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吴晓波推荐,难得一见的史料美学图书

作者:为你读诗 来源:为你读诗 公众号
分享到:

11-12


“大家好,我是吴晓波。有一本书要推荐给大家,《小点心大文化》,作者于进江是于小菓现代点心的创始人。不久前我见到他的时候,他跟我说,我怎么做点心呢,我把过去两千年中国点心的几千个模具,先收集起来,然而把现在年轻人喜欢的点心饮食文化结合起来,创造了于小菓这样的新型点心品牌。所以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于进江对点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他把点心与24节气结合起来,进行生动的描写。我觉得任何一个小的物件,都有一个大的文化视角,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也向大家推荐于进江做的于小菓。”


《小点心大文化》中精美的古代点心模具


五千年的农耕经济,造就中国独特及丰富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因此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有活力的一部分,点心是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礼仪、养生、节庆、节气等文化密不可分,也与人们走亲访友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小点心大文化》编著者于进江展示自己收藏的唐代陶制月饼,让《天天向上》的主持人们惊艳不已。



小小点心,是许多人对于童年和故乡的美好记忆,折射着妈妈忙碌的身影,也带着热气腾腾的味道。不但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点心也有着悠远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对智慧生活的追寻,是家国情怀在味蕾上的呈现。


于进江


今年,广西师大出版社联合新中式点心代表于小菓,推出《小点心大文化》一书,收录了著名收藏家、设计师于进江历时四年,走访十万公里,从四千余块历代点心模具中发现、总结的中国古代生活美学。




精彩书摘



谈到中国的“点心”何以得名,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东晋时期的一位将军,见到战士们日夜血战沙场、英勇杀敌,甚为感动,随即传令,烘制民间流行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自此以后,“点心”的名字便传开了,并一直传承至今。


周文王注重礼仪治国,周文王创《周易》,得太极八卦,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生存法则,可以说是人们对“和合文化”追求的萌芽。


“和合”不仅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还包含了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信奉“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合家欢乐、和合统一”。后来,人们在重要的节日用点心祭祀祈福,就是追求人与上苍之间的“和合”;用点心互表心意,就是在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合”。


它不仅仅表现在与点心有关的仪式上,还被刻录在点心模具里。在我收集的模具中,就有很多代表“和”的经典形象,如表达“阴阳平衡、和合统一”的八卦、祈祷“合家欢乐、福寿康宁”的和合二仙。


到了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他带回了芝麻和胡桃,于是就有了用胡桃仁做馅的芝麻饼,叫作“胡饼”,深受老百姓喜爱。《释名》:“胡饼之作,胡麻着上。”引入了外来饮食文化,使中式点心口味得到历史性创新。


汉朝的中国人更讲究等级制度和礼仪,大量出土的汉画像砖石上体现了礼仪待客、宴饮的场景。由于追求长生,中国人对吃的养生要求也达到一个高潮。



中医药和道家修炼,给中式点心口味和寓意的创作提供了灵感。玉兔捣药的图案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后来在山西地区月饼模具上出现的玉兔捣药形象和这一时期的“长生”符号如出一辙。在中式点心纹样里窥见中国文化的缩影,让人不禁感叹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


“五福饼”是一种类似点心的饼,其中有五种不同的馅料,这种糕点的形式已经与今天没有两样。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点心——清净欢喜团,也是在这个时期由遣唐使带回日本。繁盛的大唐文化随着象征团团圆圆的中式点心,一同传播到日本,影响了日本饮食、建筑、礼仪等诸多方面。


同时期,八月十五吃“饼”的习俗也出现了。日本僧人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曾记述,八月十五这天,“寺家设餺饨、饼食等”。



繁华浪漫的唐朝还产生了很多关于月饼的传说。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玄宗突然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日后玄宗回忆此歌,谱曲编舞,便是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点心在唐代已经作为商品生产。唐代时,糕点铺已出现,制作技术也在逐步提高。商品形态的出现,对批量化生产要求更高,可以推测模具在此时期已经大量出现。


据文献记载,在长安就有糕点铺,并且还有专业的“饼师”。当时白居易的诗歌中就有关于糕点的词句:“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


明代十分注重仪式感,中秋祭月成为社会主流。


曾任户部主事的沈榜所写的《宛署杂记·民风》中,在“八月馈月饼”条目下有这样的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



曾任礼部主事的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一书中写道:“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


苏式点心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据记载,其著名品种有枣泥麻饼、月饼、巧果、松花饼、盘香饼、棋子饼、香脆饼、薄脆饼、油酥饺、粉糕、马蹄糕、雪糕、花糕、蜂糕、百果蜜糕、脂油糕、云片糕、火炙糕、定胜糕、年糕、乌米糕、三层玉带糕等。


清朝在点心制作方法上结合了满汉民族的制作技法,出现了京八件、萨其马等新糕点。清御膳房还设有专门的饼师,皇帝常以点心赏赐大臣,民间也用点心作为礼品互赠。大户人家都要雕刻专属的点心模具,用于祭拜、嫁娶、庆典等各个重要的日子。



在民间走访中,我便寻到了一块精致的清代点心模具。这件模具发现于我国晋南地区。晋南史称平阳,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社会经济十分发达,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往往越是富裕之地,对饮食越为考究。


精致细腻的雕刻纹样,昭示了主家的深厚资产和社会地位。在纹样的内容上,虽然以常见的“月中仙桂”为主题,但是在元素的特性上,则有一种典型的“晋南氛围”——广寒宫被描绘成院落之形,庭院深深有一种晋商大院的浑厚气势。规整的棱形地砖,寓意着生意平顺,家族安康。这体现了富庶人家的生活状态。玉兔捣药象征着对长者康健的祈愿,官人折桂象征着子孙及第的追求。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

阅读9063
美学 
举报0
关注为你读诗微信号:thepoemforyou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为你读诗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为你读诗

微信号:thepoemforyou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