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为了见证这些地方国旗升起,央视记者经历了……

作者:央视新闻 来源:央视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10-09

国庆期间,央视推出《国旗升起的地方是祖国——边关纪行》系列报道,既关注了驻守在雪域高原、大漠戈壁的边防军人,也走近了扎根天涯海岛的海疆卫士,还把目光投向了保卫祖国领空的中国空军。

边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将近3个月的时间,央视多路记者走悬崖、跨险滩、闯冰川,行走在祖国的高原海岛、大漠戈壁,累计行程近40000公里,可以绕地球一圈。

即便遇到塌方泥石流、悬崖峭壁、狼群袭击,也没能阻挡记者前进的脚步,因为那里有边防军人的忠诚守候。

在西藏:记录下悬崖峭壁之上的升旗仪式

边关行的第一站是海拔4655米的云中哨所-詹娘舍,这个在电视里出现了无数次的雪域孤岛,是让无数人心疼落泪却又不断有人默默坚守的祖国要地。央视摄制组到这里花了整整3天时间。从北京飞到拉萨,又马不停蹄从拉萨坐火车到日喀则。休整一晚后,第二天开车4个多小时才到詹娘舍所在的县城亚东县,由于天色已晚,只能第二天再上哨所。

△央视记者王刚在采访

詹娘舍被称为鹰都飞不过去的地方,每年有8个月的大雪封山期,9个月的雷电期。上午9点,云雾逐渐消散,记者从海拔3000米的县城向上攀登,这里的柏油路基本修通,只剩下到达哨所的最后十公里还在拓宽,即便是这样,公路一侧的悬崖还是让初到这里的记者心惊胆战。


△央视记者林燕华在拍摄升旗平台

今年,哨所官兵们干了一件“大事”,在老班长马关敬的提议下,新建了国旗升旗平台。平台设立在一个不足六平米的小岩石上,官兵们每天都要在那升起庄严的五星红旗。一开始看官兵们升旗只感觉到一种神圣,但当记者走上去的时候,才感觉到那亲临万丈深渊的恐惧,稍有不慎都会滑落悬崖。在这样危险的悬崖升旗,老班长马关敬说:“国旗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只要国旗能升起来,那点危险算得了什么呢。

△视频:他们在海拔4655米的“云中哨所”让国旗高高飘扬

在新疆:采访途中遇暴雪、泥石流 

喀喇昆仑深处,常年大风呼啸,四季飘雪,含氧量不足内地的一半。在这里,有几个名字让记者这辈子刻骨铭心:河尾滩边防连、天文点边防连、神仙湾边防连、空喀山口边防连。这4个驻扎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中国连队,是中国军人站立的顶点和精神的高地。而其中以河尾滩边防连最高,达5418米。

△雪天路途

从北京出发,记者用了3天的时间才来到河尾滩,团里专门负责保障的军医陈召林准备了红景天、丹参滴丸、维生素片等药品。但是刚一下车,记者们还是被眼前的几十阶台阶来了个“下马威”,没上一半,就感觉头晕目眩。在即将摔倒的瞬间,连队战士们熟练地将记者“架”进营房。据他们介绍,几乎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是一个反应。

△央视记者刚到河尾滩高原反应严重

官兵们守卫的地方也很不简单——中印边境!几代中国军人为之奋斗、流血,并为之牺牲的地方。印度是少有的我国没有与其定界的国家,战士们就是用脚步在丈量着祖国的土地,延伸着中华民族的边疆。这里的每一名官兵都会讲一句话:“在没有界碑的领土上,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

在西沙:梦魇般的南海巨浪

初次登上西沙群岛,会被它的美所震撼。然而这一切的和平与安宁都是周边各个小岛上的守岛官兵们用夜以继日的坚守换来的。从三沙市的永兴岛出发,记者们首先前往西沙海战烈士陵园所在地琛航岛,军舰也成为了唯一的交通工具。后来由于军舰吨位太大,记者们只能乘快艇前往岛屿。

如果说坐2000吨级的军舰感受到的是南海的平静,那么乘坐快艇感受到的南海就是一场梦魇,即便穿着救生衣也会被这巨大的海浪掀得毫无安全感。海水不断地拍进小艇,记者们只能紧紧地握着摄像机,不让它进水。有惊无险,经过15分钟的航行,记者们终于登岛,登上18位先烈用鲜血坚守的土地,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央视记者杨照飞为了寻找制高点沿着旋梯爬上房屋顶端

第二天一早,记者们就来到了烈士陵园,看着一座座雕像上无比年轻的面容,感受着他们那轰轰烈烈的事迹:左手被炮弹炸断,腰部重伤还用身体堵漏的“海上黄继光”郭玉东;坚守岗位被敌炮弹打穿胸口都未曾离开的周锡通。他们的年龄都不超过40岁,最小的也才刚满20岁,却是如此的伟大。也因此,在琛航岛,五星红旗显得格外鲜艳。

△央视记者杨照飞拍摄官兵站岗

中建岛副营长范期宏给记者们说起一段往事,2011年他父亲病危,由于当时风浪太大,完全无法下岛,没能看上父亲最后一眼。他表示,作为一个守岛军人,对父母的孝只能放在第二位,站好祖国的南大门是他们的职责所系。范期宏说这些话的时候眼泪在打转,尽孝在旁人看来再简单不过,而他想尽却尽不了,只能向着北方敬一个军礼,这是他的真实写照,也是边防官兵的真实写照。

更多新闻


监制/杨继红  主编/王兴栋

策划/张伟  

记者/王刚 杨照飞 林燕华 苏洲

编辑/潘梦莹  实习编辑/潘俊鑫

©央视新



向边防军人们致敬

 


阅读8663
央视 记者 
举报0
关注央视新闻微信号:cctvnewscenter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新闻

微信号:cctvnewscenter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