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个完成登山探险终极梦想的深圳人告诉你,有梦不怕晚,54岁是人生刚开始

作者:深圳大件事 来源:深圳大件事 公众号
分享到:

11-05


元气满满的星期一

大件事君要分享一个故事

给小伙伴们新的一周打打气


在深圳,我们时常会感受到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无论是每座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地标楼宇,还是每个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深圳人。



这座意味着无限未知的城市

以自己的多样性包容着新事物

创造着无限可能



在深圳

也总有一些奇迹会刷新着我们的认知

有一名深圳人

便完成了一件近乎奇迹的事情



首先,让大家了解一个概念

“14+7+2”


❶ 地球上14座8000米以上山峰

❷ 全世界七大洲最高峰

❸ 以探险方式徒步滑雪抵达南北极点


这个被登山探险界公认为至高无上的“14+7+2”探险目标,看似遥不可及,但却被一位深圳农行职员完成了。


他是张梁。他以自己的登山探险创举和鲜活人生,证明了普通人也可以完成不普通的事。




他说,如果不是在深圳,他恐怕很难圆自己的登山梦。


他说,只有这座城市,能够理解并包容他那颗不安分且热爱登山的心。




他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呢?

11月3日,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在深圳万象天地剧场举行“登峰造极•张梁14+7+2分享会”。在近三小时的分享环节里,张梁娓娓道来自己登山探险的“前世今生”。




热爱登山,缘起于自己的不安分



张梁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出生长大。1986年,他从河北财经学院毕业后,就到了深圳,进入农行工作。


为什么来深圳?


用张梁的话说,自己想到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闯荡,他打趣道,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希望可以离家远点。


张梁回忆道,虽然自己了解户外运动已经是2000年,但自己第一次接触登山是1975年的时候。当时中国登山队队员潘多作为第一位中国女性登顶珠峰。


当年看电影之前都会播报潘多登顶珠峰的新闻,但没有想过自己30年以后会追寻前辈的足迹。——张梁


张梁2018年在迪纳利峰


虽然没有想过

自己以后会一头栽进登山

但是喜欢运动这件事

对于张梁来说确实是实实在在的


高中的时候登了泰山,大学的时候登了华山。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的时候,张梁也表示过:


自己读书的时候是运动迷,大学四年基本上都是在球场上度过的,大多数时候,吃完饭后饭盆往饭堂一撂,一下午在球场上驰骋。——张梁



● 他说自己内心狂野,但不善于表达,从高中到大学喜欢留长发,在球场上踢球可以帮他排解烦恼。


● 他把登山比作是一种“避难”,是和心灵对话、身心成长的过程,他享受这份登山者的孤独。



更重要的是


张梁坚持了20多年走路上下班,不能步行的时候尽量乘坐公交,连上楼的时候也坚持走楼梯不坐电梯,“看似很难,但实际上很容易实现。不要为了拼步数去锻炼。”



(来自登山达人的建议,能走路绝不坐车,能站着绝不坐着,就问你汗不汗颜,反正大件事君已经抹额一头汗了)


2000年,张梁开始关注登山,并接触到来自各行各业并且同样热爱运动的朋友,也走遍了深圳的山山水水。“现在人山人海的东西涌,我们当年去的时候没有什么人。”


就在当年的5月,在青海格尔木海拔6718米的玉珠峰上发生了一次轰动全国的山难,其中来自深圳的两人,都是张梁在户外圈里相识的好友。张梁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去登雪山,登雪山是“职业登山队做的事”,不在自己设想的范围之内。


张梁登顶乔戈里峰。


然而,眼见朋友的离去

给了张梁另一种触动:

雪山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同年9月,张梁和连同王石在内的一支深圳户外爱好者队伍,登上了玉珠峰南坡,途中高反症状明显:头痛欲裂、恶心呕吐,喝口水都是“喷射状”,张梁一直咬牙坚持。三五天后,从零海拔到6178米,张梁实现了自己的雪山登顶初体验。


第一次登雪山后的张梁发誓:

今后再也不登了


但是,他很快就“食言”了,雪山的魅力依旧吸引着他。在随后的2001年,张梁和王石等一行朋友又去了新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此后的张梁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登顶了国内诸多有名的山峰。


2017年10月2日,张梁登顶南迦帕尔巴特峰



勇于攀登心中那座“山峰”



登山18年,张梁创造了很多记录——


自2000年至2018年间,36次攀登,登顶雪山25座,经历4次重大山难,9次放弃冲顶。



张梁拍摄队友在登山中 


张梁说是自己一个冷静清醒的登山者,从不敢用“征服”二字来形容登山过程。虽然带着“不甘寂寞”的心登上每一个顶峰,但他说自己“非常热爱雪山,但是会更热爱生活”。


也许,对于一个一往无前的登山者来说。放弃比坚持更难,相较于坚持,放弃更是一座登山者更难企及、更需要克服的“山峰”。


在2003年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时候

张梁就面临着下撤的选择


张梁讲述道,在登至8300米的时候,被大本营要求协助英国一滑坠受伤的队员哈罗德从8300米走到6500米处。


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很难,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照顾自己已经不易,还要控制和协助一个不能行走的人。——张梁


他说,当时在已经接近顶峰的时候,选择下撤的决定十分艰难。虽和珠峰失之交臂,但张梁觉得此次因救援而下撤的经历对他而言意义重大,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收获远高于遗憾。



就像张梁很喜欢的一句格言: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击败。”——《老人与海》



但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珠峰始终是一个终极目标。在2003年央视镜头面前,张梁肯定地说自己一定会再来。2005年,张梁也终于登顶珠峰成功,但途中的所闻所见让他难以忘怀。


我们知道这50多年来为了登顶珠峰,有300人左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张梁



在8300米往上攀登的时候

张梁目睹了多具已经风化了的尸体

到了8700米的时候

更看见了早一天刚刚遇难的登山者


“很多人问我们登上顶峰是什么感觉?其实当下只想活着下去。”他直言道。


2005年5月22日中午12:20分,张梁成功登顶珠峰


对张梁来说,记忆深刻的还有2010年5月登顶尼泊尔道拉吉里峰(8167米),遭遇山难,张梁夜行三小时抵达营地求救,6名队员有3人遇难,其中两个是深圳人。


同样刻骨铭心的还有尼泊尔安纳普尔纳峰,在这途中,张梁说,“每一天的攀登想到的就是死亡。”在2014年第一次攀登的过程中,食物和补给耗尽,队员们精疲力尽,张梁不得不最后选择了下撤,冲顶失败后他再次萌生了放弃登山的念头,并对着摄影机留下了 “再见,安纳普尔纳;再见,雪山” 的话语。


然而一年后,张梁还是成功登顶。



乐于分享,有图有真相



每次登山探险,张梁都会带上摄像机和照相机,即使遭遇艰险,也不忘记录一些精彩或危险的时刻,对此,张梁认为, “任何表述都是苍白的,有图有真相。”



在北极徒步探险时遭遇北极熊一事在张梁的朋友中流传甚广。早在启程以前,对于北极熊的心情,张梁表示是“既想遇到,但又不敢想”。看见北极熊的机会实在难得,但与此同时遭遇的却是生命威胁。


然而,在探险途中,这千万分之一的概率还是落到了张梁头上,他和另外两位队员看到刚刚冬眠完的北极熊迎面走来,最后一位队友开枪吓跑了北极熊,而在一旁的张梁在恐惧之余仍不忘抓拍这惊险一幕,谈到这件事时他颇为自豪——


“当时就是死也要把它拍下来。”



此外,张梁的镜头还记录了每次登顶时所见的日出和云海,每处登山地的风土和人情。张梁表示,这些图片和影像能更好地传播探险精神,他希望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登山,了解人类探险,同时也希望让外国人能看到这样的中国人。


在分享中,张梁还提到了自己的好友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此前在讲述数次登山之险而语气平静的张梁,在讲到郭川时则开始不止一次的哽咽。


2016年10月,郭川在环球航海中意外掉海,张梁表示,这样一个在世界探险界赫赫有名的人物,遇难前却在国内没有名气,“郭川的挑战代表的就是中国的探险精神。”


张梁为郭川感到惋惜,并对郭川说过的话至今难忘——


“我恐惧过,绝望过,崩溃过,但从未放弃过……”



不轻易言弃,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探险,以攀登,以行走,作为实现了“14+7+2” 登山终极梦想的张梁常以此为使命。


张梁更言道,14座只是数字上的概念,8000米只是物理上的挑战,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工作单位深圳农行的全力支持,也离不开周遭亲友的理解包容,自己是幸运的,登山探险给予他的还有很多,让他此生没有白活。


张梁在分享中提及,自己在登山的时候曾遇到80岁的日本登山家三浦雄一郎,对方直言“80岁是自己人生第四个20岁”,将奋斗到极致。


年逾50

张梁觉得人生才刚刚开始

“14+7+2”是一个终点

更是起点


采写:南都记者 黄玮

编辑:唐泽苗


✪ 

✪ 

✪ 



点左下角看更多深圳大件事

信息对你有用请点赞↓↓

阅读8712
登山 深圳 
举报0
关注深圳大件事微信号:nandusz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深圳大件事”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深圳大件事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深圳大件事

微信号:nandusz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