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现在网综都这么有文化了吗?

作者:看电影杂志 来源:看电影杂志 公众号
分享到:

10-20



据《2017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2017年新上线网络综艺节目197档,播放量总计552亿次,相当于不到两天就有一档新综艺上线。《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等高投入的网综,直接冲击卫视王牌综艺。


因此2017年被业内称为“超级网综年”


网综的兴起既造成了鱼龙混杂的乱象,也给观众提供了足够多的样本分辨好坏。


一般来说,人们看综艺无非是为了娱乐消遣,只是对这娱乐品的精致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几天大热的、请来央视纪录片导演执导的《奇遇人生》,就把综艺拍出了公路电影的感觉。


不过我们要推荐的不是《奇遇人生》,而是豆瓣评分高达9.3的《一本好书》


这是部返璞归真的网综,兼顾娱乐性与艺术性,有72%的人打出五星的高分网综,但至今仅有三千多人看过。


腾讯出品,每周一更新

看过的人仅3000出头




说《一本好书》返璞归真,原因是它的目的和形式都很简单——用话剧的形式推荐一本好书。


这个综艺里的话剧演得是真好,以至于让人觉得穿插着的“品书人心得”完全就是对话剧的一种破坏。


好在话剧是绝对的主体。


在约90分钟的节目中,话剧占了大概75分钟,品书嘉宾交流心得的部分可以忽略不计。


《一本好书》的舞台设计是360度的,观众坐在圆心位置,座椅可转动,演员可以根据剧情进入不同场景。


这种沉浸式的舞台设计,很有新意,相比传统的转场,有更强的完整性。在节目中,舞台让话剧无需借助过多剪辑便可以很流畅地进入下一个场景。


360°舞台场景


第一期推荐的是《月亮与六便士》,这本由英国小说家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在1919年首次出版。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小说中证券经纪人斯特里突然抛妻弃子,放弃了伦敦的富足生活,到巴黎成为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学画人。


这个故事以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的保罗·高更为原型,表现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及人在选择了前者后的生命状态。当然,这位人已被证明不平凡。


保罗·高更,生于法国巴黎,后印象派画家,死后名声大噪


主演是赵立新,他在片中饰演毛姆。


不同于很多综艺中的舞台剧,《一本好书》中的话剧并非在用表演考量演员的演技(《我就是演员》),因为它所用的都是实力派演员;它也并非给青年导演的创作提供空间(《幻乐之城》),因为它所演绎的都已经是经典之作。


它是在告诉你,什么是好书,以及什么是好的表演。


赵立新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和全苏国立电影大学,曾经担任瑞典国家话剧院导演、演员。虽然也演了不少电影电视剧,但总让人感觉,最应该看到他的地点是剧院


《一本好书》第一期演的是小说前41章的内容。


青年作家毛姆想要混迹于伦敦精英圈子,于是总去参加一些文艺界的沙龙。



沙龙的主人是斯特里的夫人艾米。她几乎认识伦敦所有的文人名士,但令毛姆感到好奇的是,在所有的宴会中,都不见斯特里先生。



赵立新用独白交代了由头,接下来就是艾米终于邀请他来没有艺术家的宴会,看看他的丈夫斯特里先生。


在夫人艾米的口中,斯特里是个没有一点文学素养的证券经纪人



而毛姆亲眼所见的斯特里,没看出文学素养如何,却看出了不懂社交,沉默寡言。他举止得体,但也仅仅做到举止得体了。


毛姆的描写是很细致的,他能找到那些微小的动作与细节,去表达微妙的情绪。比如在艾米开玩笑说,叫他来是证明她真的有丈夫的后面,写出斯特里的反应——


很有礼貌地笑了笑,就象那些承认你说了一个笑话而又不觉得有什么可笑的人一样,他并没有说什么。


在毛姆的大笑衬托下,斯特里就是典型的皮笑肉不笑。



饰演斯特里的是黄维德。斯特里是这部小说绝对的灵魂人物,黄维德则是这出话剧的最大惊喜。在出场的一分钟里,他就把斯特里的努力做到得体,却又真得融不进去表现得很到位。


在书中,毛姆写道“有一两次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目光带着些焦虑地落在他身上。


不光是太太焦虑,观众看着都会为他感到焦虑。



黄维德的这种不自在感是时时刻刻的,让大家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毛姆所描写的是什么样的人——


很清楚,他一点儿也没有社交的本领,但这也不一定人人都要有的。他甚至没有什么奇行怪癖,使他免于平凡庸俗之嫌。他只不过是一个忠厚老实、索然无味的普通人。一个人可以钦佩他的为人,却不愿意同他待在一起。他是一个毫不引人注意的人。


虽然这段描写是为了以后的颠覆。


不久斯特里消失了。


艾米拜托毛姆去巴黎找他回来。


本着劝他浪子回头的信念,毛姆抛出了许多问题给他,结果得到的回答令他无法接茬,就像“你不爱她了吗?”“一点也不。”


小说中描写出了对话时二人的神态——


不论对哪方面讲,这都是一件极端严肃的事,可是他的答话却带着那么一种幸灾乐祸、厚颜无耻的劲儿;为了不笑出声来,我拼命咬住嘴唇。我一再提醒自己他的行为是可恶的。我终于激动起自己的义愤来。


这场对话表面上毛姆和斯特里存在冲突,但在义正言辞背后,毛姆是对斯特里感兴趣的。


镜头的调度使节目呈现区别于现场观感,我们能看到更细致的表演。


两位演员的表演禁得起琢磨。赵立新把这种表里不一的复杂展现出来,一边愤慨地指责,一边眼里藏不住笑意;黄维德此时完全就是个浪子,他发自内心的满不在乎,已和证券经纪人脸上礼貌的微笑截然不同。



这种表演水平延续到结束,在整场话剧中,除了呈现书中的内容,演员没有任何多余的表达。一期节目看下来,好像看了场话剧,还是演员很好的那种。


第二期节目推荐的是《万历十五年》。这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著作,以“大历史观”描写了万历年间的明代朝政。


黄仁宇和他的《万历十五年》


何为“大历史观”,在《《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一文中,黄仁宇写到——


以短衡长,只是我们个人对历史的反应,不足为大历史。将历史的基点推后三五百年才能摄入大历史的轮廓。《万历十五年》已经初步采取这种作法。所以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


以往的史书中,总带着鲜明的道德批判角度,如红颜祸水。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避免狭隘的道德观念,去描写一些似乎细枝末节的事情,而实际上正是这些小事,为历史走向埋下了伏笔。


这一期的主演是王劲松,他饰演老年万历皇帝——朱翊钧。话剧开场在定陵,以老年万历的角度,回忆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



在后人印象中,万历皇帝在位48年,有30年不上朝,是个怠政的皇帝。


黄仁宇以新的角度去解释历史,让我们看到作为普通人的万历,经过了怎样的不得已,及仅有儒家没有法律的国家,是怎样走向衰败的。


年少的万历皇帝,虽还是个有着童心的孩子,却不得不压抑天性,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建议下,日出之时便听儒臣讲读经书,隆冬盛暑从不间断。


在这里有个明显错误,《大学》中的“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读成了“未治”


单是少时的经历已把万历皇帝一生所面临的矛盾呈现出来。在位的48年中,他一直是身不由己,只是个象征罢了。实权,从不在他手里


就连死后封宠妃郑贵妃为皇后的遗愿也被群臣反对,未能合葬。老年万历皇帝回想起这一切时感慨说到:“我不过是扮演了一个,你们磕头的对象罢了。”



《万历十五年》作为历史学著作,不是部好改编成话剧的作品。但《一本好书》通过这样的形式,使这段历史变得生动起来,那些矛盾与问题更加明显地表征出来。它让历史复活,让人们对其沉思。


黄仁宇认为古代中国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以道德代替法律,这里的道德即是儒家观念。这点在很多事件中都能看出来。


万历皇帝想立郑贵妃的三皇子为太子,群臣则督促皇帝立长。在与群臣置气般的立储之争中,无法可依的弊端清晰显露。


立储如同一场游戏,君王与臣子中,没有赢家。



节目中选取的是《万历十五年》中的部分情节,却有其作为话剧的完整性。以几个事件让大家对万历皇帝有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对书的角度有了基本认知。


说到这,品书人心得这块一直没有提。因为无论是什么嘉宾,他们的思想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体验,也不该取代。


不过《一本好书》从没灌输什么,它所做的是试图引发思考。


从《月亮与六便士》到《万历十五年》,再到后面的《三体》、《未来简史》,这档综艺跨越了文学与学术的界限,跨越了传记与科幻的界限,将经典以典雅的形式呈现,唤醒人们对于知识与美的追求。





杜尚的《泉》,开启了消解崇高与伟大的审丑时代。


《喷泉》马塞尔·杜尚,1917


当下似乎应证着安迪·沃霍尔那两句“每个人都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现在所流行的一切都昭示着大众文化如何取代精英文化,艺术如何走下神圣的殿堂。


安迪·沃霍尔: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


说综艺是严肃的,这本身就是荒谬的说法。


包括那些看似“文艺”的作品,也都是“文艺”开始流行后资本运作后投机的产物。


《一本好书》并非什么高雅的艺术品,取代不了剧场中的氛围,更取代不了书籍。它在全民对于经典刚有所认知的时代,有着它的投机之处。


但它仍然包含着踏实的、严肃的东西,能够在娱乐之中,起到一点教化的作用。比如它能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重新摆在你面前,比如它能展现出悲剧英雄的人格——在习惯于消解严肃的现实中,这是很难见到的。


按贺拉斯的话来说,这是寓教于乐。


比起有着巨额投资、超高格调,去记录艺人如何体验生命的《奇遇人生》,这种以经典的表演方式回归经典的节目,因朴实而难得。


这档综艺的意义不在于还原名著,而在于它拉近了大众与经典的距离,使娱乐与美育重新结合在了一起。


从图文代替书籍,再到视频代替图文,若综艺必将势不可挡,那么希望《一本好书》这样的节目多一些。


它多少能唤起一些对崇高的敬畏之心。




影迷互动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综艺?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阅读9137
举报0
关注看电影杂志微信号:moview_week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看电影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看电影杂志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看电影杂志

微信号:moview_week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