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马化腾知乎提问,暴露了“腾讯没有梦想”

作者:观察者网 来源:观察者网 公众号
分享到:

10-26

文 风闻社区作者 大包

最近,马化腾在知乎提了个问题:“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知乎营销一向做得不错,马化腾抛出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大V们踊跃回答,截止我动笔时,已经有2627个回答了。

马化腾这个问题,让人感到“腾讯没有梦想”果然不是白说的,作为掌舵者所思考的,依然是希望自己站在下一个风口上,而不是怎样用互联网科技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基础科学是什么?公认的定义中有几个特点,第一是人类对自然最本质规律的认识;第二是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第三是研究具有长期性,而且是公开的。

比如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是基础科学,但制造原子弹属于工程技术。前者是公开的,后者是保密的。

因此不难理解,互联网科技产业诞生至今,基本上没有受到基础科学的突破所产生的多少直接影响,过去十年没有,过去二十年、三十年也没有。未来十年,几乎也不会有。

然后我们再来看知乎大V们配合马化腾的回答,就能找出不少问题了。

比如获得点赞最多的一条回答,引用了这个例子:

“斯格明子”是未来磁存储技术的基础。斯格明子的间距可仅为几纳米,与此同时,现代硬盘的磁畴最少为100纳米。

基于该效应的理论原理,下一代储存技术已经在研发之中,当前实验的效果,可以实现比上一代的NAND芯片性能更强,密度比DRAM内存高40倍,读取速度快100倍,写入速度快1000倍,耐久度高1000倍,200平方毫米左右的单芯片即可实现TB级存储,还具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等优点。

这位大V想说基础科学的突破能够解决互联网的数据海啸,这个例子的问题是什么呢?

“斯格明子”早在1962年就被理论上提出了,基础科学解决的是加深对其研究对象的认识,包括发现研究对象优越的性质,但这些性质,是否以及如何应用到现实中,则和基础科学没有关系。

事实上,存储设备采用什么介质,有复杂的原因,几个基本指标包括:存储密度、存取时间、存储成本、信息更新的难易、可靠性、寿命、消耗功率等。磁存储技术诞生120多年至今依然是最重要的存储技术,显然经受了很多竞争和考验,最终发展成熟。

用“斯格明子”作为信息载体,其实还是一种磁性介质,但磁性斯格明子是一种准粒子,并不是真实粒子,在现实材料中会塌缩到平庸的铁磁态,只能存在于特殊的手性材料中。目前实验室中基于磁性斯格明子的存储,包括电流驱动、写入和读出等操作,是在不同的材料体系、不同尺度、甚至是在不同磁场和不同温度环境下实现的,也就是说,连在同一个原型器件中实现都做不到,更何况,即使在手性材料中,也缺乏对单个斯格明子的有效操控,而这对于磁记录而言很重要。

基础科学继续做的突破可能是发现“斯格明子”更多有趣的性质,但最终“斯格明子”能不能成为下一代信息载体,命运未知,也和基础科学没有什么关系。或许人们能够克服“斯格明子”的应用困难时,已经有别的更好更成熟的技术手段了。

基础科学可以先于应用有突破,也可以后于应用有突破,更可以有突破但没有应用。比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现物质磁性现象的国家,应用上也是最早的,指南针是四大发明之一,但这和中国是否发展了作为基础科学的电磁学没有啥关系。

很多人为了说明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去强调与基础科学无关的应用层面,这样做是本末倒置了。比如这个知乎回答中还提到:

如果没有电磁理论的麦克斯韦方程,我们就不会有收音机、电视机、手机、GPS。我们甚至不会有因特网和有线电视,因为电缆光纤的设计也要靠麦克斯韦方程。

如果没有量子理论的薛定谔方程,我们就不会有半导体工业,进而也不会有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手机、电视机、LED照明,以及一切电子仪器设备。

这个说法看起来有道理,其实似是而非,因为追溯“如果没有……就没有……”,可以无穷无尽往前追溯,任何成熟的技术落地,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中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事物太多了,我们越是去强调基础科学的影响,就越是赋予了基础科学太多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使命。

至于这位大V说:

腾讯为了能将自己的数据赋能全业务,也自建了基础科学实验室,各大高校挖人,每年投入的资金不设上限。

没有意识到基础研究重要性的企业,会失去未来,例如中兴。

这更是让中兴“躺着中枪”了,这个说法非常不公平。实际上任何科技企业所做的研发中,真正属于基础科学的都是少数,因为前面已经说了,基础科学的成果是公开的,应用是间接的,而企业是有自己的应用需求来主导的,研发成果是需要保密或申请专利的。

中兴在研发投入上是非常大的,2017年中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91%,而腾讯是7.3%,而且由于业务关系,通讯企业在基础科学比如数学上必然比互联网公司要更投入,而数学却相对并不耗费很大的支出,显然在这里指责中兴吹捧腾讯毫无道理。

实际上研发投入中,中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整体上一直是比重太低,恰恰是因为我们太注重“应用”,太注重“突破后能带来哪些影响”这种马化腾式的问题了。

对于马化腾来说,怎样提问才是正确的方式,才是一个好问题呢?我觉得他应该问:

作为互联网公司的腾讯,能够用技术手段,为人类的基础科学研究提供哪些服务?

这才是一个有梦想的问题。

互联网公司只有服务好了大众,才不怕没有站在风口上,才不用担心什么下一次科技革命在哪里,因为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无论科技怎么变,无论社会怎么变,万变不离服务的主旨。

其实不用等到科技革命的到来,马化腾眼下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比如最近一件事讨论很热烈,江西吉安一学校几名家长因未批改作业,被老师在家长群里点名批评。老师让家长改作业,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矛盾。而人工智能已经在教育领域上用起来了。

因为“知识库”或者“试题库”是有限的,而且数据并不敏感,通过训练,人工智能早晚能够达到对主观性不强的大部分作业99%以上的批改准确率,而对主观性强的题目也可以辅助教师提高批改效率和准确度。就目前来说,离这个目标已经不遥远,在一项涉及1.2亿人的测试中,人工智能与人类评分者达成一致的概率在9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在线评分应用程序Gradescope可以将评分时间缩短多达90%。

这将是对“老师点名家长改作业”这一社会矛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也回到了互联网公司用技术服务大众的宗旨。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希望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战略决策者,能够多从这些角度,思考公司如何服务于公众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创造许多伪需求、炒作一些虚假的概念。这才是腾讯这些企业最好的梦想。



喜欢文章,给个赞呗

阅读9578
举报0
关注观察者网微信号:guanchac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观察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观察者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观察者网

微信号:guanchacn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