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吴晓波:为什么中国难出百年老店? | 中日展

作者:吴晓波频道 来源:吴晓波频道 公众号
分享到:

10-14

“让日本看到中国匠”中日新匠人交流展从10月11日开幕以来受到各方热议。代官山的新匠人展、新宿大屏的轮播视频、《朝日新闻》、日本yahoo!的专访……惊艳亮相后,当然也少不了和日方的深入交流和互相学习。


10月13日,吴老师带着15位新匠人代表参加了在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举办的中日新匠人交流峰会,让两国的匠人打破彼此间的刻板认知,共同探讨那些有关设计,有关生活,有关美好的事。


原日本驻中国大使安南惟茂、建筑大师伊东丰雄,“熊本熊之父”小山薰堂,设计鬼才佐藤可士和,《新周刊》创始人孙冕,演员、歌手、“饭爷创始人”林依轮,经济学家管清友,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许湘,自媒体“商务范”创始人邓潍,上海正见品牌顾问CEO、“创变岛”创始人崔洪波等多位嘉宾出席了峰会。由新匠人、企业家等组成的近200人啦啦队也全数到场,为峰会助阵。


峰会上,围绕中国工匠文化历史、新中产与新匠人的崛起、新匠人文化及发展,吴老师与在场嘉宾、中日两国匠人进行了观点分享。


口述/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为什么中国没有私营百年老店?

 

2700多年以前,有一个政治家叫管仲,他提出过一个政策,叫做“士农工商,四民分业”。

 

士、农、工、商这四个职业被严格划分以后,中国就此进入了一个专业化分工的时代。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四个职业的人——士人、农民、工匠和商人,不再混居在一起,而是各自为乡。职业不能随意变更,且需要家族世代传承。匠籍制度使中国的社会职能分工比欧洲早了至少一千年。



亚当·斯密在他《国富论》的第一章中提出,一个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于社会化分工,而“四民分业”的提出,就是中国在2千多年前关于社会分工的合理讨论。可以说,中国在匠人经济方面,是一个启蒙非常早的国家。


1868年,西乡隆盛北上勤王,日本开启了现代化运动。同时期的中国也正在发生一个同样性质的运动,历史上称作“洋务运动”。出于建船海防的需求,更为了改变清政府落后的面貌,洋务派主张送年轻人留洋深造,至此,中国的工业化运动开始了。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西洋文化的崇拜,以及工业品对手工制品的打压等因素,我们逐渐抛弃了2千年前积累下来的制度和阶层。

 

其中最坚决的一次,是1956年的“公私合营运动”。

 

1956年以后,中国没有一家私营企业,这些工匠传统仿佛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

 

杭州有一个有名的张家,他们在380年前开始做剪刀,叫“张小泉剪刀”。但是1956年,张家被彻底从“张小泉剪刀”这块招牌下赶了出来,直到现在,“张小泉剪刀”这个品牌仍为国有。杭州还有一个有名的王家,他们是做扇子的,叫“王星记扇子”,1956年后,这个品牌也收归国有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中国150年来的工业化运动,以及1956年的公私合营运动导致的制度性变革,造成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个匠人或者一个工匠型公司,在中国社会环境中,处于一个被蔑视、被轻视的职业状态。

 

不得不承认,这是令人感到遗憾的。




新中产阶级的崛起 


1978年,上海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物件儿,叫“假领子”,上海话叫“假领头”又叫“节约领”,是在当年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精明的上海人把自己打扮体面的最佳道具。而它的出现,恰好说明了人们开始追求物质生活层面的享受。

 

去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9千美金,上海、北京、杭州、南京、苏州等地区当地人均GDP甚至超过了2万美金。这意味着中国的中产消费群体开始崛起。

 

如果我们把视野拓宽到全球范围,你会发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包括今天21世纪的中国,其实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产阶级开始逐渐崛起的时期。而这个时期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我们会更加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


 

2018年的中国,有两个数据我觉得对做产品的朋友们以及企业家们特别重要。

 

第一,中国现在有14亿人口,而其中52%是城镇居民,这意味着有7亿多人口居住在城市中。

 

第二,中国上网用户在9亿人左右,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手机端,而这些人中有2.5亿左右是这个时代的新中产阶层。而且,这个新中产的人数还会不断增加。我认为,十年后中国的新中产阶层大概会达到4亿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口数,我们今天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这一部分人的审美和消费需求。


 

在经济学中有两个概念,一个叫需求,一个叫供给。那么,是谁在决定谁呢?其实是需求决定了供给。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制造在外的名声不是太好,主要是因为我们在核心技术和品牌服务方面的能力和意识都很弱,所以只能依靠成本优势。但是今天新匠人群体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一现状。


 

新匠人文化


2016年,我们做了一个名为“奇葩匠人”的活动,在短短一个多礼拜的时间里,全国有1200多人报名。那时,我发现原来在中国的创业潮中,除了做互联网以外,还真的有人愿意静下来做一个收音机,做一双鞋……所以我看到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这些创业者可能跟一两百年前或者上千年前的匠人有很大的区别,我给他们下了一个定义:他们是一群拥有“新审美”“新技艺”“新连接”的“新匠人”。

 

新审美。无论你做什么,有一个标准很重要,那就是今天中国的2.5亿的新中产消费者喜不喜欢你的商品,你的商品有没有符合这个时代的新审美需求。“新匠人”的商品,是为新中产消费群体服务,因为他们愿意为美好生活买单。

 

新技艺。360年前,有一个叫宋应星的人写过一本书,叫《天工开物》,里面有一个章节描述了景德镇的瓷器制造,他是全世界第一个把景德镇瓷器的72道工序记录在册的人。


但今天景德镇里的新匠人,他们可能也看过《天工开物》,也了解这72道工序,但我相信他们更愿意用这个时代新的工艺、新的工具去制作瓷器。这种对祖宗的“背叛”,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继承。

 

新连接。其实今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太相信品牌了,因为品牌是冰冷的,大家更愿意相信人本身。因为当你把你的名字和商品做结合的时候,你是在用人格担保这个商品的品质。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人与人的连接,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新匠人跟用户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柔软而直接。


 

今年中秋节,我吃了我们“点心匠人”——于进江同学送我的一块月饼,他说这是一块“来自唐朝”的月饼,和当年唐玄宗吃的那块一模一样。进江曾经花了4年多时间,在全中国搜寻了7000多个古代点心的模具。这7000多块模具让中国两千年来的点心文化被继承了下来,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

 

当年杨贵妃没有控制糖分摄入的概念,所以吃多了也就越来越丰满了,但是今天的消费者对于低糖、低油等健康需求变得尤为重视;唐朝的时候没有保质期的概念,食品要到发霉才知道不能吃了,但今天我们为了追求食用风味,开始有了最佳赏味期限……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和当代需求的结合,也就是我们说的“新匠人”。


 

这一次组织“让日本看到中国匠”这场活动,一是为了学习,二是为了致敬。

 

中日文化有上千年的血缘关系,日本中产阶级的崛起比我们早很多,他们所积累的经验,对商品的理解,甚至是对东方文化的理解,都可以给我们的新匠人们很多启发。

 

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中国从事美好商品生产的创业者们一起进步。未来的十年,将仍是一个产业淘汰异常残酷的时期,希望新匠人们能够在这样一场激烈的竞争中,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如果你也是新匠人,正在从事美好产品创造、设计,并希望能获得更先进理念、更丰富资源,欢迎加入新匠人加速计划,和我们一起推动、创造新匠人的美好时代。


加入新匠人社群,让更多人看到

点击按钮▼加入我们



官方支持单位

中国驻日大使馆


主办单位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吴晓波频道


承办单位

新匠人学院、飞诺游学、上海鹿途咨询


特别鸣谢

苏泊尔


感谢参展新匠人企业

猫王、哲品、于小菓、万全堂、五德玉器

十八纸、妙宅、爱家、乐范、水轻轻

liailia、茶密、积优表带、东元火腿


协办单位

企投会、思想食堂、青庐会

《收藏》杂志、杭州国际交流中心

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研究会、朗欧咨询


媒体支持

澎湃、和讯、商务范

36氪、梨视频、爱奇艺、《造物者》

今日头条、《朝日新闻》《中文导报》

《东方新报》《日本新华侨报》

《日中商报》、在日华人圈、日本窗、旅日侨网

《和华》杂志、《旅日》杂志




我们联合顶级机构共同发起了“新匠人加速计划”,从传播、品牌、渠道、社群电商技术、培训、投资6大方向,为这个时代拥有新审美、新技艺、新连接的新匠人多层次、体系化赋能。

点击下图▼加入我们

阅读8318
举报0
关注吴晓波频道微信号:gh_b09cb640f64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吴晓波频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