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欧洲瓷器,从山寨到卫冕的逆袭之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11-14

广告


中读VIP年卡188元特惠最后6小时



这几年身边去国外旅行的朋友,回国时箱子里常常会多几件精致而易碎物件,那就是瓷器。不管是杯碟,还是茶壶,瓷质皆晶莹醇厚,而它们往往都是某个说得出名字的国外大品牌,比如英国威治伍德、德国梅森,还有日本风格鲜明的伊万里瓷。

 

中国人自豪于景德镇的文明和瓷器文化,但到了近现代却没有发展出一个历史悠久,让人留有深刻印象的瓷器品牌,要知道威治伍德和梅森这样的欧洲品牌都已历经了好几百年的历史。在这样漫长的历史中,曾经在欧洲价比黄金,并让当地王室平民都心醉神迷的中国瓷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其实大航海时代之前,中国瓷在欧洲也没有很广泛的影响力。从十七世纪开始,随着世界贸易的扩大,中国瓷大量进入欧洲,引发了一场狂热。欧洲各国君主和贵族因为迷恋瓷器,纷纷染上了“瓷器病”。不管是皇室贵族抑或是平民,都以拥有华瓷而自豪。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曾在他的作品中描述了玛丽女王向英国人展示汉普顿宫的方式:“将瓷器堆在柜顶、堆在文具盒,堆在壁炉台每个空间,一直堆到天花板……直到花费过大,伤神伤财,甚至危机家庭、产业。”


丹尼尔·笛福版画像,藏于大英图书馆,

编号为RB.23.a.24563

 

十八世纪四十年代,世界外交史上则出现了一个奇闻:普鲁士皇帝通过外交手段,以六百名御林军兵士与他国君主换取一批中国瓷器,用在自己的婚礼上。因为对中国瓷器的迷恋,还导致了欧洲金银日渐枯竭,最夸张的据说是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他曾命令手下将金银器熔化,以支付他进口中国瓷所要负担的费用。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61年画像,藏于法国凡尔赛宫

 

高昂的费用让瓷器奇货可居,并且让欧洲王公贵胄也不堪忍受沉重的经济负担。于是他们开始渴望自己的国家也能够制造瓷器,而不是需要远渡重洋向中国大量购买。

 

其实早在十五世纪五十年代,威尼斯的玻璃匠就尝试过将玻璃粉掺入到粘土中,试图仿制瓷器。元朝时期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粗略地记述了瓷器的制造过程,但游记中记录的那些只字片语对远在大洋彼岸的欧洲仿制中国瓷器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十七世纪末,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还提出过一个瓷器生产的理论——“水成论”,他认为瓷器的形成与水的压力有关。这种理论光是听起来就非常不靠谱。


马可·波罗马赛克像,藏于意大利热那亚多利亚-图尔西宫

 

经过近几个世纪的尝试和研制,欧洲制瓷始终游离于中国瓷器的命门之外。

 

直到十八世纪初期,十八岁的天才少年博特格以炼金术师的身份在维滕堡被逮捕,欧洲借由博特格之手似乎第一次摸索到了瓷器的秘密。逮捕他的人正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


怀惴着将劣质金属变成黄金的美梦,奥古斯特将这位天赋禀异的少年囚禁在德勒兹登的实验室中,博特格心酸地在实验室门上记录着自己悲惨的囚禁之旅——“造金匠变成造锅匠”。变不成金子的他,和被派来监工的另一位化学家齐恩豪斯一起研制瓷器的秘方。作为炼不成金子的补偿,希望能以制瓷作为交换给奥古斯特一个交代。首批瓷器成品于1709年初问世,而随着高岭土层在萨特森尼的发现,瓷器的质量和产量又得到了极大提升。

 

约翰·弗雷德里克·博特格画像,藏于德国萨克森州博物馆

 

随后不久,康熙朝末年(约十八世纪二十年代),长驻景德镇的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将自己在景德镇探听和观察的瓷器制作细节以及高岭土、瓷土样本寄回了欧洲教廷,这使欧洲人获悉了中国制瓷的秘密,由此彻底开启了欧洲制瓷业从山寨到卫冕的逆袭之路。

 

在《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记载了殷弘绪给欧洲教廷寄去的各种信件,其中第二卷,他亲自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除了亲眼目睹之外,我还从基督徒那里听说了许多特殊情况,他们中间不少人是从事瓷器生产的,另一些人则是做瓷器生意。此外,我还通过阅读论述这一问题的中国典籍核实了他们给我的答复的真实性,通过这一方法,我认为对这门技艺有了全方位的相当准确的了解。”

 

法国传教士殷弘绪1712年密信首页,

由Jean-Baptiste du Halde在1735年重新印刷出版

 

仿制、山寨和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当时整个欧洲的制瓷工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谢德表示:“18世纪耶稣会士带回更多的中国技术资料并被采用,欧洲才生产出真正的瓷器。”

 

经过近三百年的努力,欧洲人终于窥见了中国瓷器的秘密,而随着工业化的变革和现代商业品牌意识的抬头,欧洲的制瓷工艺不断提升,并进入了新的阶段,产生了类似梅森、威治伍德这些历经百年依然霸占世界瓷器市场的品牌。而彼时,中国景德镇的外销瓷器走向衰弱,又是另外一个让人唏嘘感慨的新故事了。

 

在陶瓷文化研究者、著名制瓷人、作家 涂睿明先生 的小课《瓷器小传:中国瓷如何影响了世界》

阅读8913
举报0
关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