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从医20多年只遇到这一例!25厘米手链藏在4岁娃阑尾里两个月!

作者:医学之声 来源:医学之声 公众号
分享到:

10-10

来源:广州日报    


25厘米长手链被4岁男童误吞 医生提醒:务必重视误吞异物风险


日前,广州市某妇幼医疗中心接诊到这样一名罕见的消化道异物小患者,医生用极精细的手法通过内镜帮他取出了手链,避免了异常外科开腹手术。

 

该院对消化道异物病例的10年数据统计显示,学龄前男孩是消化道异物的高风险人群。误吞的异物种类五花八门,硬币类占据半壁江山。而最危险的除了尖锐物,还有磁铁、电池等。医生提醒,不要低估孩子误吞异物的危险,假如造成黏连、穿孔,刺破血管,误吞异物也会致命。


“20多年只遇到这一例”

25厘米手链藏进五六毫米粗阑尾


“小孩子误吞了东西导致消化道异物的病例,其实挺常见的,但是掉进阑尾里的,20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医疗中心消化科的耿主任介绍。

 

这名小患者误吞了妈妈的手链后,家长带他到当地医院拍了片,医生判断手链已掉入肠道,一般两到七天就能随大便排出体外,而且当时孩子也没有不适,于是就回家观察了。可是整整两个月过去了,手链都还没能排出。


术前多次X光片显示异物一直在右下腹


焦急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了医疗中心儿童院区就诊。胃肠外科专家考虑到,孩子没有肠道畸形的病史,而多次拍片显示异物都固定在右下腹,怀疑手链可能已经误入了阑尾,所以才迟迟未随大便排出,于是建议家长转入消化科进一步咨询,如果能在肠镜下将异物取出,将免去外科手术的创伤。


消化科耿主任团队接诊后立即为患儿安排了肠镜检查,发现阑尾开口正常,并没看到异物,但9毫米粗的肠镜又无法直接进入开口只有五六毫米的阑尾。


术中X光片,通过肠镜、活检钳和异物的相对位置,判断手链很有可能藏在阑尾中


于是医生想了个办法,在内镜下伸出活检钳放在阑尾开口处,在术中拍摄腹部X光片,根据肠镜、活检钳和异物的位置关系判断,判断手链很可能就藏在阑尾里面。


术中内镜下


医生进一步采用超细胃镜探查阑尾内部,果然就发现了金属手链,通过极其精细的操作,医生顺利地在内镜下用活检钳将手链从阑尾取出体外。测量发现该手链足足有25厘米长!


取出的手链,约25厘米长


“这个方法对孩子来说是最微创的办法。”耿主任介绍,阑尾内部空间狭小,粘膜壁薄,加上手链误入阑尾的时间太久,异物和粘膜已经出现了粘连,稍有差池都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极有可能出现阑尾粘膜破损甚至穿孔,面临再次外科手术的风险。经过3天的静脉抗生素治疗以及阑尾B超复查,孩子已恢复如常,顺利出院。


学龄前男孩 

是误吞异物高危人群


“这份特殊的阑尾异物病例告诉了广大家长,一定不要低估误食异物的风险。一旦孩子误吞了异物,建议马上带孩子到医院,由医生对情况进行评估。”耿主任说。

 

在临床上,儿童消化道异物病例比较常见,消化道异物可以分为食道、胃内、肠道异物,大部分异物进入肠道后可自行排出,没有明显的伤害,但如果在肠道发生嵌顿,则可能引起梗阻、穿孔,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而且由于食管周围是心脏大血管,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


医疗中心消化科曾对2006年~2016年期间的病例统计发现,10年间共有1257例消化道异物病例,其中有两例因为误吞尖锐物体刺破食管、刺进主动脉,造成大出血而死亡。


上述统计中,病例年龄范围覆盖两月龄到13岁,以处于3岁~6岁活泼好动、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心阶段的孩子为主。1257例中845例是男孩,女孩是412例,男女比例为2:1。也就是说,假如家有学龄前男孩,家长就要尤其注意预防意外发生了。


家中危险物品要放好

钉子、针、磁铁、电池尤其注意


耿主任提醒,家中易入口中的危险物品也应该要远离儿童。上述统计发现,孩子们误吞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SD存储卡、戒指、拉链头、螺丝钉、缝衣针、棒棒糖的棍子……1257例中,误吞物为硬币(包括游戏币)的占了一半有多,达669例,电池88例,球状物47例。

 

“吞下硬币有七八成几率可以自行排出,但如果卡在消化道狭窄部位拉不出来,停留时间长了就可能造成消化道穿孔,尤其是钉子、针等细长形物品,就比较难以自行排出。”

 

除了尖锐物品外,纽扣电池、磁铁是常见被误吞的异物中最危险的两类。电池中的化学物体漏出会导致消化道穿孔,而两块以上磁铁吞入肚子中,处于不同位置的磁铁相互吸引,会把肠段不同地方黏在一起,很容易导致发炎、穿孔。

 

原标题:《25厘米长手链被4岁男童误吞 医生提醒:务必重视误吞异物风险》


- END -


/ 相关阅读 /

·十大匪夷所思的胃肠道异物


/ 推荐阅读 

·



阅读8579
举报0
关注医学之声微信号:vom1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医学之声”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医学之声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医学之声

微信号:vom12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