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你所向往的桃花源,在这里……

作者:一条 来源:一条 公众号
分享到:

11-08


许多人都在寻找生活的原乡,

那里能安放晨昏间的生活,

安放记忆,安放家庭的烟火味,

也是连接身与心的精神纽带。

带着传承并创新中式建筑的一种虔诚,

融创试图还原

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生活原乡。

吴良镛老先生曾经说过,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

中式建筑的传承,

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呈现。

2016年,苏州平江路长大的蔡芾,

在法国生活了二十年后,

遇见了心中的桃花源。

只有深刻地懂得来路

才能真切地理解去处


“好的建筑会不朽,因为它超越了实用,还承载了我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发掘和重现中式建筑,可以让现代人更好地理解传统的文化和生活。“只有深刻地懂得来路,才能真切地理解去处。”中式建筑能引起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共鸣,蔡芾就是理想生活的其中一位体验者。

蔡芾出生在世代经商的家庭,父亲业余喜欢写写书法,就各取蔡邕和米芾中的两个字作为他的名字。

九十年代,苏州掀起出国潮,十多岁,蔡芾就跟着父亲到了法国。在异国他乡,度过艰辛、迷惘时刻的他,也在更宽广的视野里,找到了信仰与追求。

从奢侈品摄影师到从事收藏品行业,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十多年来,数百件藏品成为时光的印记,也是他人生的记录。

2016年,蔡芾遇到了一生最好的收藏品,也改变了他游走世界的生活。


当年8月,他回国参加拍卖会,与小学同学聚会,一起重游狮子林、拙政园外,一位同学还带他去了金鸡湖畔的融创中式项目。

“哗,看着黄昏的阳光洒在池面上,墨檐白墙倒映在水里,小时候的记忆就都苏醒了。怎么那么美。”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走再远也会记在心间。”

蔡芾回忆起第一次看见“它”时的情景,记忆尤新。

从小在苏州园林里玩耍的他,园林深刻在脑海里,遇见融创桃花源时,仿佛穿越时空,又仿佛恰好回归心灵原乡。

这里,离自然很近,离喧嚣很远。


好的建筑会不朽

它承载了理想生活


“生活的原乡,对于我们来说,是对美好的营造,中式建筑是传统与创新的统一,形制在变,材料在变,但中式建筑的内在人文价值一直没变。”融创打造中式建筑,正为了更好地承载中国人内心的理想生活。

蔡芾买下了融创一套500多方的中式房子,从此把家安回了中国。

他很喜欢居住在这里,熟悉、亲切、闲适。他说:“有人说,你的胃不会背叛你,但其实我觉得,你所喜欢的居住环境,也不会背叛你。”


“其实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太复杂,因为现在的生活已经过载了,一个人的快乐程度跟他的欲望有关,我在家养养鱼,种种花,从容一点也挺好的。”

晚上回到家,安静地听夏天屋外的虫鸣,秋天雨水落在屋檐上的声音。


或关起门来打理自己的趣味,看书、写字、陪孩子玩。天气凉了,叫些朋友来家里吃蟹,再热上一壶老酒,这些经常被忽视的日常快乐,在中式的房子里具像起来。


现在,蔡芾把太太和孩子也带回了中国,周末会邀请亲戚朋友一起到家过一次“雅集”,插花、画画,让天伦之乐也变得美起来。

“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家和国才富,所以家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房子可以建造,也可以建很多,但是家只有一个并且是需要被感受的。”


用心意传承文化

用文化包容时代


近7年时间,融创一直寻找中式建筑的营造方法。“我们理解的中式,不单纯是形制上的‘复古’,也包括那些沉默在历史遗迹中的精气神,如何让他们在当代重新焕发生机。”融创中国副总裁时宇说。


华夏文明绵延数千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长出不同的文化气韵。融创的中式产品依托不同的时代风格和文化形态,以自然观、文化观、时代观为指导,根据地域特征与文脉特点,为每一块土地匹配适合它的产品。

如源生于明清风格的融创桃花源系,汲取纯正中国建筑灵韵,传达千年的中国文人精神。


融创桃花源系

融创雅颂系源于“中国审美造极之世”宋朝,以精雅的宋式艺术美学为范本,传承并转译宋代建筑语言,重塑经典生活美学。


 融创雅颂系(效果图)

融创宜和系则以“传统精神,当代表达”为内核,表达东方美学神韵,构筑新时代中国人居范本。


 融创宜和系

目前,融创的中式产品已进入30个城市,落地42个项目,这些产品线逐渐生长成融创的中式产品谱系,同时也是一个不断生长的中式人居生态。


10月29日,融创正式发布中式产品谱系,并发布了谱系中的3条产品线,这意味着中式建筑,中国人的心灵原乡,即将迎来更美的“春天”。

“在自然和人文渐渐远去的当下,我们用开放的心态回归,我们用心意传承文化,用文化包容时代,这就是融创营造中式人居的意义。”


广告

如果你也喜欢中式园林建筑,点个赞吧~▼

阅读8986
桃花源 
举报0
关注一条微信号:yitiaotv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一条”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一条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一条

微信号:yitiaotv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