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泉港碳九泄漏,要捋一捋的环节还有很多

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澎湃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11-10

澎湃特约评论员 于平


“侠客岛”微信公号 图


11月8日晚,泉州市政府对外发布了福建东港石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码头化学品泄漏事件及处置情况通报。在通报中,官方认定,碳九泄漏是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表示将着手查明事件原因,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6.9吨碳九泄漏造成海洋环境遭受重创,当地民众生命安全遭遇威胁,涉事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必须为此负责,承担法律责任,这毫无疑问。不过,泄漏事故的追责,应该不能止步于此。


据媒体报道,泄露发生之初,当地官方并没有及时组织附近渔民疏散,反而“让他们赶紧买泡沫去自救(水产品)。”后来,在污染的清理中,官方还把油毯发放给渔民,让他们自行将油毯放在渔排里吸附碳九。在与有害污染物的直接接触中,不少渔民的皮肤被化学品腐蚀,许多人因呼吸或接触化学品油污住进医院(官方通报共收治疑似涉事患者52名),其中一位渔民因晕倒落水,还被送进了ICU。化学品事故的抢险清污,本应专业人员负责,却让没有防护条件与专业能力的渔民参与,这一做法受到广泛质疑。


面对泄漏事故,当地官方的应急措施实在是乏善可陈,不敢直面问题,而是想捂着盖着。例如,当刺鼻的异味四处蔓延,让人不堪忍受时,当地许多幼儿园、学校还在正常上课,有的学校离受污染水域甚至不到500米。这些孩子戴着简陋的口罩,基本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当有家长要求学校停课时,校方的回应竟然是“这样会引起恐慌”。如此做法,着实让人心寒。 


除了处置失当之外,当地有关部门对于化工企业是否存在监管失职,也应该成为后续调查、问责的内容。


据报道,发生泄漏事故的东港石油化工,存在“2000吨级液体化工泊位项目”未批先建的问题,但该问题一直没有整改,从2011年拖到2016年。为了让这个项目通过审批,泉州市环保局居然以“备案”代替“环评”,让这个违法项目得以通过。旧的违法问题没有得到追究,今年还获批新增碳九业务,结果当年就出事。当地政府对于这家化工企业为何如此爱护有加,违法审批为何能一路绿灯?


此次碳九泄漏还暴露了化工厂与居民区、养殖区比邻而居的严重隐患。据测算,当地化工区离居民区最近的距离只有174米。此外,化工区与福建省划定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湄洲湾重要滨海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区,直线距离仅仅只有3公里。这些信息无不显示出,当地对于化工区的发展规划,可能需要重新审视。 


另外,今年9月28日《福建省对外公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显示,2016年泉州市政府批复要求在泉港石化园区边界设立550米安全控制区,但直到2018年园区及周边控制区仍居住约4.6万居民,搬迁任务艰巨,风险隐患较大。明知化工厂和居民区距离过近,但居民搬迁工作却一拖再拖,终于“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那么,又是谁,在一味敷衍整改,漠视公共安全?


当然,这些问题目前只是见于相关媒体的报道,背后到底存在哪些监管问题,需要权威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梳理近年来发生的环境公共事故,大体不难发现,大部分并非单独的、突发的事件,背后往往暗藏着一系列监管环节失守。涉事企业作为直接责任方,当然无可逃脱,但从规划审批、日常监管,到事故处置,等等各方的责任,都不能不捋一捋。只有对责任方“一个都不放过”,才能真正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本期见习编辑 周玉华


推荐阅读




阅读9529
举报0
关注澎湃新闻微信号:thepapernew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澎湃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澎湃新闻

微信号:thepapernews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