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届新iPhone不行:售价太贵中国用户不买账 苹果砍单自救

作者:腾讯科技 来源:腾讯科技 公众号
分享到:

11-20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星标或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 / 企鹅号 硅谷分析狮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关注科技页卡,查看更多科技热点新闻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由于市场低迷,加之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这些因素都使得苹果正在削减三款新iPhone的订单,这令新iPhone的供应商团队十分沮丧。


新iPhone订单减少:苹果供应商很沮丧



苹果是否对新iPhone进行砍单,其供应商团队是最先感受到的。据产业链消息称,Japan Display(iPhone屏幕供应商)、Lumentum(Face ID 3D传感器供应商)、Qorvo(RF芯片供应商)和AMS(环境光传感器供应商)四家已经都调低了未来几个季度的营收,这些都是今年新iPhone的主力供应厂商。


富士康、和硕是今年iPhone XS、iPhone XR的主力代工商,两家目前都没有扩大相应新机产能的计划,比如和硕,一些iPhone生产线的员工很多被强迫无薪休假,而富士康原计划有60条生产线生产iPhone XR,但是现在只启用了45条生产线,每天日产量相比原计划少10万台。对于新iPhone砍单的消息,目前苹果的供应商们表现的都很沮丧。


今年新iPhone销量会是多少?



现在放出苹果要削减新iPhone订单的消息,肯定会对全年销量造成影响。摩根大通分析师Samik Chatterjee从产业链调查后,修正了预期数量,即2018年的iPhone总销量从2.16亿部调低至2.14亿部,而2019年这个总销量将降低至2.08亿部。


新iPhone销量遇冷:中国市场表现低迷


对于苹果来说,三款新iPhone砍单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中国市场持续低迷,或者说国内用户对新机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追捧,比如刚刚过去的10月份,百度搜索引擎上的iPhone搜索量显著下滑。


其实iPhone XS、iPhone XR在国内低迷,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因素,那就是售价太贵了,以至于超出不少用户承受的范围。国内一些新iPhone的渠道商也坦言,iPhone XS系列售价创苹果新高,这直接导致国内一半用户终止换机的打算,就算跳水千元甚至2千元依然很贵,至于iPhone XR售价虽然相比iPhone XS系列划算了一些,但很多国内用户并不想购买缩水版的iPhone XS。


国产智能手机疯狂发力:苹果市场份额被严重挤压


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华为、OPPO、vivo和小米稳稳占据了第一梯队,而苹果被挤压到了第五的位置,市场份额不到10%,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果粉正试图转投到国产手机阵营中来。


之前多次准确曝光苹果新品的分析师郭明錤给出的消息显示,iPhone XR在中国市场销量遇阻,其中就是受到了以华为Mate 20为首的国产新机挑战,虽说iPhone XR保留了双卡双待、A12处理器,同时还换上了新的全面屏和人脸识别功能,但性价比相比同价位安卓手机来说,还是弱了不少,在市场环境不好的当下,国内用户购机也是越来越理性。


新机卖不动:苹果非常失意



如果你仔细查看苹果第四财季财报就会发现,iPhone在上个财季中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但是营收增加了20%,这就是他们新策略起了效果,在iPhone整体销量遇到瓶颈的时候,通过售价更贵的iPhone来提高整体利润,不过今年iPhone XS系列销量低迷,让他们非常失意。


一同发布的iPhone XR,战略意义一点都不输iPhone XS系列,其要扛起整个iPhone的冲量任务,不过从实际销量来看,这款手机在中国国内市场也没有卖的特别好,不然富士康也不会日产量缩减10万台了。


iPhone卖的越贵:苹果利润率并不高



摆在苹果面前的还有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iPhone虽然售价越来越贵,但是利润率却在直线下滑。硬件分析机构TechInsight给出的一份统计显示,虽然iPhone X、iPhone XS卖价都在1000美元以上,但是利润率只有60%,相比巅峰时期的74%下滑不少,主要原因是iPhone使用的新技术越来越多,内部设计、做工越来越复杂所致。


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苹果想要加强iPhone的竞争力,势必会加入更多的新技术,所以iPhone的售价也会持续提高,但是利润率如果不能持续提高的话,那么苹果将会更加难受,但售价越来越贵,也会倒逼更多的用户远离iPhone了吧?




近期精选








阅读8472
iphone 中国 用户 苹果 
举报0
关注腾讯科技微信号:qqtech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腾讯科技”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腾讯科技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腾讯科技

微信号:qqtech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