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打造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新高地” 深圳大学携手微众银行创办金融科技研究院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公众号
分享到:

11-02

10月30日上午,由深圳大学和微众银行共同创办的“深大-微众金融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金融科技研究院”)成立签约仪式暨研究院第一次理事会在深大校园举行。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副校长徐晨、学科办主任明海燕、南特商学院院长张凯,和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行长李南青、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等出席并为金融科技研究院揭牌。

“深大-微众金融科技研究院”揭牌仪式合影

深圳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金融和科技一直是深圳的支柱产业和发展引擎。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培养符合需求的金融科技人才已成为创新发展的关键。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深圳大学与微众银行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结合各自特色和优势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旨在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致力于打造深圳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新高地”,以金融科技学科建设勾勒创新发展的“蓝图”,助力大湾区金融产业转型升级,也为改革开放新时代提供“深圳范本”。

金融科技研究院的建立,将充分发挥深圳本土金融科技资源优势,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金融科技研究院以“协同研发、协同创新”为指导,由深圳大学和微众银行共同承担科研和开发项目、聘任高水平研究人员,共同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以推动教师基础研发实践、学生科技创新锻炼和企业技术项目研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多方共赢。

签约合影

据了解,此前深圳大学与微众银行就金融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深大的教学体系资源、招生渠道和品牌优势,以及微众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实践经验、企业资源、创新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器,采取“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形式,探索共建金融科技本、硕、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合作开发实务课程、案例和教材,共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金融科技教学实践基地和金融科技实验室,合作开展学生创业孵化,采取与行业师资联合授课等形式,打造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师队伍,创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今年九月份,第一届“金融科技方向”本科特色班已经正式完成招生。

与此同时,双方还将共同致力于探索和梳理金融科技领域的产业链、政策链,协同研究金融科技产业政策,探寻金融科技领域相关标准制定,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库作用。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在揭幕仪式上致辞。他表示,金融科技研究院的建立对深圳大学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微众银行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更对整个深圳市特别是未来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发展的金融产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研究院将全方位地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希望可以引领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金融科技创新,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研究院利用微众银行金融科技企业优势,借助深圳大学的综合性大学教育平台,联合市政府、国内外金融科技机构,以双一流“金融科技学科群”建设为中心,打造全方位的产学研体系,为世界经济特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提供人才智库。

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成立三年多来,坚持创新驱动业务发展,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金融科技领域探索创新,成功打造了多个国际和行业领先的创新性技术应用,成为国内外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领域的先行者。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将逐渐成为孕育科技、国际贸易、金融、创新产业发展的优质土壤。国家领导人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之路,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是核心基础,此次微众银行联手深圳大学建立“金融科技研究院”,将共同培养高精尖、国际化金融科技人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方面的产学研体系建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对于金融科技研究院的发展规划,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凯表示,未来1-2年将主要推动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引入国际优秀教育资源,构建金融科技本科、硕士、博士全层次的学科建设体系,打造“校企协同育人”特色学科。二是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既具有学术知名度又具有丰富业界经验的金融科技领军人才,从事科学与学生培养工作。三是设立金融科技博士后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延揽一批从事金融科技前沿研究的高端人才。四是联合市政府、国内外金融科技机构在金融科技行业领域一起贡献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与行业标准,服务行业发展,发挥智库作用。

未来,深圳大学与微众银行将以金融科技研究院为载体,在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支持重点区域发展,积极投入金融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

(专题)

阅读8764
人才 高地 深圳 大学 研究院 
举报0
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号:jjbd2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21世纪经济报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信号:jjbd21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