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你活得不好,你的孩子不可能活好,这是不可逃避的命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10-16

文丨张晓琦

近年来,“家庭暴力”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暴力不仅发生在夫妻之间,也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最近由“猛剧场”出产的话剧《洞》就将这一现象搬上舞台,展现了孩子被父母的“爱”一手毁灭的全过程。而演出过后的论坛,则将话题推向了更深一层的维度。



花季少女不堪父母毒打跳楼

初一女孩刘梓晨就读于醴江中学,这是一所难进的重点中学。她的父亲辞职创业,希望能一夜暴富,但事业毫无起色,连公司办公室的租金都要交不起了。母亲是药店的普通店员,起早贪黑省吃俭用,除了愿意多加班,工作之外还要打零工,就为了供女儿读书。夫妻俩常常因为在金钱上捉襟见肘而吵架,女人抱怨男人没出息跟着他没有好日子过,男人抱怨非要让孩子上这所中学增加开销,如果女儿在场,那么她就会成为父母情绪的垃圾桶,轻则被骂,重则挨打。

刘梓晨希望参加北京的写作夏令营,母亲说与学习无关不同意还花钱,父亲同意刺激了母亲的反对,最终以殴打女儿结束。英语考了第六名也会挨打,因为父母花钱送她进好学校是为了让她考前三名的。与笔友通信一定是要挨打的,这样的不务正业会耽误学习时间。就连ipad不见了也会挨打,因为父亲不愿承担母亲的怒火,便诬陷是女儿弄丢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会比母亲更加卖力地打她。一切的事情,最终都能归结于钱,作为一个家庭花钱最多力量又最弱的孩子,也就承受了所有的怒火与暴力。


刘梓晨的学习整体一般,英语比较突出,喜欢写作,梦想是成为一名专栏作家,最喜欢的作家是郑渊洁,因为他待人平等亲切。她与邻居的男孩子关系不错,经常一起上下学。男孩儿同样对自己的父母不满:“人一旦成了父母就特别讨厌。”但是当她不堪父母的毒打,无助地抱住他渴望安慰时,正值青春期的男孩子只有最本能的生理反应:冲动地吻她,她只有落荒而逃。

刘梓晨小学时有个好朋友,但现在分开了,只能偶尔在出来轮滑时分担她的忧愁,而且那个女孩儿很快就要去北京读音乐学院附中了。在班里,好不容易与一个太妹一样的女孩儿,通过小交易建立了一点点情谊,这个女孩儿也要去上海读书了。刘梓晨觉得寂寞:“你说人越长大,是不是真心的朋友就越少了?”她喜欢写信交笔友,因为写信时感觉不同,当能找到一个角落安安静静坐着,“听着笔尖在纸上沙沙滑动的声音,好像这个世界都不存在了,只有你一个人。”


女孩儿难以忍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虐待,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洞》展现了一个花季少女被摧毁的过程,并且连带刻画了造成这一悲剧的环境。戏剧甫一开始,刘梓晨的父亲在给一家店面的职工做励志洗脑培训,竞争的气氛与对人顺从的要求令人窒息。父母亲每天对她耳提面命,进行“狼性”教育,希望她取得好成绩实现阶层提升:上这么贵的中学是为了上好高中,考上北京、上海的重点一本,这样才能让人的价值最大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他们蔑视女儿的情感与人格,用大道理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打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否则就会走歪路、邪路,成为社会的废物与罪人;“隐私权就是你隐藏自己错误的手段。”邻居男孩也说这就是一个残忍的丛林社会,必须变强,否则只能受欺负,包括来自父母的。刘梓晨曾经向老师求助,但老师除打了一个电话并没起到任何作用外,再没有其他的举措。学生们都忙于学习,浇薄的世风浸染到孩子,同学之间难以建立友情,不只刘梓晨慨叹朋友难交:“大家笑笑闹闹就好,有时候不必那么认真。反正到最后都要靠自己。”



以机制代替道德审判

导演孙菲创作这出戏的灵感来自一则小女孩被家暴致死的新闻,女孩望向镜头的眼睛打动了她,后来又陆续看到一些儿童被家暴的新闻。4、5年前孙菲开始了资料收集,包括网络资料,对当事人、相关者的采访,对童年遭受过家庭暴力的成年人的采访。最后这出戏,包括了几个案件的细节。她也曾经查阅相关理论书籍,比如《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想寻找关于家庭暴力,特别是亲子暴力的研究成果,但是也没有找到。在做这个戏的过程中,她感觉相关的研究很少。

家庭中的残忍黑暗是普遍存在却又被广为遮蔽的存在,尤其在中国这样强调家庭、亲情,有着悠久家长制传统的国家。《洞》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实属难得,但也存在剧情单薄直白,对将学生变为流水线产品的教育机制与抹杀个体人格的家长制,这两个造成悲剧根源的体制追问不够、对人性挖掘不深的问题。在演出结束后的论坛上,导演孙菲的讲述也显示了她意识的模糊与犹疑。她觉得不能将悲剧只是归结为父母变态糟糕,她没有答案,只有些感觉,比如剧中人对于社会与人生的看法;又认为如果社会不是如此强调竞争,这对父母如果薪资福利好一点,多有时间陪孩子的话,也许会好一点。


在场有观众询问有什么样的机构可以寻求帮助。孙菲说,这也是她做这个戏剧的目的,希望能够促成像110那样有效的电话号码。很多人觉得戏里的老师不负责任,但其实她就是个普通人。没有一个机制导致的问题是,你管这个事情,它就成了你个人的事情。你要管她吃,管她住,管所有的事情,还要忍受她父母可能上门来的骚扰。但是出了问题,一定会有人指责这个女孩身边的人:你为什么不帮她?就会在道德上去审判这些人。但换作任何一个人,都未必会比这个老师做得更好。如果有这样一个机制的话,那么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会成为有善心的人。帮助会被分散成很多环节,你打这个电话,是启动所有环节的第一步。要形成这样一个机制,社会肯定需要共识,如果能像前段时间对正当防卫的民情的话,这个机制一定会出现。


参与论坛的还有著名作家编剧万方、冯俐及主持人张越。张越说,在国外,首先是社工介入提供帮助,持续回访。必要时会求助心理医生,由个人支付或公益提供。如果发现是刑事犯罪,会向有关机构反应,机构会出面诉讼,剥夺家长监护权,另找妥当的人抚养。牧师也是可以对其倾诉的人。我们目前没有这样健全的体系,大家觉得老师应该关怀学生,但老师上课判作业都忙不过来,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当社工和心理医生。我们国家这些年有缓慢的进步,比如以前家暴外人不得过问,如今一再呼吁立法了。即便可能效果还不显著,但总是公权力开始干涉。这些年高校开始招社工系,认识到这是一种专业,也需要考资格证。但是要有一批成熟的社工,不仅在大城市,要覆盖到小城市和农村,发展过程将相当漫长。如果需要心理咨询的话,就更麻烦,因为培养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需要的时间更长。心理咨询贵,很多人治不起,公益性质的心理咨询需要政府采购,这又是一个国家社保体系建立的问题。而就算是有钱、国家采购,现在除了大城市之外,二、三级城市,拿不出多少合格的心理医生。这个社会怎么也得滋养个十年二十年,才会有一批真正能执业的、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大家都知道有问题,在改变,但这个改变特别慢,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就被牺牲掉了。


还有观众问,有时候家长打孩子是怕教育不好,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打?张越说,“身教重于言教”,讲道理没那么管用,听话归意识,其他归潜意识,决定人类命运、生存、待人接物方式的,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你怎么活着,你的孩子就跟着怎么活着,从小长大的过程中,潜意识里就已经打下烙印。家长老是在打麻将,孩子凭什么爱学习啊?你自己总畏畏缩缩说瞎话,你想让孩子长成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他上哪儿去学啊?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让孩子感受得到你的力量,从而信服?如果你面对生活时是勇敢的,面对人际关系的麻烦和矛盾时,不逃避不油滑,面对不公正时,耿直而不是畏缩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然会知道你的力量,尊重你,哪怕你因此吃亏挨打了都没关系。



家长没活明白又过度控制

万方觉得戏中的这对父母,活得太糟糕失败了,他们的孩子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把自己活好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活得不好,你的孩子是不可能活好的。你所有的负面,所有的一切,都是会传染的,这是不可逃避的命运。”

张越在中央电视台,以前做女性节目,现在做法制节目,看到过很多这类案子,被家庭暴力虐待的小孩一般会有两个走向,一种是内向攻击型,比较善良,会选择自戕;另一种是向外攻击,早晚会出事,将暴力发泄到他人身上。她说看戏的时候有个期待,不希望孩子被打得特别厉害,因为打孩子打到跳楼的还是少数,尤其在大城市里,大部分家长看上去没那么可恨。大多时候我们会以为是没问题的,甚至认为他挺爱孩子的,但那孩子就自杀了,为什么?现在经常会讨论,“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很脆弱”,为一点小事自杀,但现在小孩为什么这么脆弱?那些不打的家庭,真的就正常吗?


冯俐说,今天的孩子,有幸福感的极少。现在父母能给孩子的慰藉特别少,控制比较多,只关注他的成绩和未来。大人以为能给孩子很多,唯独没给他幸福的能力和资本,而幸福的资本就是爱的积累。这是今天的孩子所缺乏的,所以任何一个事儿都能激发极端事件,因为他已经枯竭了,只要一场雨雪就会枯萎。

张越认为,说现在孩子太脆弱了,是大家找了一个最便宜的借口,就把成人世界的错误遮蔽掉了。所有的自杀都是长期积累,是对亲人、生活、人性彻底的失望。为什么家长给不了孩子慰藉?因为他自己心里没有。人得自己心里有爱和平静,才能给予他人。这出戏中的这家人,属于“穷家富养”。现在老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很多人理解成了男孩可以吃不好穿不好,女孩必须得给她花很多钱。其实“富养”跟花钱没关系,指的是给她特别多的爱与尊重,这样长大了会养成高自尊,高自尊的女孩儿会活得好,低自尊的女孩会很可怜。就算你把富养理解成钱,但是穷家富养的话,孩子内心没有真正的自信,因为父母从一开始就不接纳自己的生命与现状,带给孩子的是对自身处境的蔑视。他们的内在是高度自卑的,又欲望极盛,这样家庭的小孩最容易出事。


她不同意导演孙菲所说的有时间陪陪会好,“这样的父母,今天大部分的父母,上帝保佑你们不要陪孩子。远远地一边待着去。”自己这一代的父母,其实也不大懂心理学和教育学,他们活得还行,没怎么跳楼自杀,就是因为父母真不管,没时间,又有兄弟姐妹,全在马路上野跑。现在孩子的可怜在于没有精神空间,没有同年龄伙伴关系,家长注意力过度投入,过度控制,这才吓人。不是陪伴的问题,但家长的人生一定是出了严重的问题,孩子过不好,首先是因为家长没过好,这里面当然有社会问题,分配不公、整体价值观严重偏离……导致个人心态失衡。自己都没活明白,心理有问题,一定会攻击到孩子身上。家长们也特别委屈,觉得辛辛苦苦在外面受委屈挣钱,希望他别早恋,长大了出人头地过得好,我难道不是在爱他吗?爱他难道有错吗?


爱是尊重孩子,给予他精神能量

孙菲说,有时候,可能孩子的确成为家长希望的延伸与寄托,更多是以爱为名义的控制。家庭暴力是分很多级别的,殴打出于情绪的发泄,是家长的心理需要。但有很多人认为,这种控制是出于爱,其实不是。如果社会对这个问题没有很清醒的认识,我们对于反家暴的执行,就不会有那么强的力度,因为大家没有达成共识。


在戏中刘梓晨死后的群声嘈杂中,有一个男人说:这孩子死的好,给她爸妈省钱了。这是孙菲在创作前收集材料时,采访中亲耳听到的,前一句来自目击者,后一句来自当事人。他们对孩子的死非常愤怒:有一类孩子怎么这么狼心狗肺,我给你好吃好喝,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这么任性?“当时我都震惊了,觉得这个话一定要放在里面。”那些说死的好的人,不爱生命,没有怜悯之心,不了解这个孩子经历了什么,内心有什么东西。“我们说健全的人格,这是需要很多资源,才能滋养得出。”

万方觉得关键在于“什么是好”,如果对方不能理解接受这个“好”,这“好”肯定变形了,人家觉得是苦,那这个“好”还有什么意义呢?冯俐感慨,现在觉得戏剧的作用好大,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现在,从老到小,人格都好不健全。家长给孩子的爱,要么回到最原始,就是连动物都会的,给他吃穿,为了保护他可以献出生命,这是天然的父母。但动物不会控制孩子的精神,不会让孩子除了考试以外没有自己的生活。有一种好的父母,是真的有文化,很健全,知道什么叫爱,跟孩子谈的更多的,不是你今天考了多少分,而是你交没交到好朋友,为什么喜欢某个老师,喜欢穿什么衣服……“我觉得这是正常的人类交谈。我们现在家长跟孩子,真的很难发生人类的交谈,说的都不是人话。”孩子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家长把他当作一个平等的人,“人本位,孩子本位是永远正确的。”“错误的教育,不如没有教育”。每个人都非常弱小,无法改变世界,甚至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当成为父母的时候,可能在几年里面,有一种能力,就是可以给一个生命相对完整的温暖和爱,“这个东西可能也改变不了他未来人生的境遇,但是能给他心里埋藏巨大的能量,让他将来自立也好,面对困难也好,有精神力量。我觉得这可能是‘爱’的一个基本的意思。”



不幸是遗传的

张越总结许多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生活上无微不至,精神上百般虐待,“一点不能理解,一点不能接纳,全部要控制。你哪儿难受不愿听什么他说什么,想干什么不让你干什么。”“在精神上给他特别多爱,让孩子心理健康,自我强大,那将来是有本事的。可惜家长做反了。”可能因为我们国家是一个传统宗族社会,对人权、个人生命权利都没怎么经过启蒙。所以普遍的问题是,人们认识不到,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别、有界限的,基本上别人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我的事儿就是别人的事儿。家长处处干预孩子;“反过来,你以为孩子就不干涉家长了吗?”比如等孩子成年家长老了,配偶去世另一个老人想再找个对象的时候,经常有孩子使劲干预;夫妻之间也是,一个人拼命地要教育改造另一个人。“你管得着吗?”这种分不清界限,永远掺和到别人的生命里,企图控制别人,是非常麻烦的一个根源,不能相互尊重。


之所以老想控制别人,张越觉得是因为自己的人生没建立,没有自己稳定的价值观和注意力投放,也没有自己价值的内在满足感。“什么都没有,但人是有精力的,往哪儿投放啊?折腾别人啊。”她想起来一个著名男演员回答“要娶什么样的妻子”的问题时说:娶个有事业的吧,要是没事业,她得有事情,否则你就是她的事情。“跟配偶较劲,跟孩子没完没了,所有这些,都属于内在极其空虚,建立了也是错的。”


“不幸这件事情,身心不健康这件事情是遗传的。”张越举戏中刘梓晨的例子,如果她没自杀,顽强长大了,离开父母生活。“你以为她的一生就没事儿了吗?不会。我以我所见过的女性案例和刑事犯罪案例可以断言,这个女孩儿的一生极其不幸,这个女孩儿的婚姻非常糟糕。”她特别恨她爸爸这样不尊重女性打孩子的丈夫,但是她一定会找一个打她的丈夫,因为她只熟悉这种气味,只习惯这种方式。如果这个男的不打人,早晚这个女孩儿会用自己的敏感,以及和她妈一样的较劲,把丈夫逼成一个打她的人。不管怎么努力取得多大成就,“她一辈子都没有幸福感,因为她从小没学会,不知道什么叫幸福感。”不幸是这样传递的,不是生理,而是生活习惯、做人方式的传递,这才是特别糟糕的事儿。所以戏剧或者教育的意义,就是让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人就算不能彻底改变自己,如果能够自知,“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有自我校正,都不至于差到离谱,这是自救的过程”。

为了不让好文章被微信改版所湮没,为了防止我们一不小心失散——


快把我们置顶并设为星标吧!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改变世界的人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阅读9378
命运 
举报0
关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