跑次数只会多不会少,超越下面这位应该不是问题。


亨利·庞加莱

51 次提名 7 次陪跑(1909~1912 连续 4 年)


咋看之下似乎没那么「惨」嘛,只是 7 次陪跑,连续 4 年而已......等等,51 次是什么情况!



最开始我没有料到庞加莱会出现在榜单上,而且是那么靠前的位置,因为传统上我们认为他和数学的关系更大。后来翻维基,才发现他也拿过两个天文学奖项(1900 年皇家天文学会金质奖章,1911 年布鲁斯奖)。


另外这个 34 次提名实在是太恐怖了(当年一共也就 58 个提名),如无意外,应该是有史以来单年度获提名次数最多的物理奖人选,粗略看了一下提名人,当中包括了 Marie Curie,Hendrik Lorentz,Guglielmo Marconi,Albert A Michelson,Pieter Zeeman,Gabriel Lippmann 等诺奖得主。但最后,庞加莱还是落选了,大概是诺奖评委认为他的工作太偏数学了。


PS:当年得主是获得一票提名的 Johannes van der Waals(关于气体和液态方程的研究)。范德华力知道吧,就是他。


现在要揭晓那个大灰色圈圈是谁啦,他的确是全场获提名次数最多的学者。相信有同学已经猜到是谁了。


阿诺德·索末菲

84 次提名,25 次陪跑(1922~1937 连续 16 年)


(村上春树:emmmmm)



我们知道,索末菲的学生,甚至学生的学生,都不乏诺奖得主,然而祖师爷本人却总是差那么一口气。


Ashley Smart 曾撰文,认为索末菲缺少一个即使单拎出来也有足够份量的成就来让评委会下定决心颁奖给他,虽然他的整体学术成就足以超过和他同时代的诺奖得主。


(文中数据来自诺贝尔奖官网)


后来我发现化学奖也有人做类似的回顾,于是也跑去围观。


hmmmm......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最初 4 年一共有 17 位学者获提名,最终提名次数在 10 次以上的学者都成为了诺奖得主,可见这个时候学界和诺奖评委的态度还是挺一致的。


唯一的例外,是首届就获提名,最终有 12 次提名,却无缘诺奖的法国化学家
Marcellin Berthelot(1827~1907)。



维基百科的简介:


法国著名化学家,研究过脂肪和糖的性质,合成出多种有机物。他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研究推动了物理化学的发展,还是爆炸机理和爆炸波研究的先驱者。他发现了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并且书写了大量的化学史专著。贝特洛还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担任过法国教育与艺术部长(1885-1886)和外交部长(1895-1896)。


Berthelot 最后一次获提名是在 1907 年,而同年 3 月 18 日他就去世了,因为诺贝尔奖向来有不给已故之人颁奖的惯例,于是乎就这么错过了。从其他人的情况来看,如果 Berthelot 能在人间多呆个几年,获奖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1905 年的提名名单中出现了一些新面孔:



第一个我也不认识,感觉四年化学白学了......但后面两个相信大家能猜出个十有八九。


一个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一个是勒夏特列(勒夏特列原理)。


他们仨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拿诺奖。


先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门捷列夫。



连续 3 年,9 次提名,两位诺奖得主背书,依旧饮恨。


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门捷列夫也是 1907 年去世的......咦这不是和 Berthelot 的情况很像吗?看来是天意弄人啊!多活几年结果可能就不一样啊!


不过,如果我们把另外两人也放进来看的话,就会发现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勒夏特列的提名情况:


31 次提名,16 次陪跑,非常地村上春树。


然后是 Giacomo Ciamician:


16 次提名,9 次陪跑。


这位其实是意大利的光化学家,是最早进行光化学反应研究的学者之一,被称为光化学之父。


总之「提名过十就得奖」这条所谓的「规律」在 1905 年以后就不管用了。

PS:1905 年门捷列夫拿了个(当时来看)可能比诺奖份量更重的科普利奖章。



本期见习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阅读9023
举报0
关注澎湃新闻微信号:thepaperne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澎湃新闻

微信号:thepapernews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