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仅米粒大小!4000多欧洲人已植入芯片,产品已卖到中国日本…

作者:观察者网 来源:观察者网 公众号
分享到:

11-12

文 观察者网 徐乾昂

在人体体内植入微型芯片,这种做法如今已从科幻变为现实,同时也引来不少反对的声音:侵犯个人隐私。

电影《007》桥段:为了让M夫人掌握其行踪,邦德的手臂被植入芯片

据《卫报》11月11日消息,英国生物技术公司邦拓(BioTeq)和瑞典生物技术公司贝曼姿(BioHax)目前正在与英国的法律机构、金融企业寻求合作,拓展业务。早前,BioTeq公司称他们的产品还运往到了日本、中国等国市场。

这两家公司的芯片产品为“一粒米大小”,移植在人类手掌虎口位置(大拇指根和食指根相连的部位),原意是为了让员工可以“摆脱物理ID(证件、门卡)的束缚”。

资料图

“只要划一划手,门就开了,车就启动了;同时,芯片还能储存用户的病史,可以代替护照;运用芯片,可以对机密文件的权限进行设置。”

利用芯片开门 图自每日电讯报

但这两家公司的业务拓展遭到了英国本土工会组织的反对。代表英国19万家企业的英国工业联合会(CBI)认为,“虽然说科技改变生活,但这个技术很明显让人感到不适。”

有着620万成员的英国工会大会(TUC)则担心,此举涉嫌侵犯员工隐私。该组织秘书长奥格兰迪(Frances O’Grady)说:“我们知道已经有很多人担心,他们的老板会利用科技手段对他们进行控制,侵害他们的隐私。”

“微型芯片可以给老板们更多的权力,凌驾于员工之上。这里面肯定有风险,公司绝对不能逼迫员工进行芯片移植。”

部分企业也持否定态度。“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毕马威、普华永道、安永均表示,“完全没有想过要给员工植入芯片”。而德勤拒绝了置评请求。

另一方面,这两家芯片公司对自己的产品还是很有信心。瑞典BioHax创始人奥斯特朗德(Jowan Österlund)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表示,每个芯片标价150英镑(约合人民币1344元)。已有4000位客户接受了该公司芯片移植,大部分是在瑞典国内;去年公司业务已经拓展到美国;今年打算在伦敦开个办公室。

奥斯特朗德(左)曾是一名纹身穿环师 图自每日电讯报

BioTeq表示,公司已经在英国国内完成了150例移植,每个芯片的要价从70英镑(约627元)到260英镑(约2330元)不等。公司介绍,部分产品已经运往西班牙、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市场。

数据终端离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手机是人体器官的延伸”这一说法也被广为接受。但BBC指出,手机恰恰是目前个人隐私领域“最大的软肋”。而芯片移植这一“零距离穿戴式设备”的推广过程中,无疑也会遇到“如何捍卫隐私”这道坎。

雷丁大学系统工程学院的研究员马克•贾森(Mark Gasson)认为,“植入技术不能轻易移除,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不能关闭,我觉得植入物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当事情不对劲的时候,确实会有一种无助感。”

英剧《黑镜》中的桥段:妈妈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植入了监控设备,可以在设备端看到孩子眼前的发生的事,还能给孩子的视野“打马赛克”

但BBC也指出,芯片已经“无处不在”:银行卡、证件、包括宠物都已经可以“植入芯片”。而且,这一技术在人体健康领域(尤其是监控病危者的身体情况),有着“无限的潜能”。“如果要防止个人隐私被侵害,技术水平和相关的立法工作要跟上。”

2014年2月19日,美敦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美国和欧洲监管机构明确表明允许使用Reveal LINQ可插入式心脏监测器(ICM)系统,美敦力公司称这是世界上最小的可移植心脏监测设备 资料图

责编 | 徐蕾

审核 | 隆洋



喜欢文章,给个赞呗

阅读8538
欧洲 产品 中国 日本 
举报0
关注观察者网微信号:guanchac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观察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观察者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观察者网

微信号:guanchacn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