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一个想当钢琴家的经济学家眼中的“创新的资本逻辑”

作者:创业邦 来源:创业邦 公众号
分享到:

10-12


算起来,我认识田轩差不多5,6年了,第一次是在光华的seminar上,作为北美金融领域的青年明星华人教授,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是长得有点偶像派,在做presentation的时候伸出的手指纤长有力,很有艺术家气质。


但是这个偶像派年轻教授讲的内容很实力派,是关于创新和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 当时是我感受到国内互联网企业创新层出不穷的开始,他的文章让我第一次系统的思考金融对企业创新的作用。


Seminar后工作餐闲聊,果然如我所料,他自幼习琴,梦想是进中央音乐学院,以后当一名钢琴家,结果命运阴差阳错却上了北大,出国念博士当教授,走上了学术道路,还不小心成了青年教授中的佼佼者。当时一堆人哄然大笑,说牛人的生命轨迹果然不是我等凡人可以想象,音乐梦想落入凡间居然在学术的琴弦上奏出华美的乐章。


前几年听说清华五道口花大力气把他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给挖回国,再之后就总是听到关于他的传说了—— 在创新与资本领域的顶尖发表就像流水一样,很多人渴望一辈子的发表他信手拈来,但是他又不仅仅是拘泥于象牙塔里的学者,除了上课教学之外,他还兼任了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的院长助理、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咨询专家等重要的社会职务。


盛名之下,再次见到他,却并没有什么不同,仍然是温文尔雅的偶像派形象,仍然是踏实勤奋的实力派学者。饭桌上这位王子形象的学者对一盘酸味的水果露出了恐惧的神色,一问才知道他对果酸过敏,不能沾任何带酸味的水果。大伙又一阵哄笑,感到牛人也有软肋,心下顿感释然——学术成就上赢不了人家,吃水果上总算扳回一城,也是人生公平了。


田轩对学术研究有种天然的敏感度,他会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很快挖掘出跨界的学术深度,这大概是一个一流学者所必备的天赋。


印象最深的是有次我看到林丹出轨的消息,发朋友圈开玩笑说他代言的羽毛球拍会跌价,轩少(p.s. 我一般对很帅的青年教授尊称为“少”,所以也就玩笑称田轩为“轩少”)很迅速的回应我说这可能是个研究课题—— 明星的丑闻事件究竟会对代言产品(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损伤—— 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你仔细想想,可能会对很多企业的代言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很诧异也很佩服他对现象快速的挖掘能力,我的博士生朱菲菲和我们一起,对这个话题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挖掘,发现金融领域确实对这个问题研究得少,营销行业研究得虽然不少,但是没有太多深度研究。


因为数据缺失的原因,后来我们做出的实证结果不是特别理想,田轩那种执拗认真的劲头又冒了出来,觉得不理想的结果不如不拿出来,就当一个学习过程好了—— 确实,这个课题我们没有完成论文,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就”,但是这就是研究,是每天看似枯燥的,琐碎的一点点积累才会成为山海的高远。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研究和习琴是一样的,你看见的顶尖发表,你听见的美妙乐章,背后是常年的案牍劳形,多年如一日的自律练习,同时又要保持热爱,保持充沛的想象力,才能在琐碎的研究中找到那根线,将散落的珍珠串出耀眼的光华。在田轩的身上,我看见了这种沉静又张扬的力量。


前两周收到田轩的新书,《创新的资本逻辑》(Financial and Innovation: A New Framework)。对我而言,阅读这本书是一次惊喜的感受,他着重讨论的是在创新的当下,金融资本究竟能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和很多市面上流于“讨论”的书不同,田轩这本书是基于他这十年对创新与资本的深度研究为基础的,每个章节以他的一篇实证研究为主线索,大量的数据分析,辅以鲜活的案例和应用讨论。可以独立成章的读,也可以一气呵成的读。


这样的结构也使得这本书的受众变得更广:如果你是专业金融研究者,希望在这个领域深挖下去,那么这本书中的逻辑阐述、假说推导和技术细节可能会大有裨益,而对于一般的企业创新者而言,每章的研究背景,案例讨论,以及在中国场景的运用,会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难怪中国人民银行的原副行长吴晓灵评价说:


“这本十年一剑的著作见证了一位学者从知识的消费者到知识的创造者的裂变。在学术风气浮华的今天,这种对学术研究的执着难能可贵,其研究成果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既有方法论的意义,也有服务实践的意义,望同仁一读”。


《创新的资本逻辑》自序

文 / 田轩


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本不是我人生规划的一部分。从童年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钢琴家。从五岁开始习琴,每周二下午去中央音乐学院琴房见我的钢琴老师是小学里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不过后来因为手掌不够大,手指不够修长,我又改学习演奏小号,仍然继续着我的音乐家梦想。在一次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失败的尝试后,我“被迫”走上了一名13岁普通少年常规的求学之路:上中学,考大学直至出国留学。


即使在2001年北大毕业后出国留学,我也从没有想过要在大学做教授搞学术研究。那时的想法很简单:从小一直在北京生活,我想出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而申请读博士是当时获得美国签证最现实也是最便捷的途径。我跟着同学们一起,申请了二十几个美国大学的博士项目,虽历经波折,但很幸运最终拿到了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的offer,远涉重洋赴美求学。后辗转到位于美国东部的波士顿学院,继续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


之前稀里糊涂的以为攻读博士学位就是读更难的书、做更难的题,考更难的试,很快就发现我对博士的理解是错误的。博士的训练是一名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学习知识)变成知识的创造者(发现知识)的过程,这个转变是攻读博士学位中最“惊险的一跃”。


在有如炼狱般的蜕变中,无数优秀且聪明的同学虽然可以迅速的理解各种概念、定理,甚至可以在考试中轻松的得到满分,但当他们自己要“创造”知识、发现一些新东西的时候,却无法逾越这个鸿沟,最后只能以ABD(All but Dissertation,特指完成了全部课程但是没有完成博士论文,所以也就没有学位的博士生候选人)的身份黯然退出。



可能是我的导师太善于“洗脑”了,我不断地被灌输博士的使命是探索未知、发现真理、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而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是博士毕业后的“正途”。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对科研有了兴趣,开始找到了一些做学术的感觉,领会到了其中的美妙。随着博士论文的顺利完成,我获得了金融学博士学位。更加幸运的是,我收到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的聘书,在而立之年成为了一名金融学助理教授,正式开始了我的学术生涯。


学者的学术研究很类似于本书的主题:企业的创新活动。它是一个对新现象、新问题、或者新数据背后本质的探索与发现。首先,要先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其次,在未知中保持凝视,因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如果不够专注很容易就迷失方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恒心和韧性。


真正的学术研究对于纵向的深度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从问题的提出、模型的推导、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稳健性的检验、其他可能假说的排除、最后结论的得出到论文的写作完成,整个过程非常漫长且枯燥。更可怕的是,这只是论文发表过程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之后是在学术讲座和会议上反复地宣讲和反馈意见的收集、根据同行和审稿人的意见多次修改,直到最终被主编认可接受发表。这个过程短则两到三年,长则十年八年。这是一个极其充满挫败感的修炼过程,也是对一名学者恒心和韧性的考验。



自从我2008年博士毕业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除了研究风险投资和并购重组,我一直专注于企业创新这一领域的研究,探讨如何运用金融手段去帮助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进行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其实本身并不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它在管理学、战略学里已经被很多学者研究过。


我所做的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研究金融与技术创新这样一个交叉学科。记得最早是2009年3月份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开始接触到这个交叉领域,那时这一领域还基本是一片空白,大量的有趣且极为重要的课题尚未被研究和发掘。我像是误入所罗门宝藏的挖矿人,一头扎了进去,连续数年一直在这个领域里不断的挖掘而不能自拔。


随着这个领域被主流金融学界的认可,我的研究成果也一篇篇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和我一起在金融与企业创新这个领域共同耕耘。我自己也很幸运地在36岁的时候被晋升为终身教授,两年之后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关于金融与技术创新,我们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两大问题:一是如何运用金融的手段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二是如何更有效地为企业创新进行融资?这本书是对我过去十年研究成果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应该说,它算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的基于原创成果来介绍金融与创新前沿理论与实践的学术参考书。


本书注重选取前沿的理论、重要的研究问题、核心的研究思想和精巧的研究设计与方法。全书共十四章,每一章都是一个专题,以我的一两篇论文为核心展开,初始会以美国的资本市场为依托,研究特定的要素如何激励企业创新,因为美国资本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具备较强的参考价值的,所以借鉴和参考美国经验具备直接的现实意义。


当然,研究美国问题最终还是落脚到中国,无论是市场角度还是政策角度,本书都着力引入大量的中国数据和案例,探索在中国的场景下如何学习美国的经验,吸取美国的教训,避免其走过的弯路,更好的利用金融手段激励企业创新并不断优化创新所需的融资安排。



同时,本书也为企业创新的资本逻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框架:它涵延了微观的企业层面上的要素,比如股票流动性、兼并收购、供应链等;中观的市场层面的要素,比如金融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和银行业等;以及宏观的国家层面的要素,比如金融市场的发展、政策不确定性和体制改革等。


从学术的角度来讲,这一框架可以为学者未来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以期更好地更深刻地理解创新激励的路径和机制。从实践的角度来讲,本书也为政策制定者、市场监管者和参与者以及企业管理者在激励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参考方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资源配置效率,以科技创新助力经济腾飞的大背景下,金融要回归其本源,实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使命;通过资本激励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助力经济增长,从而带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这一良性循环,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必经之路。


 “十年磨一剑”,终成此书。在本书付梓之际,我要感谢众多前辈、师长和同行对我持续的关怀、指导和支持。我要感谢我的研究团队(博士生和研究助手们)在本书撰写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他们是:赵海龙、丁娜、孟清扬、赵文庆、欧阳方家、隗玮、杨元辰、李响、钱佳琪、张诏、叶静、张澈、赵影、任庆东、季诗朋、陈战光和魏昊。


我感谢这些年来所有选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高级问题前沿研究”课程的学生(特别是很多外校的教师和学生,在秋季学期每周一风雨无阻赶到五道口的这个红色小院,在或萧瑟的秋风或寒冷的冬夜中和我们一起研读经典),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术的热情鼓励了我本书的撰写。我要感谢我的导师Thomas Chemmanur教授:他引领我进入学术的殿堂,并且鼓励我在荆棘的学术道路上坚持下去。


我要感谢我所有的论文合作者:他们带给我灵感,和我一同忍受文章被无情拒稿时的挫败感,也和我一同分享文章最终发表时的成就感。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林君秀主任,特别是我的责任编辑裴蕾女士,她们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本书的出版过程平稳、顺利。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项目号71790591)和清华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号20151080451)的资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要感谢我的太太。没有她20多年持续、无私、坚定的支持,我今天的一切皆无可能。



大咖推荐


这本十年一剑的著作见证了一位学者从知识的消费者到知识的创造者的裂变。在学术风气浮华的今天,这种对学术研究的执着难能可贵,其研究成果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既有方法论的意义,也有服务实践的意义。望同仁一读。 


——吴晓灵 


田轩教授是我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的学生,现在是经济管理领域里很年轻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我国金融研究领域的学术明星。《创新的资本逻辑》讨论如何用金融的手段激励技术创新,搭建了一个崭新的逻辑框架,在我国大力提倡技术创新的今天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何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田轩教授是一位高产的学者,关于金融与创新关系方面的研究尤其丰盛与有影响力。在这本书里,田教授成功地依托常年的研究心得,及对资本市场的观察与思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鲜活的案例,把创新活动与金融的逻辑关系与相应的现实情况讲清楚了。此书对企业家、决策者与研究者都会有很多启示。 


——魏尚进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

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田轩教授是经济管理领域年轻有为的学者,主要从事金融与创新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他的新书《创新的资本逻辑》构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框架,多方位全景式地展示了激励创新的要素和企业创新的融资手段。见解独到、深刻,是认真思考的产物,值得一读。 


————柴洪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

银联执行副总裁


作者简介



田轩 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金融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还兼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咨询专家、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创业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和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MBA教育中心主任。田轩加入清华大学前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执教,获聘终身正教授和Mary Jane Geyer Cain讲席教授研究员。

 


MORE | 更多原创文章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企业创投联盟”,ID:cvcbang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阅读8804
钢琴家 经济学家 创新 
举报0
关注创业邦微信号:ichuangyeba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创业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创业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创业邦

微信号:ichuangyebang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