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主观题提前10分钟交卷,我的法考经历

作者:学法网 来源:学法网 公众号
分享到:

11-04

学法网,与法律人共成长!

法考攻略、律师交流、试题讨论、法律实务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学法网APP

作者 | 学法网“ksfzsy”

联系作者投稿请到学法网APP


最早学法律还是1998年,当时报考的是自考法律(大专),其实只学了法理学和大学语文,倒也是高分通过。也买了刑法学和民法学的课本,但是没有考。后来事务繁多,学习的事情就不提了。

然后到了2012年,因为家里的土地征收和县政府打官司,临时抱佛脚,看了不少法律知识(主要是看法条和网络查询)。但是只能算是现学现用,哪里搞得过法院的老江湖。同时报考了自考法律(本科)。上班也不算很忙,当中也有因为临时有事耽误过考试。总体还算顺利,18门课程通过,2016年拿到了法律本科毕业证书。

2017年第一次参加考试,那时还叫司法考试。买了三大本(基本没看),听的某培训机构的课(基本没听)。但是总体没掌握好!特别是民法和刑法。真题也做了一些,但是比较懒惰,从没有完整做完的。还是自考的顺利,有了轻视的思想。分数出来了,280分,其中卷四76分。既不失望,也不意外。

2018年还以为没资格考,有了危机感,重视起来了。这时已经叫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继续沿用2017年的三大本(半认真吧,做了些笔记),还是听某培训机构的课(当然都是免费的)。导学忽略,直接精粹阶段。也是就听课时间是报名后的7、8、9月,实际学习时间2个月吧。重点听了民法和刑法,民诉、刑诉、三国和行政也过了一遍。三国杨帆老师讲得不错。快考试的时候,大约考试之前十天,开始做真题,2015-17年真题的卷1-3做了一遍,只做了近3年的。卷四没碰。分数出来了,195分。还是蛮激动的。

接下来是就是主观题考试了。我个人观点是,主观题配备法条应该会比客观题容易(可能跟我一直在跟县政府诉讼中有关系)。2012-17年真题的卷四做了一遍(第一题和第七题的论述题没有做)。题目都是那样,也不能说难度很高。一个考的细心,包括审题和回答的全面;二个考的是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的应试水平。有怯考场的。

拿到试卷,填写了准考证号等必要内容,选答涂码。先浏览了一遍配备的法条,排序还是很清晰的。学法网上网友有说忘了涂码,答题写错位置,我觉得真的是低级错误。按说就不能得分——考试要求你都不了解和清楚,一点严谨性和抗压性都没有。

试卷一共6大题,选做1题,其实就是5答题。我没做之前就确定了自己做第5题(跟我一直在跟县政府诉讼中有关系)。我做题的顺序是23451。考试时间一共是4个小时,做完2和3题我已经用了2个小时。为嘛?因为刑法那题我先答成了论述题,但是做题要求有裁判的字眼(具体记不得了),我又草拟了判决书,等于做了3题。书写量巨大!

上了趟厕所,回来用毛巾擦了擦手冷静下(我带了毛巾进去,写那么多手心肯定有汉),告诉自己,剩余3题要在2个小时之内做完。民法那题13问,有说看不到最后2问,又是低级失误。基本快速答完。当然,也有出来后知道错了的,比如委托合同可以任意解除。破产后是否可以继续仲裁我回答可以,引用了2个法条,一个是仲裁法,一个是破产法,说民事诉讼应在破产受理法院,没说仲裁——我所有的回答,除了论述题,全部引用了法条,估计得有十几二十几条吧,精确到哪条哪款——不然配备法条干嘛的,就是为了论证自己的回答。行政那题,第一问回答的是行政强制;行政诉讼被告回答的是委托机关(城乡建设局还是规划局的)。行政比较简单。最后做了第1题,写了650字把,想了两三分钟,没打草稿(也没时间了),一气写完。

检查试卷,该写的也写了,想不出新花样(我知道刑法和刑诉做的不好),又不能涂改。坐着也是难受,提前10分钟交卷。

现在就等着主观题的分数。预估,是预估不出来了。客观题我做梦是145分。希望可以顺利通过!

学法网APP,法考生必备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学法网APP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给作者留言

阅读8454
举报0
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学法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学法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学法网

微信号:xuefa5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