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顶尖脑血管病专家手机里,一段“血腥”视频常年不删!有人劝酒就给他看这个!

作者:健康时报 来源:健康时报 公众号
分享到:

10-18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张建民: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长



作为国内顶尖的脑血管病专家,张建民教授的手机里,常年保存着一段“血腥”的视频,还时常拿给别人看,这是怎么回事?


这一段视频常年不删

张建民教授介绍,这段视频,其实是一个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手术


(小编将张建民教授提供的视频制作成了动图,让您更直观地感受下↓↓)

以下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请注意





表面看着好好的颈动脉,手术刀一刀切开,里面全是粥样斑块,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板油”。把“板油”刮干净了,颈动脉才会畅通无阻,出现脑梗死的概率也随之降低。


存这个视频,他是“别有用意”的。“饭桌酒席上,如果有人劝烟劝酒劝得厉害,或者点的全是大鱼大肉,我就把这个视频拿出来,亲朋好友传着看个遍,让他们知道三‘高’造成的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以前脑外伤病人多,现在脑血管病人多!

作为浙江省卒中学会的首任会长,国家脑卒中筛查和防控中心主任,有一点变化,张建民教授感受很深。“我入行时,脑外伤病人很多,但过去这些年,脑血管病人大幅增加。”


“从前,基层医院会接诊大量因车祸、工伤等意外造成的脑外伤患者,脑外伤的手术量基本是基层医院脑外科的第一名。


但如今,脑血管疾病大幅上升,来我们科室进修脑血管手术和介入的医生也越来越多。按照这样的趋势,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会越来越多,年龄也趋于年轻化。”


中年人体检,这两个检查要加上!

对成年人,尤其是有脑卒中高危因素人群的体检,除了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基本检查以外,每年体检,张建民教授有两检查格外重视:


一个是颈动脉B超,一个是磁共振脑血管造影。


“一个中年人倒下,一家人都残缺。我一直想通过媒体呼吁一下,建议中年人体检增加这两个检查。


颈动脉B超可以有效诊断、评估颈动脉壁病变,特别是一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及时给予治疗;


磁共振脑血管造影,是对颅内血管进行筛查,有无动脉瘤或狭窄等脑血管疾病,防范于未然。”


张建民教授说:“脑血管疾病和现代人生活习惯不佳,精神压力大分不开。高血压患者有没有控制好血压,直接关乎到脑血管病爆发的概率。患有高血压是否及时有效地控制,最终发生中风的机会相差十倍。”


6种坏习惯,让你血管里容易存斑块!
1
天天吃外卖

跟在家吃饭相比,外卖的食物多是高盐、高油,吃多了高盐饮食容易导致高血压,而血压长期升高,会损伤血管壁,加速脂质在血管壁沉积。


2
烟酒不离手

即使吸烟不多,10年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即使戒烟后,要过10年才能完全修复血管内皮的损伤。大量饮酒不但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还可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


3
爱吃大鱼大肉

人摄入过多营养,多余的脂质和养分等难以排出体外,聚集在血管里。一方面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引发血栓。


4
盐、糖、油吃得多

长期高油脂饮食,容易增加血管中的血脂浓度,增高脂类物质胆固醇的浓度,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小斑块,让血管通道变窄,血流受阻。


5
不爱动

如果缺乏运动,血液中的废物排不出去,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等就会囤积在血液里,使血液变得浓稠肮脏,在血管中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等“不定时炸弹”。


6
睡得少

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液流速变慢,血管表示“压力”很大。



下面这些文章,对您也很有用:



别再用厕所里的烘手机、洗手液了!用完的恶心程度难以想象!


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别的国家都开始立法禁止了!


中国“卒中带”被发现,原来这些地区都是高发地!要小心啦!


北方人不如南方人寿命长?从点菜习惯里就可以看出区别!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点赞哟↓↓


参考资料:

《杭州日报》 2018-10-11 《这位神经外科专家手机里常年存着一段视频 为什么要运动?为什么不吃外卖?答案都在这段视频里》(记者 柯静 通讯员 方序 鲁青/文 张之冰/摄)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2018/10/11/article_detail_1_20181011A0911.html

②2018- 07-20 健康时报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长张建民:把患者的祈祷变为现实》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内容合作请致电: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范洪岩

阅读8892
手机 
举报0
关注健康时报微信号:jksb20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健康时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健康时报

微信号:jksb2013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