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增值税减并展望:效果几何,谁更受益?——财税改革系列之七(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作者: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公众号
分享到:

10-31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增值税减并展望:效果几何,谁更受益?——财税改革系列之七(海通宏观姜超、于博、陈兴)

摘 要

企业增值税负担有多重?企业税负重,增值税居首。目前我国税收结构中,企业缴税占比超过80%,相比发达国家普遍低于50%,中国企业税负明显偏重。企业税负中,间接税占比超过70%,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占比47%。同时,我国16%的增值税基本税率,在间接税为主的亚洲国家中也居于高位。而过去两年实施的营改增令税收监管加强,从而增加了税基,导致税收增速、增值税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变相增加了企业税负。增值税改革,减并与调整。我国增值税改革先后经历了建立、转型、扩围三个阶段,17年以来进入减并与调整的第四阶段,已将4档税率简并至3档,下调17%11%两档税率各1%3月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三档并两档减税8000亿9月底财政部长提及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令市场对增值税税率调整预期逐渐升温。

若增值税减并效果几何?基于投入产出表估算增值税。企业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销项税基×销项税率-进项税基×进项税率,因而增值税并不直接影响企业收入、利润,且不同行业适用不同税率。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各行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我们可以据此计算各行业的销项税基和进项税基:销项税基为行业总产出-存货增加-出口,进项税基为中间投入扣除出口使用部分。最后将17年实际增值税按照投入产出表法估算的各行业增值税比重进行分配。若各档税率下调1%,将减税近6000亿。由于增值税税率调整方案尚未公布,我们先以各档税率下调1%为例,估算减税规模及其影响。根据我们的测算,增值税率下调1%带来的各行业增值税减税幅度约在9.13%,减税规模约为5766亿元,占GDP比重的0.63%。如果这部分税收减免全部作为本金投入到投资中去,将能撬动12597亿元投资,从而提升投资增速2.0%,提升GDP增速0.27%。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制造业大多适用16%销项税率,而服务业普遍进项税率高于销项税率,若各档税率均下调1%,服务业受益将更为明显。拓展情形下,减税力度更大。我们还测算了三种拓展的减税方案的影响。方案一是将16%10%两档税率分别降至14%8%,将6%税率降至5.5%,这将减税9600亿,拉动投资增速3.4%,提升经济增速0.45%。方案二是将16%的税率并入10%档,并将6%的税率下调至5%,这将减税1.2万亿,拉动投资增速4.1%,提升经济增速0.55%。方案三是将16%档税率下调至13%,而10%档税率并入6%,这将减税1.6万亿,拉动投资增速5.7%,提升经济增速0.78%。整体而言,三种方案下减税效果递增。

谁减税最多?谁增利最多?1%增值税率的下调对上市公司税负、利润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税负弹性:地产居首,钢铁殿后。根据我们的测算,若现有增值税率下调1%,则上市公司税收负担(增值税/营业收入)下降约0.4%。其中,房地产、金融和商贸行业税负降低较多,而钢铁、有色行业排名垫底,税负下降程度不高。利润弹性:批零居首,食品殿后。根据我们的测算,增值税率下调1%会带来上市公司利润总额提升4%左右。其中,商贸和通信行业的利润改善程度较为明显,而银行、建筑材料和食品饮料行业利润受税率下调的影响程度不大。由此可见,增值税率下调对行业税负和利润的影响存在差异:虽然地产、金融等行业税收负担下降程度较高,但由于其利润规模同样较大,因此,下调税率对其利润改善影响并不显著;而像通信、电子等行业,虽然税负下降程度居中,但下调税率对其利润改善尤为明显。

减税的本质:正反馈正激励,大市场小政府。减税形成正反馈、正激励。回顾美国三轮减税成功经验,减税提升了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从而带动投资、消费,而经济回升又反过来改善盈利和收入,形成了正反馈。相比政府购买性支出和发放补贴,减税奖励了优秀企业,既强调公平也保证了效率,形成了正向激励。减税通往大市场、小政府。以往我们依靠地产、基建,发展工业经济,财富分配向政府、国企倾斜,去产能带来的马太效应加剧了这一倾斜,使得国企利润增长远超民企。财税政策决定收入的二次分配,通过减税激活居民和企业就可以实现小政府大市场,这是通往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


1. 企业增值税负担有多重?

1.1 企业税负重,增值税居首

企业部门纳税占比超过80%观察2017年中国税收结构,共有18个主要税种,企业部门纳税占比合计超过80%,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达到39%22%。而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的企业税收占比仅为34%42%50%52%。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税收占比明显偏高。

增值税占企业税收比重近半。进一步观察企业部门税收结构,以增值税、消费税为主的间接税占比超过70%,其中光增值税一项占比就达到47%。而根据OECD数据统计,发达国家企业间接税占税收的比重普遍在50%以下。我国企业间接税占比同样偏高。

16%增值税税率实际偏高。尽管横向比较看,我国16%的增值税基本税率略高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而低于发达国家,似乎仅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但英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虽然增值税率高,但整体税收以直接税为主,而我国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主要依赖间接税。因而,在以间接税为主的国家中,我国增值税税率明显处于高位。

“营改增”扩税基变相加税。165月起,营改增试点全面铺开。在营业税、增值税并存的时代,很多中小企业其实存在低报营业税等行为,但在营改增之后,由于所有交易环节都需要提供发票信息,相当于税收监管大幅加强,因此实际税基大幅增加,结果导致了变相加税。18年上半年税收增速14.4%、增值税增速16.6%,都远高于10%GDP名义增速,意味着企业负担进一步加重。

1.2 增值税改革,减并与调整

我国增值税改革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79-94年增值税的建立。其中79-83年主要为试点阶段,84年《中华人民共合规增值税条例(草案)》发布,标志着我国增值税制度的正式确立。而93年底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发布,则标志着规范化的生产型增值税正式建立。

第二个阶段是04-10年增值税的转型。其中04-08年主要为试点阶段,09年起在全国范围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实现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通过允许抵扣购进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减少增值税的税基,从而减轻重复征税,减少税收对市场机制的扭曲。

第三个阶段是11-16年增值税的扩围。营改增试点行业先后涵盖了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电信业、邮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并在165月全面推开。抵扣范围的扩大和扣税链条更加完整,降低了商品和劳务流转过程中的重复征税问题,间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也推动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第四个阶段是17年以来增值税简并与调整。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增值税存在17%13%11%6%等多档税率和3%的征收率,税收征管较为复杂。为提高征管效率,17年以来共推行了两次税率调整,包括17年《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将4档税率简并至3档(17%11%6%),今年4月《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将17%11%两档税率分别下调至16%10%

增值税税率调整政策预期升温。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改革完善增值税,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从目前已出台的政策看,离实现年初制定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而9月底财政部长刘昆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提及抓紧研究更大规模的减税、更加明显的降费措施。这令市场对于增值税税率调整的预期持续升温。

 

2.  减税效果展望: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估算

2.1 投入产出表估算增值税的原理

增值税如何影响企业盈利?根据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增值税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和当期进项税额之差,两者分别包含在销售额和购进额中。因而增值税本身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而是通过影响含税销售额和购进额来影响毛利,这意味着增值税额与销售额、毛利润等利润表项财务指标之前的关系并不恒定。并且,根据税法,不同行业适用不同的销项税率、进项税率,而销项税基和进项税基则与具体行业的收入、成本结构有关,这里我们根据投入产出表来对后者进行匡算。

何谓投入产出表分析?投入产出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W.Leontief)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并研究编制,是一种完整体现经济系统各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相互依存关系的平衡表。其中,投入侧刻画的是某行业的总投入,包含中间投入增加值两部分,产出侧刻画的是该行业的总产出,包含中间使用最终使用两部分。目前最新的投入产出表是2015年版本。

投入产出表估算增值税的原理。投入产出表刻画了各行业与其上下游行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我们据此估算各行业的销项税基和进项税基。具体而言,销项税率由各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率确定,进项税率根据投入产出关系由各行业销项税率按照生产该行业产品所需各行业中间投入的比重为权重加权平均。销项税基为行业总产出-存货增加-出口,进项税基为中间投入扣除出口使用部分。最后将17年实际增值税按照投入产出表法估算的各行业增值税比重进行分配。

2.2 基准情形下的减税效应估算

由于增值税税率调整方案尚未公布,我们先以各档税率下调1%为例,估计此方案下减税的大体规模,而后再将这种方法拓展到其它减税方案以测算影响。

制造业行业税率普遍高于服务业。投入产出表方法对增值税减税效果的测算,首先需要明确各行业所适用的销项税率与进项税率。销项税率按照各行业提供的主要货物和服务税率予以确定,对于行业内部适用不同税率的,工业行业根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比重进行加权平均,服务业行业根据上市公司17年营业收入进行加权平均。从得到的结果来看,制造业行业增值税率普遍高于服务业:一方面,体现在制造业行业大都适用16%的销项税率;另一方面,服务业行业的进项税率普遍高于销项税率,而制造业行业则与此相反。

那么,工业行业目前的增值税负担怎样?

采矿业负担较重,装备制造行业不高。通过投入产出表方法估算的企业增值税,再结合17年分行业营业收入,我们能够大体得到各个工业行业企业增值税负担情况。整体来看,工业行业增值税与营业收入比重处于3.4%左右的水平(按中位数)。分行业来看,采矿业增值税负担较重,比如非金属矿采选、石油和天然气采选行业增值税与营业收入之比均超过7%,而装备制造行业增值税负水平不高,比如交运设备、电气机械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增值税与营业收入之比均不高于2.5%

下调1%的增值税率对于各行业税收负担有何影响?整体来看,下调1个百分点的增值税率会降低各行业增值税负担约0.25个百分点(中位数水平)。服务行业受益最为明显,像教育、房地产、金融和批发零售行业在增值税率下调1%的情况下,税收负担下降均超过0.6%。而增值税负担较轻的制造业行业,在下调1%税率时税负降低的程度不高,像通用设备、交运设备和电气机械等行业其税收负担下降不足0.2个百分点。

若税率全面下调1%,减税规模约6000亿。根据下调税率1%时各行业增值税变动情况,我们可以估算总体的减税规模。投入产出法测算下,增值税率下调1%带来的各行业增值税减税幅度约在9.13%。假设181-9月增值税占全年比重与去年相同,我们估算出18年国内增值税规模约在6.3万亿元左右。因此,下调增值税率1%带来的减税规模为5766亿元,约在6000亿元水平,占GDP比重0.63%

提升投资增速2%,提升GDP增速0.3%考虑到17年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5.5%、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以及18年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1.8%,如果这部分税收减免全部作为本金投入到投资中去,将可增加投资12597亿元,从而提升投资增速2.02个百分点,可增加固定资本形成7000亿元,从而提升GDP增速0.27个百分点。

2.3 拓展情形下的减税效应估算

那么,在不同的增值税减税方案下,减税规模又有何差异呢?

三种拓展的减税方案。我们对三种不同的增值税减税方案做以比较,其中方案一是将16%10%两档税率分别降至14%8%,将6%税率降至5.5%;方案二是将16%的税率并入10%档,并将6%的税率下调至5%;方案三是将16%档税率下调至13%,而10%档税率并入6%

减税、提振经济力度依次递增。整体开看,这三种减税方案效果都要强于基准情形(全面下调增值税率),且减税效果递增:方案一将会减税9600亿,分别提升投资和经济增速3.4%0.45%;方案二将会减税1.2万亿,分别提升投资和经济增速4.1%0.55%;方案三将会减税1.6万亿,分别提升投资和经济增速5.7%0.78%

投入结构影响减税规模。对比这三种方案,我们发现,减税规模不仅受税率的影响,还与投入结构有关,比如方案二和方案三,虽然方案二中16%税率行业(占增值税大多数)下调税率幅度更大,但由于进项税额也相应缩小,因此其减税规模尚不如方案三。


3. 分行业比较:谁减税最多,谁增利最多?

3.1 税负弹性:地产居首,钢铁殿后

1%增值税率的下调对上市公司税负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需要指明的是,上市公司财报中的“应交增值税”科目并不能准确反映企业该期间内实际所缴纳的增值税,年报中该科目所披露的数据可以近似理解为企业应缴但尚未缴纳的增值税部分,而实际发生的增值税缴纳额需要根据应交增值税下的二级科目才能予以确定。因此,上市公司所缴纳增值税的估算仍采用投入产出表法

地产、金融、商贸税负降低较多,钢铁、有色、家电垫底。若现有增值税率下调1%,则整体来看,上市公司的税收负担(增值税/营业收入)下降约0.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金融和商贸行业税负降低较多,均在0.6个百分点以上,而钢铁、有色行业排名垫底,税负下降程度不高,均在0.2个百分点以下。

3.2 利润弹性:批零居首,食品殿后

增值税率调整会影响到行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进而导致供需两端的调整,增值税率下调令政府部门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缩减,由此让渡出的收益事实上是在企业和居民部门之间进行分配。这里我们简单假设增值税率调整带来的减税效应全部作用在企业部门,由此将税率调整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作以静态测算。

商贸、通信行业利润明显改善,银行、建材、食品饮料影响不大。整体来看,增值税率下调1%会带来上市公司利润总额提升4%左右(中位数水平)。其中,商贸和通信行业的利润改善程度较为明显,税率下调1%所带来的利润增厚幅度均在10%以上,而银行、建筑材料和食品饮料行业利润受税率下调的影响程度不大,利润增厚幅度均在1.5%以下。

由此可见,增值税率下调对行业税负和利润的影响存在差异。税率下调情况下,虽然地产、金融等行业税收负担下降程度较高,但由于其利润规模同样较大,因此,下调税率对其利润改善影响并不显著。而像通信、电子等行业,虽然税负下降程度居中,但下调税率对其利润改善尤为明显。


4.  减税的本质:正反馈正激励,大市场小政府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未来出台更大力度的减税政策!

正反馈与正激励。回顾美国80年代以来三轮大减税的成功经验,减税提振经济的核心机制在于形成正反馈,即提升企业盈利从而促进投资、提升居民收入从而促进消费,而投资、消费的回升带来经济的回升,又反过来改善了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而以往我们更多是通过扩大政府购买性支出、发放财政补贴来落实积极财政,尽管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需求,但拉高了债务、降低了效率,反而容易形成挤出效应。相比之下,减税政策重在奖励优秀企业,盈利越多减税越多,形成正向激励,强调公平也未否定效率。在当前政府购买和补贴副作用较大的背景下,是落实积极财政的最佳手段。

大市场与小政府。从收入分配视角看,一个国家的财富本质上是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进行分配,在中国,还有一类特殊的“类政府”企业——国有企业。以往我们依靠地产、基建,发展工业经济,财富分配实际上是向政府、国企倾斜。而过去两年去产能带来的马太效应加剧了这一倾斜,使得国企利润增长远超民企。财税政策能够影响财富二次分配。而通过减税激活居民和私营企业,就可以实现小政府大市场,这是通往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姜超宏观债券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和债券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阅读8727
增值税 
举报0
关注姜超宏观债券研究微信号:jiangchao884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姜超宏观债券研究”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姜超宏观债券研究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微信号:jiangchao884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