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太平洋被1.8万亿垃圾毁掉,人类纵的这把火,终于烧到自己身上

作者:清华南都 来源:清华南都 公众号
分享到:

10-08


文 / 谈心社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谈心社(ID:txs163)


历史上有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现在,人类活在“垃圾时代”。

社会高度工业化,垃圾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进到了人的身体里。

最近,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研究团队通过对13个国家的研究发现,无数人都是隐形的“塑料爱好者”:自来水中,广泛存在着微塑料

被调查国家的自来水中,普遍存在被塑料污染的情况 / Orb Media

纽约州立大学弗雷多尼亚分校的教授Sherri Mason说,“塑料无处不在,在空气中,水中,我们吃的海鲜,喝的啤酒,食用的盐里,塑料都随处可见。”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人们丢弃的塑料垃圾,早已随着食物链,反噬我们自己。


 01 

清除太平洋垃圾带

需要花费7.9万年时间


前段时间,号称“本世纪最强的超级台风”山竹摧枯拉朽般登陆中国。

破坏之外,台风彻底暴露了人类对海洋犯下的罪恶。

2018年9月16日,香港杏花新城,商场一层被倒灌的海水淹没,大量垃圾被冲入商场,堆在扶口。财新网 梁莹菲 / 视觉中国

在香港,台风引发的海水倒灌,把大量海洋中的垃圾冲入城市,许多地势低洼的地方,变成了垃圾王国。

香港杏花邨,台风“山竹”行动下,灌入小区的海洋垃圾。财新网 梁莹菲 / 视觉中国

沙滩、商场、住宅小区、街道……

海水借着台风,把人类倾倒在海里的垃圾成吨地还了回来。

密密麻麻,塑料遍地,触目惊心。

香港某住宅小区,成了海洋垃圾的倾倒场。 财新网 梁莹菲 / 视觉中国

“潮水退去,才能看到谁在裸泳”;

台风之后,才得以看到,人类对海洋造成了多坏的影响。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公地悲剧”。

浩瀚无垠的蓝色水域,看起来容量无限,也经不起人们肆无忌惮往海洋里排放着垃圾。

大海中的洋流会把垃圾带到其他海域,人们得以目送着垃圾远去,以极低成本完成垃圾的处理。

大海却不总是能包容万物。

美国航天局(NASA)科学可视化工作室曾将超过35年的卫星数据视频化,还原了“海洋垃圾带”的壮大过程。

1988年-2013年,海洋中垃圾的数量持续增加,不断攀升 / NASA科学可视化工作室

短短几十年,垃圾遍布全球大洋,并随着洋流四处飘荡。

许多鸟儿的肚子里,装满了红色塑料:因为红色,比其他颜色更像食物。

这只曾刷屏朋友圈的信天翁,只是无数被海洋垃圾毒害生物中很普通的一例。

在自然界,红色比较像食物的颜色,鸟类的辨别力较低,人们在一只信天翁的肚子里,发现了大量红色塑料垃圾 / 视觉中国

在太平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称为第八大陆的“太平洋垃圾带”,面积超过160万平方公里,裹挟着超过1.8万亿件垃圾横亘在大洋中间

这片垃圾带的面积,是英国国土面积的6倍多。

太平洋垃圾带的发现者 Charles Moore 认为,仅清除太平洋垃圾带的垃圾,就需要花费7.9万年时间。

清除这些垃圾的过程,极有可能伤害海洋中生存的鱼类。


 02 

从海洋到太空

垃圾无处不在


有人说:人类,已经成为地球的癌细胞。

也许部分人会觉得自己身处内陆,海洋垃圾很遥远,但其实,垃圾离我们从来都不远。

在海口,初夏傍晚,人们到海边避暑,随手丢下无数垃圾,沙滩因此“毁容”。

在海边散步时,人们丢下的垃圾 / 视觉中国

在广东贵屿,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致使当地的土壤重金属严重超标,河流水质也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破坏。

全球电子垃圾村—广东贵屿,垃圾围城 / 视觉中国

在喜马拉雅,有极限爱好者挑战海拔8000米以上的珠峰,享受登顶荣耀时,却忘记带走垃圾。

每年蜂拥而至的近十万名挑战自我的人,带来了帐篷、氧气瓶、塑料袋、睡袋,取暖用的燃料、食物;多达12吨的排泄物等等垃圾

甚至,太空中也已垃圾遍布。

1957 - 2015近地轨道遍布的太空垃圾 / 动图截自视频Space Debris: 1957 - 2015

近地轨道遍布的太空垃圾,有可能让我们未来几百年都无法继续探索太空。

持续增加的垃圾和它们带来的危害,从来都不是危言耸听。

好在,有人造孽,也有人选择去补救。


 03 

面对海洋垃圾,有人做出了改变


海洋垃圾面前,有人“妄图”以一己之力改变这样的残局。

荷兰小伙 Boyan Slat,19岁时从大学辍学,揣着300欧元的零花钱,计划改变被垃圾污染的海洋。

他说:“我相信太平洋垃圾带,只需要5年就可以修复完成。”

5年和7.9万年,两个数字之间,相差整整7.8995万年。

他在TED演讲中,向全世界许下这个诺言,并已开始付诸实践。

原视频来自:How Boyan Slat’s The Ocean Cleanup Was Derailed By A Flawed Design | NowThis,下同

Boyan16岁在希腊潜水时,看到海洋里的垃圾比鱼还多,他便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清理海洋中的垃圾?

为什么所有人都说,清理干净海水中的垃圾不可能?

著名旅游景点巴厘岛清澈的海水下,遍布垃圾 / Business Insider

所有人都对着天文数字般的海水垃圾敬而远之,Boyan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前往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学习相关知识,探索清理海洋垃圾的方法,为了能把全部精力投身于这份清理事业,放弃了自己的学业。

“这个项目风险很高,但如果你不去尝试,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是0。”

Boyan看起来很疯狂,商业机构们最初并无意和他一同投身“伟大事业”。

用全部资金完成项目注册和组建基金会后,Boyan给几百家公司发了邮件,只收到了一份回复:

这是垃圾,你是不可能成功的。

被商业机构拒绝后,他尝试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资金,用演讲说服他人。

渐渐地,无数人加入清理海洋垃圾的计划中来。

最终,他成功筹集到了超过200万美元资金,启动了世界第一个海洋垃圾清理系统。

筹到钱后,Boyan发现,解决海洋垃圾这件事,没有自己当初想得那么简单。

在水深5000米的大洋海面上布置一张清理网,固定网的锚线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坏主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复杂;而好想法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硬件上的尝试不能像软件那样,修改几行代码就能让问题迎刃而解,他们面对的庞大机械机构,每一块零件,都耗资几十万欧元。

这项海洋清理计划变得难以推进,直到两个实习生提出新的方案。

不到5分钟,他就被说服了。

两个实习生建议采用漂移设计,设计出可以移动处理垃圾的防线,动态处理垃圾

这套系统利用了海浪、风和洋流三种自然力量收集垃圾。不仅能有效防止塑料垃圾逃出包围圈,还可以让海洋生物安全通过防线。

山不就我,我自就山。

海洋垃圾清理系统顺着洋流,飘向垃圾最多的地方,将永不停息地和万亿件垃圾作战。

经过五年的努力,今年九月他们完成了第一个海洋垃圾清理系统的建造工作,且筹措到超4000万美元的资金,继续推进这项事业。

Boyan说:“60个这样的海洋垃圾系统清理系统,5年时间便能够清理太平洋垃圾带一半的垃圾。”

他行动的进程,没能跟上当初的豪言壮语,但已有越来越多人相信,也许道阻且长,但总有人,愿意为这个世界的改变而努力。


 04 

别让电影的垃圾星球

照进现实


垃圾面前,每个人都有视而不见的自由。

但也有改变自己和环境双赢的方法。

无数Boyan这样的团队在探寻着,弥补人类犯下的错:

珠峰清道夫在海拔8000米以上,冒着生命危险捡垃圾;

清洁工人凌晨三四点行走在零下几十度的街头,做城市的清洁工;

科学家研究着怎么才能让垃圾废物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有人默默地清理那些垃圾,我们只需要做一些简简单单的小事便足以。

在垃圾面前,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

瑞典前些日子兴起一项新的运动:Plogging,这个单词是瑞典语plocka(捡垃圾)和jogga(慢跑)两个单词的组合词,即跑步捡垃圾。

“我不会让垃圾坐在那里,我不会只是走过那个塑料瓶。并不是说不捡起它很严重。我做是因为我认为人不承担责任很严重!”一位坚持Plogging运动的爱好者这样说道。

2018年8月16日,英国伦敦,人们参加边跑步边捡垃圾“plogging”健身活动 / 视觉中国

另据健身软件的数据,普通慢跑平均每小时消耗热量235卡路里,而拾荒慢跑这一数据达到了288卡路里。

动画《机器人总动员》中,未来的地球因垃圾遍地,工业污染严重,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整个星球放眼望去,看不见一点绿色和生机。

电影里,地球上只剩垃圾清理机器人,和蟑螂勉强生存,而人类只有少部分得以逃离地球,在太空中流浪。

如中科院院士丁仲礼所说: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更高温、更高二氧化碳的时期地球都经历过。毁灭的只是物种,不是地球。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能够拯救人类的也只有人类自己。

给文章点个赞吧,别让电影里的故事,真的照进现实。

现在开始,一切还不算晚。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作者简介:本文转自公众号 谈心社(txs163),这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我们为你一个提供聚集地,为你呈现年轻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们倡导年轻人应该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生活。

回复日期:如 20181007,可查阅最近200天文章

阅读8547
太平洋 
举报0
关注清华南都微信号:qinghuanandu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清华南都”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清华南都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清华南都

微信号:qinghuanandu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