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例胃印戒细胞癌,让我感到锥心之痛!

作者:医学之声 来源:医学之声 公众号
分享到:

11-02

来源:胃肠病    作者:杨喜洋 许昌市立医院内镜中心主任


今天整理以往的病例,无意间翻到了这例病例,心塞、郁闷。都说我们医生铁石心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也有职业生涯中的锥心之痛。



2016年的5月份,同学给我打电话说她小姨胃胀,不舒服,想找我做个胃镜检查,不巧的是我外出学习了,最后在某医院做了胃镜检查,报的糜烂;后来9月份又打了一次电话,还胀,不巧的是我去了北京开会,同学她们又去了一家医院做胃镜,报的还是糜烂。


这件事慢慢淡忘,直到有一天同学再次给我打电话:“小姨吃了药不管用,还是胀,这次不管你在哪儿都要找到你再给我们做个胃镜,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你来吧,我现在在医院”。


分享了位置后,同学在2016年12月19日,记忆犹新,带着她的小姨终于找到了我。


她是那天我接诊的第一个病人,阿姨53岁,很年轻,中等身材,唇红齿白,很爱笑,略显苍白的脸庞, 依然不失美丽和端庄。


镜子下到胃底之后,映入眼帘的是几处直径0.5cm,0.3cm的糜烂灶,可是就是几处糜烂灶,让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糟了,压抑住复杂的情绪,做完了胃镜精查,直接在胃底凿了2块活组织送检,强笑着对阿姨说:“问题不大,吃点儿药调理一下就好了。”


然后留下了同学单独谈话:“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这个咱们要考虑胃癌,而且是分化很差、恶性程度很高的癌”,


同学又问:“是早期吗?”“不是,等病理结果吧”。


三天之后,同学把病理拿给了我,病理跟我的判断一致:印戒细胞癌,胃癌中之首恶。


看到结果后,我的心很痛,鲜活的一条生命,就这么枯萎了,同学问我大概能活多久,我无力的说:“越年轻,肿瘤细胞越活跃,估计半年左右”。


“为什么做那么多次胃镜都没有发现这个病?”


“这种类型的癌比较特殊,它一开始不在粘膜表面作乱,而是从腺体颈部往下浸润,善于伪装,所以迷惑了许多医生”,同学理解的点了点头。




后来听说小姨去了省肿瘤医院治疗,据说淋巴结有了转移,做了一个疗程的化疗……后来全身都有了转移……


2017年夏日的一个周末,翻看朋友圈里,无意间看到朋友小姨的照片,面带微笑幸福的站在文殊寺千年菩提树下,阳光灿烂……小姨走了。


看着菩提树下的她,我不禁痛彻心扉,泪流满面。唯有祈祷她早登极乐,

但愿那边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没有讨厌的印戒细胞癌!



生命仅有一次,我们该如何对待?


世界上有一些失去了,就永不再来的那就是亲人!

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失去亲人的痛苦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曾经如此完美和谐的家庭不复存在....

鲜活的人生瞬间就支离破碎。


像小姨这种印戒细胞癌,尽管症状比较隐蔽,也并不是不能发现早期的蛛丝马迹。


胃印戒细胞癌是胃癌中最不乐观的一种,印戒细胞里都是黏液,把细胞核挤到一边,形状就跟戒指一样。有时候胃镜都难发现,它在黏膜下层悄悄的浸润,可能表面一点点的糜烂,底下已经很晚期了,使胃变小,变硬,无法收缩,形成所谓的皮革胃,病程进展极快,预后不好。


这就要求我们:


1、在胃不舒服时候,要立即做胃镜检查,并要取活检;


2、在吃药不能缓解症状时,务必要找出原因;


3、一次胃镜可能会造成漏诊,不妨再次胃镜;有必要可以结合X线造影、B超、CT等;本病首次胃镜漏诊、误诊率>30%。


4、对于疑似病灶,取活检一定要凿洞取检,多点取检。


另外,本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甚至胃黏膜也没有任何改变,很多首次胃镜会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


部分病人可表现为消化不良的,如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餐后早饱、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肠鸣亢进、放屁增多、大便异常等,容易漏诊。进展期才可有腹部包快、腹水、消瘦等。 


所以,病无大小,都要重视,千万不要以“十人九胃”,“挺挺就过去了”来敷衍自己,往往越是凶恶的角色,前期却伪装成毫不起眼的症状!



作为内镜医生,面对很多因拒绝胃镜而被查出中晚期癌,心情是无比复杂和难以言状的!除了尽可能的向大众普及医学知识,还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对患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生命只有一次,无论医者还是患者,都必须慎之又慎!


我曾经不禁一千次,一万次的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一定要努力钻研业务,发现越来越多的早期癌,挽救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拯救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坚持到底。


心如莲花,你就不会辜负于天下之人;

一念菩提,天下之人亦当不会辜负于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也是我们内镜人一生所追求的价值所在。


- END -


/ 相关阅读 /

·胃溃疡,要注意两个癌变信号!


/ 推荐阅读 

·



阅读8373
举报0
关注医学之声微信号:vom12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医学之声”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医学之声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医学之声

微信号:vom12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