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让校园成为精神家园,这所学校奏响“文化育人”美丽乐章!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10-21



今年夏天,当来自西藏的老师来到余姚实验二小周末文艺演出现场时,学生全体起立鼓掌欢迎,当演出结束时,孩子们安静等待,就是为了让客人先走,没有老师在指挥,完全是一种自觉行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当时在现场西藏老师都惊呆了,纷纷向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


前不久省委宣传部调研组走进学校开展调研时,给了这样的评价:“文化校园的安静、儒雅,学生的文明、阳光,教师的积极、正气,家长的向心、信任正在慢慢形成……”


这所现有37个班级,近1500名学生,90余名教职员工的学校如何奏响“文化育人”的美丽乐章呢?


环境育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走进学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特色活动长廊围绕着校园,艺术与科学交织成学校的知识围栏;天竺桂树下,一块块方形石碑讲述着余姚四先贤五状元和河姆渡文化;文化墙上用各种书法字体雕刻着名人名言,六个文化广场分别有不同的主题:科技、道德、文学、音乐、体育、劳动,各个广场内容丰富多彩,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孩子们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人品操守、什么是中国经典……在余姚实验二小,正是这些“接入地气”的小景构筑成了孩子们课下嬉闹的乐园,也成为了饱含文化底蕴的隐形教科书。


文化墙


音乐广场“旋律”


放眼望去,学校的墙面上布满了孩子的作品,有童心满满的绘画,橱窗中还毫不吝啬地展示着孩子们获得各类科技奖项的获奖作品……这些“月月换装”的墙面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让孩子作主,说孩子的话”。“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面墙壁都育人,让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学生耕梦的园地。”在这个墙壁展示区,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必须上墙,都得自己亲手完成,不仅如此,“一月一换”的要求保证了墙壁展示区的更新频率,时政、心理健康、文明校园、垃圾分类、植树护绿等主题也常常是热门的作品内容。


“月月换装”的墙面展示区


色彩斑斓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墙面展示区,学校对多彩的执着可谓是由外及内。走进他们的食堂,孩子们的餐盒竟也是红色的。“我们看了不少调查,发现红色能更好地促进食欲。”余姚实验二小校长柴利波告诉记者,改变餐盒颜色后的效果又如何?现在学校食堂每天要多煮100斤米,全校近1500名学生,相当于每个孩子要多吃小半碗米饭。除了红色餐盒外,食堂还专门为孩子配备了大保温箱,保证孩子们在冬天就餐的时候,依然能吃到热乎的饭菜。这一项暖心暖胃的工程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认可。


多彩的学校外观


暖心的红色餐盒


“以人为本”的学校发展理念全方位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大到校园环境的布置,小到餐盒的颜色考虑,都充分发挥了育人作用,发挥了“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功效。


实践育人:以活动丰润成长,在体验中感受文化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也是学校折纸花社团的老师。”姜仲青是一名教龄二十多年的老教师了。记者采访她时,她刚好完成了手中栩栩如生的彼岸花作品,她带着略微骄傲的口气告诉记者“我目前正在准备编写折纸花的校本课程,我不会做教学视频,我就把平时的手工作品和步骤用照片记录下来,和文字结合起来。”


姜仲青老师刚完成的作品——彼岸花


据了解,学校共有84个社团,包含了文学、数学、自然生活、科技、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其中开设了52门校本拓展课程和14门精品课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据数学老师陈美英介绍,孩子们需要在网上选课,跟大学抢选修课一样,“孩子和家长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在网上了解社团内容,往往报名时间一到,家长更紧张,生怕没帮孩子抢到心仪的课程。”


李蓉的女儿黄景妍是学校3年级学生,“烘培、小记者、画画……都是孩子喜欢的,不过没抢到也不要紧,女儿现在是乐团的大提琴手。”说起学校丰富的校园活动是否会和孩子学业有冲突时,李蓉表示,“学业和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劳逸结合嘛,还能促进学习。”


孩子们在学习烘焙


足球社团


孩子们在社团实践中获得多元的乐趣,也在传统节日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


“端午节最好玩了!去年老师教我们编蛋袋,完成后可以挂在胸前。老师说这是祝福小孩子逢凶化吉,平平安安。”6年级学生罗浩扬说起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时头头是道。在余姚实验二小,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一堂文化传承课,学校抓住传统节日的契机,通过丰富的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爱岗、敬业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不仅如此,每个传统节日,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项目,“比如端午节不仅只有包粽子,元宵节也不只限于扎彩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也是这样。”大队辅导员傅戈雁老师在解释传统节日活动设置时,强调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要从易到难,要保证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让孩子在实践中慢慢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元宵节猜灯谜


除了社团活动、传统节日活动,让他们期待的还有学校每学年都会定期举行的“音乐艺术节”“英语节”“体育节”“科技节”“数学节”等特色活动。在这些特色活动中,孩子就是负责人,老师们大胆“放手”,让孩子分工合作完成活动的节徽、海报设计、小报制作、主持和活动宣布等一些基础性工作。但具体到节日的特色活动,学校都会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其时代性。比如科技节,2016年的“气”,针对大气污染,邀请科学家讲如何治理大气污染;2017年的“智能与智创”主题,举行机器人设计和表演等等。罗浩扬说,“这些节日好像一个博览会,五花八门的新东西让我们大饱眼福,边玩边学特别有意思。”


科技节上舞动的七彩泡泡


社团的开设,有效地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营造了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国传统文化的注入,让学校呈现出阶梯式的教育方式,借助传统节日让孩子逐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让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同时,学校活动也紧跟时代步伐,开设了颇有特色的主题节日,给予孩子无限的空间和想象力,让每一个孩子在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


课程育人:用心筑教材,开出绚烂素质之花


“妈妈你知道吗?脚扭伤了怎么办?你要先用冷水冲,然后再敷药,这样会好得快一点。一年级的孩子这么说真把我吓一跳。孩子说,这是学校老师教的。”这是余姚实验二小的一位家长发在朋友圈的。一年级的小朋友便掌握了最基本的急救措施,这得益于学校的德育校本学习。早在2014年,全校教师就开始着手开发编写微课教材,终于在2016年,《做好我自己》、《保护我自己》、《文明行为规范》等三本包含了文明教育、生命教育和规范教育的教材出版。期间,学校还陆续编写了六门成长课程,即:一年级的入学课程、二年级的生活自理课程、三年级的农事学习课程(开心农场)、四年级的少儿消防警校(生命课程)、五年级的小小理财师课程、六年级的毕业课程。“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让学生的未来之路更顺利,就要从入学开始为他打下坚实的基础,设置系列成长课程,就是要让他们具备未来公民的素养。”


二年级生活自理课程:我会叠衣服


三年级开心农场浇水劳动


未来公民的素养不仅仅是保护自己、规范自己,更是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汲取经典的养分。除了德育课程,学校还设置了中华传统经典课程,分为五个领域:生活、艺术、语文、数学、体育,6年级学生楼逸涵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生活领域中的茶道课程,“以前我觉得泡茶很容易的,但是学了茶道以后,发现我们国家还有专门研究茶叶的古代著作《茶经》,觉得茶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


在余姚实验二小的校园里,时不时地能见到二维码,或是贴在石头上,或是挂在树木低矮的枝头上,记者出于好奇对准眼前一棵植物扫了扫,屏幕上立马出现了植物小百科的页面,同时还伴有童声介绍植物的周边知识。




据了解,学校在今年年初充分开发“智能校园”作用,让校园环境会“说话”,像扫一扫二维码便是智能校园的载体之一。同时能听到的童声是由该校的学生自己录制的,“孩子们可以在放学后的几分钟时间里,用家长的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了解学校每一种植物的名称、用处和关于他们的诗词格言。不仅如此,学校的不少校本教材也将互联网智慧教育贯彻到底,例如校本教材《玩转数学》,扫一扫,还可以观看学校数学教师为孩子们上微课的场景。


除了扫一扫,还有听一听和看一看,听一听便是学校利用校园广播音响,让孩子欣赏世界名曲、欣赏有正能量的广播短剧等,而看一看就是以学校蓝翔梦电视台、学校的多个LED大屏、展播机和各种活动展板,随时为学生普及各种知识。


柴利波说,学校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让学校360度无死角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生活里的每一处角落都可以是孩子们学习的材料,从而实现“全程全景全员”式育人。对孩子而言,他们能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充实自己。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数媒中心记者 徐梦娇 实习生 潘俊妤


编辑墨池   监制昍朤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墨池学院!

阅读8975
校园 学校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