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那些令人又爱又怕的“身体入侵者” | 特冷门

作者:桃桃淘电影 来源:桃桃淘电影 公众号
分享到:

11-15

对于有一批观众来说,《毒液》其实还有一个有趣的看点,那就是寄生主题。


实际上,寄生题材的电影我们已经看过了,从《毒液》中我们也能看到影史各个年代寄生电影的一些特点。


寄生电影揭示了人们最初的恐惧:我们周围的人并不是他们看起来的样子,人们对周遭世界缺乏信任而产生孤立。


寄生兽以人的面貌示人,行为上以有悖于社会规范之外的怪异,它们会以陌生人或是我们最亲近的人的面貌出现,从而颠覆整个地球。


《毒液》


这个想法最早的电影,可能要追溯到1953年的《火星人入侵记》(Invaders from Mars),开场就是一艘飞船在小男孩大卫家的后地撞出一个沙坑,隔天他父亲前去一探究竟,回来之后整个人就变得冷漠和充满敌意。陆续有一些人掉进了沙坑,大卫知道外星人正在接管人类的身体。


以小男孩的视角展开故事,在开场便加剧了紧张气氛,因为观众知道,他的父母已被控制。在一个所有他信任的成年人都反对他的世界里,影片通过娴熟的摄影技巧描绘了他的恐惧,不过这部影片的优点可能仅限于此了。


每个被寄生的人颈后都会留有一道伤痕


因为接下来的故事走向,野心拓展至外星人与人类军队的大战,尤其是外星人频繁露面,加上那个年代拙劣的特效,不如藏着掖着渲染它们的神秘感更能营造恐怖,三年后的电影《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在这方面就很成熟。


《天外魔花》是一本小说的影视化改编,讲述太空中的种子飘到了地球,然后取代原来的人类,复制出缺乏情感的“人类”。


主角是一名医生,他发现前来看病的患者都异常冷漠,认为他们并非原来的人格。这些复制品逐渐控制了整个小镇,开始了征服地球的殖民进程。


“天外魔花”的复制过程

这个故事用科幻、恐怖的外衣去传达上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的阴影笼罩美国的信息,这种恐惧在这一时期非常普遍,在“麦卡锡主义”最为猖獗的时期,美国大批人群因为被怀疑是苏联间谍或“内鬼”而被放入“黑名单”,人与人之间充满怀疑和孤立。


尽管小说作者一直否认小说与麦卡锡主义之间的联系,但当时的观念是不可避免的,包括电影版和之前那部《火星人入侵记》。


《天外魔花》


这部电影在不到三周的时间内拍完,全片气氛、表演、故事都精彩纷呈。这是后来拍出过《肮脏的哈里》(Dirty Harry,1971)的导演唐·西格尔的早期作品,黑白片的光影能够挖掘出人们对潜伏在阴影中的“人体入侵者”的恐惧。


尽管特效粗糙,但它很聪明的将外星人的外形藏了起来,利用观众对未知的恐惧渲染气氛,以人类角色为切入点。做减法的怪物片始终是奏效的,二十年后的《大白鲨》(Jaws,1975)就是如此。《天外魔花》对后来的寄生电影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不断被翻拍和借鉴。


《天外魔花》


1957年的《夸特马斯 2》(Quatermass 2)是另一部寄生电影,它是并不太成功的电影《夸特马斯实验》(The Quatermass Xperiment)的续集。估计这部续集也是得益于《火星人入侵记》和《天外魔化》的成功,同样是外星人利用人类宿主,实现殖民地球的野心。


1958年的《我的老公是异形》(I Married a Monster from Outer Space)的视角就很不一样,虽然也有“麦卡锡主义”的影射。但它着重是以外星人和人类视角去审视现代婚姻,婚后失去了爱情只能孤独死守,还有婚后才能学着去爱的两种婚姻态度。格局虽小,却也有趣。


《我的老公是异形》


罗杰·科曼在90年代监制、《成长的烦恼》的“爸爸”艾伦·锡克主演的B级片《我的继母是异形》(Stepmonster,1993)可以说是《我的老公是异形》的延续。



爸爸娶了个后妈,这个后妈其实是被外星人入侵的,儿子识破了她的面目,但老爸始终不相信。故事情节很简单,根本不想玩什么深度,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剧情:继母是白素贞、爹地是许仙,儿子是法海,降妖就这么开始了。


进入70年代,柯南伯格的《毛骨悚然》(Shivers,1975)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寄生电影,它与50年代的寄生电影很不同。



情节集中在一位科学家用一种奇怪的寄生虫做实验,他的情妇滥交导致这个实体散布在高层公寓大楼周围。 一旦寄生虫控制了人类宿主,它就会消除所有的抑制,让寄主者充满欲望,满足他们对低级乐趣的欲望。


《毛骨悚然》


电影的特技效果现在看起来还是很酷的,像鼻涕虫一样的寄生虫以各种可怕的方式进入人体,包括一段经典的浴缸场景。 


它与《天外魔花》的本质区别在于,受感染者抛弃了所有的社会规范,寄生虫不是试图混入其中秘密控制这具身体,恰恰相反,它表现得更像一个疯狂的丧尸,是对现代生活压抑本质的反抗。


70年代最重要的一部寄生电影是1978年的《人体异形》(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它是《天外魔花》的重拍版。



无论是光影、色彩运用还是故事,都比56版出色,尤其结尾。《天外魔花》的前提让这个新版本充分发挥了它的潜力——将原始小镇的背景搬到了更具大都会色彩的旧金山郊区,这样做的目的是造成了更大的孤立感。两个版本的孤立来源于地理位置的放大,新版里,主角身边有成千上万的陌生人,完全不知道该信任谁。


《人体异形》


我们每天在身边都会看到无数陌生面孔,有的人会一直盯着你看,但那个人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是复制品还是因为你的行为更可疑?当复制人发现还没有被复制的正常人时,他们的表现更加骇人。


《人体异形》经典一幕


1982年的《突变第三型》(The Thing)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寄生电影,虽然此前有过一版《魔星下凡》(The Thing From Another World,1951),但原版并不算寄生主题。


新版由约翰·卡朋特执导,背景发生在南极科考站,一艘外星飞船被挪威人挖出,外星人以狗为宿主逃脱出来。在美国科考队那里,一个接一个科考队成员被外星人接管或被杀害,没有人知道该相信谁。全片都处于封闭空间,几个人相互怀疑,其中一场戏将几名受怀疑者捆起来,彻底排查,是最精彩的一段。


《突变第三型》


《隐藏杀手》(The Hidden,1987)是另一部被低估的作品,《黑衣人》可能也受到它一定的影响。


片中的外星人从一个宿主转到另一个宿主身上,不停变换身份,最终转到一名总统候选人那里,征服的野心不言而喻。有一段是它为了躲避追捕转到一只狗身上,以此寻找合适的人体宿主,这样的情节在《毒液》里也能看得到。


《隐藏杀手》外星人借狗的身体逃亡


与之前那些电影不同的是,这次入侵的实体关注的是80年代人们普遍痴迷的东西:法拉利、吵闹的音乐和毒品,尽享享乐主义的本色,也是很有意思的设定。


而且套用在警匪片的类型框架中,采用双男主的设计——一对警察拍档,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间接反映出人类对于不同物种(乃至基情)由敌变友的微妙。


《隐藏杀手》


成功要素要归功于男主角之一凯尔·麦克拉克伦的表演,他以超然、优雅和冷静出色地履行了他的角色。而外星人几乎从未露面,不过它们寄居于不同地球人体内,观众还是能被每个人物特质和外形寄生虫固有的特点所吸引,继而传达出对80年代朋克文化的反讽。


《隐藏杀手》里的这种“病从口入”的寄生方法,现在也挺普遍了



托比·霍珀重拍《火星人入侵记》的影片《火星大接触》
(Invaders from Mars,1986)也是一样的“病从口入”


1993年的《异型基地》(Body Snatchers)是《天外魔花》的又一次变奏,不过并非原著改编而是全新杜撰,更像是1978年版《人体异形》的续集。78版结尾的吼叫不寒而栗,这一版,吼叫和变身延续下来,可惜整体较为沉稳、生硬,缺少了前两版的神秘色彩,不过可以结合1978版一同观赏。


《异型基地》


《黑衣人》(Men in Black,1997)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寄生电影,同样使用《隐藏杀手》那套双男主和追捕外星寄生物种的设定,不再是结合警匪片类型,而是结合了间谍片类型,并投入了大量的幽默、CGI和重口味,创造出新时代的寄生电影。


威尔·史密斯饰演一名纽约警察,他对一名罪犯的追踪让他亲眼目睹了“人体入侵者”的事件。为此,他被由汤米·李·琼斯饰演的特警K招募到神秘的组织MIB,以拍档关系追踪各种”人体入侵者“。


《黑衣人》


片中最难忘的反派角色——被接管身体的农夫,还有他家门前那个被撞击出来的沙坑,很明显是出自《火星人入侵记》中被外星人接管身体的爸爸形象,当然还有《隐藏杀手》里那个行为和相貌越来越奇怪的中年男人。


《黑衣人》


随着《惊声尖叫》(Scream,1996)这类青少年恐怖片的成功,大量同类型影电影跟风而至,在90年代末到00年代初达到巅峰。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将《天外魔花》那套外星人入侵的元素放入了美国的高中校园里,用一种全新方式发展情节,这部电影就是《老师不是人》(The Faculty,1998)。


青少年角色带有约翰·休斯那类青春片人物的刻板印象,为这部科幻惊悚片增添一股幽默、搞笑的笔触,加上CGI特效已经相对成熟,还有许多当代和后来成为明星的年轻演员——乔什·哈奈特、伊利亚·伍德、乔·斯图尔特和萨尔玛·海耶克等,可看性还是比较高的。 


《老师不是人》


六名高中生怀疑他们的老师正被一群外星生物寄生,这个假设不断被证实。 “琴·葛蕾”法米克·詹森和“T-1000”罗伯特·帕特里克是被外星人寄生的老师,他们除了性格上的变化,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不停的喝水。


《老师不是人》


妮可·基德曼和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致命拜访》(The Invasion,2007)是《天外魔花》的再一次变奏。大量美国人正被外星病毒转化成一具具行尸走肉,他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更有序、更和平的世界。这样为地球和未来考虑的反派诉求,并不是人类想要的。


虽然迎合了新时代观众的口味,但是《致命拜访》与前作无法相提并论,它没有出现怪物或粘稠物,剧情上也是平淡无奇,娱乐性不高,也缺乏社会与政治问题的隐喻。



寄生电影在经过了六十年的进化后,在各方面已经相对成熟了。2014年,由染谷将太主演的电影《寄生兽》,影片来自同名经典漫画,在设定上也与《毒液》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包括主人公泉新一与寄生兽“小右”的关系,寄生兽进入潜在宿主体内接管一切,对可口的人肉的欲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统治世界等很熟悉的设定。



对这类故事,印象最深的还有一篇日本作家梶尾真治写的网络小说《养红花的人》,也是用《天外魔花》的想法结合《怪谈》的素材所改编的都市传说,里面的很多桥段都特别有画面感。


这样的作品,今后应该还会一直变化和发展下去吧。



阅读8469
举报0
关注桃桃淘电影微信号:ttfil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桃桃淘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桃桃淘电影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桃桃淘电影

微信号:ttfilm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