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为什么中国99.8%的鸟都是由外国人发现和命名的?

作者:果壳网 来源:果壳网 公众号
分享到:

10-14

但凡描述中国鸟类的文献和科普读物,上来都会先吹一段儿“中国地大物博,鸟类多样性丰富”之类。当然这也不是毫无根据地吹,中国有记录的鸟类达1400种以上,虽然不是全球鸟最多的国家,但排个前八还是没问题的。

中国地大物博,鸟类多样性丰富,并不是只有麻雀。

那中国这一千四百多种鸟,又有多少是由中国人自己首先发现和命名的呢?3种。


这就很令人震惊了。中国有这么多种鸟,其中还包括一百多个中国特有种,为什么咱们自己命名的连1%都不到呢?科学家们都去干什么了?


要说起这事儿,真不赖科学家,主要还是历史原因


命名物种这件事儿


首先咱们说说这个“发现和命名”是什么意思:

给生物命名其实是个特纠结的事儿,比如一种鸟可能在中国有一堆民间名称,在国外还有其它语言的名字。因此,当我提到这种鸟的时候,为了让全世界的人都明白我到底说的是什么,必须得有一种全球(至少是生物学术圈)通行的命名规则,这就是传说中以双名法为框架、拉丁文为基础的“学名”了。

比如,麻雀的学名并不是麻雀,而是下边这样的:


麻雀


Passer montanus

Linnaeus, 1758

其中Passer是麻雀属,“属”是生物系统分类单位,一个属下面可能有一堆亲戚物种,怎么区分呢?就得在属名后面加个“种加词”来具体描述。麻雀的种加词是montanus是拉丁文“山”的意思,取自麻雀最早的描述地:阿尔卑斯山区。

学名的后半部分才是今天的重头戏:正规表述的物种学名后面必须加注命名人命名年份,既为纪念,又有负责之意。比如麻雀学名后半部分的内容透露出它是林奈1758年命名的。

作为现代生物分类学祖师,林奈在18世纪中叶开始在欧洲推广上面这套双名法。当时,自然博物圈里的同行一看觉得挺靠谱,于是这套命名法很快普及开来。

这是林奈(Carl von Linné)。其实我觉得那个时代的人戴上假发都长得一样……


一百多年前,我们没赶上


林奈到处推他的分类系统时,欧洲正处在大航海时代后期,不久后又是工业革命。于是欧洲人频繁前往世界各地,顺便大规模采集标本、命名物种。大部分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在这个时代被发现和命名的。

然而中国那会儿正好还处在清政府的高压统治下:闭关锁国,政府腐败,人民毫无自由,动辄就被政府打压。在那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还不能说政府不好的黑暗时代下,怎么可能会有像样的科研成果出现呢?所以当老外们都在抢着命名物种、科考成果爆发的时候,中国这边的沉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清末民初这段时间倒是有不少外国博物学家以传教士或外交官的身份在中国居住,顺便做做科考,采采标本。中国的很多物种也是在此时由他们发表的。

清末一堆在中国居住的洋人博物学家里,最著名的就是英国人罗伯特·郇和Robert Swinhoe了。在1871年,他发表了自己编撰的《中国鸟类名录修订版》,收录了675种鸟。这是第一部全面描述中国鸟类的专著。


例如中国北方唯一的原生画眉科鸟类、中国特有鸟类山噪鹛[méi],就是由顶着外交官马甲的动物学家郇和(就是上边出书的这位)在1870年发表的新种:


山噪鹛


Pterorhinus davidi

Swinhoe, 1868


再如北京观鸟会的会徽、中国北方特有鸟类黑头鳾[shī],是由清末法国传教士大卫((David)把在北京采集的标本寄回欧洲后由动物学家韦罗(Verreaux)发表的新种:


黑头鳾


Sitta villosa

J. P. Verreaux, 1865

黑头鳾 | 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中国学者发现第一个新种


一直到一战和二战短暂的间歇期,中国才有了第一批鸟类学者,如20年代年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第一篇鸟类学术论文的寿振黄先生;以及1930年前后发表了《广西鸟类之研究》的任国荣先生;再如40年代编撰了《中国鸟类名录》的郑作新先生等等。

在这一批中国鸟类学奠基人的努力下,国内终于在这一时期拥有了地区性乃至全国范围的鸟类种类、区系和生态研究成果,其中就包括了中国人自己发现并发表的第一个鸟类新种:金额雀鹛。发表这个新种的正是任国荣先生


金额雀鹛


Alcippe variegaticeps

Yen Kwokyung, 1932

金额雀鹛 | 鹰之舞,保留所有权利

当时任国荣先生正在巴黎自然博物馆做访问学者,某天他收到了中山大学寄过来的一批来自广西大瑶山的鸟类标本。任先生在国内时曾在中大任教,多次参加中大组织的大瑶山科考队,鸟类辨识经验丰富。他敏锐地发现了这批标本里竟然有没见过的鸟!在比对过标本后,任先生在《巴黎自然博物馆通报》上用法文表了这个鸟类新种。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任国荣先生只有25岁


世纪更替后迎来第二新种


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国科学家没发表任何本土新鸟种。毕竟整个亚洲的鸟类确实已经被记载得差不多了,再加新的难度极高。

到了20世纪末,鸟类新种这个话题终于有了新成果:90年代初,四川农业大学的鸟类学者李桂垣教授在第N次前往天全县喇叭河考察时,发现了一种从来没见过的旋木雀,它的头比较暗,嘴很短。以李教授数十年在此地积累的观察经验,马上猜测这很可能是个新东西。

旋木雀属于雀形目,喜欢像啄木鸟一样贴着树皮爬来爬去,寻找树皮下的昆虫。| 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比对标本并进行进一步的野外观察之后,李教授确认了这个新发现的小东西确实跟其他旋木雀差异显著。谨慎的李教授把它划分为旋木雀的一个新亚种(“亚种”是“种”再往下的分类单位,比如麻雀这种鸟在中国不同地区一共有7个亚种,每个亚种的长相略有差别)。

很快,李教授在中国《动物分类学报》上发表了“旋木雀天全亚种”。神奇的是,本世纪初,中德科学家团队通过鸣声和分子生物学证据,建议把这个亚种提升为独立种,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为了突出此鸟狭窄的地域分布,它的中文名即为“四川旋木雀”。

于是,四川旋木雀成为了中国科学家发现的第二个鸟类新种(虽然是后提升的种,但命名人仍然记为最早发现的人)。


四川旋木雀


Certhia tianquanensis

Li Guiyuan, 1995


第三新种发现,又是在广西!


在广西南部靠近边境的地方,有一大片生长于喀斯特岩层之上的雨林——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处地形复杂、人迹罕至。

然而,就是在这里,广西大学鸟类学博士生蒋爱伍于本世纪初发现了这个长相十分陌生的小黑蛋。蒋爱伍的导师、广西大学鸟类学者周放教授同样具有丰富的野外经验,一看到它就敏锐地确认了这是个新种。于是,世界鸟类学顶级期刊《The Auk》上第一次有了中国学者的学术作品——


弄岗穗鹛


Stachyris nonggangensis

Zhou Fang and Jiang Aiwu, 2008

弄岗穗鹛。虽然长相不好看,但是它可是2008年度当之无愧的明星。注意它的眼睛是淡蓝色的哦!| 深圳大鱼摄,保留所有权利

蒋爱伍博士以“蒋魔”为网名在十几年前国内最大的观鸟论坛——观鸟网论坛活跃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是此论坛的版主兼活跃分子,我们在论坛上还聊过天)。当时新种公开之后,观鸟网及其它线上观鸟平台一度为之轰动。那会儿人家是博士,我还是个大学新生;现在人家的学生都毕业好几轮了,我也快博士了。

弄岗穗鹛 | 小玲摄,保留所有权利

从上面三个新种里我们能看出什么?连续多年、频繁的野外考察与认真的学术态度造就了这些学者丰富的野外鸟类识别经验与对新发现的敏锐度,以及国际性的学术视野和强大的标本、文献检索能力

如今的科研环境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这么好的环境下,相信中国科学家的学术水平会越来越高,直至为世界所惊叹。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鸟生

(ID:birdslife)


果壳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啥的果壳

建议你关注一下



阅读9221
中国 外国人 命名 
举报0
关注果壳网微信号:guokr4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果壳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果壳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果壳网

微信号:guokr42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