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当HIV作为焦虑的一种...”

作者:思达帕特 来源:思达帕特 公众号
分享到:

11-30


两年前【思达帕特】发过《我和7位HIV携带者吃了一顿晚餐》。

两年后,我们又约了一次。

 

HIV是饭局的契机,但这次没有想大谈特谈它,干巴巴地搞科普。

(实际上,当我们不需特地去科普,就是一种在好转的状态。)


“你们仨要不要吃完饭去做个检测啥的?”

朋友听说我要参加饭局后开了这个玩笑。我说没事,我了解过了,很安全。

当然也会想到微乎极微的概率,类似于在路上走被花盆砸到——我甚至还确认了自己没有口腔溃疡(后来才知道这种行为很愚蠢)。

我们邀请了两年前饭局上的所有人,也邀请他们带上自己最亲密的伙伴。最终来了5个人,以及当中某位男生的女性好友。

他们问,为什么要邀请亲密伙伴。我说,可能是希望看到温情吧。

事实上,这个决定挺对的。

 

饭局在之前的餐厅。大家老早就到了,秦岭在现场应该很尴尬,每隔十分钟就关心我到哪了——虽然他和姜思达也见过了大家,努力哈啦也没把氛围拉起来。

我最后一个到。坐定,大家都不怎么讲话。我有点脸盲,默默在记大家的脸,免得写稿对不上号。

现场的氛围一度让我不知该如何发挥拟好的问题。


大概感情是比较容易撬开的话题。

起因是,大多数人最近都刚分了手,原因也难免与感染HIV有关:一位在2年前刚检测出来的男生,尽管确保恋爱时每次都采取安全措施,还是和男友提了分手,说了病况。

被问是不是因为出轨,他无奈,只好说是。

“说我是出轨感染的,也好过是我一开始没说。”

“以后遇到了非常非常喜欢的人,那怎么办?”

……

“不知道。”

 

如果是我的朋友,我可能会说,心理障碍嘛,可以战胜的啊。但我不清楚这个话题底下边界在哪,尴尬之时对面一位大哥发表了看法:

“可我每次都会先跟对方说耶。”

大哥年纪稍大些,在恋爱上估计也摔过一些跤。 “谈恋爱,千万不要因为对方也刚好是HIV携带者,就分辨不出是出于爱情还是出于共同的遭遇。”

他刚被检测出来的时候,在医院举办的HIV携带者互助会里认识了一个男生。把彼此当救命稻草,当即决定携手对抗HIV。

结果三天就分手了。

 

他交往过HIV携带者,也交往过非携带者,但分手的理由没有一个是因为感染HIV。

“坦诚、安全措施、遵医嘱,就能像其他人一样恋爱。”

 


读书那会,每年12月1日,就有些志愿者给路人发防治小册子,有时还附赠几个安全套。不出意外的话,除了排版上的差异,内容和所有官方/非官方组织的宣传物料并无区别:

HIV是啥、现状如何、危害如何、如何防治。

感觉就是:很严重、得戴套、要尊重。ok,I get it.

结果就是,尽管我身边都是些谈论任何话题毫不避讳的朋友,什么疯狂的秘密都有,但我没看到一个携带者。

官方数据是,截止今年年底我国有125万HIV携带者,但总感觉他们消失了一样。

藏了起来。

 

吃饭的各位对这种宣传颇有怨言,尽管它的初衷是好的,操作方式上还是沿袭了我国一贯熟练使用的恐慌教育,像“不好好读书以后就知惨了”、“感染了HIV你就blabla”之类,久而久之我们养成一种习惯是,有时做一些事是出于不得不。

 

如果不是这个饭局,靠上网查一堆不靠谱信息的我大概无法相对细致地靠近这个话题。比如我才知道,即便口腔溃疡在这吃饭也没有危险;比如最近引起恐慌的,有些出于未知目的的HIV携带者卖血、在共享单车座椅放针头(具体可向专业人士咨询HIV病毒体外存活条件),或是约会暗中动手脚等危险性行为,其实在发生后的72小时内吃阻断药(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医院)几乎可100%规避感染风险。

他们真的能解答你对HIV的疑问。

只是不知这些真正的科普什么时候能到达该知道的人那儿。

 


两年前来的人里,除了一位,其他人都没把病情告诉父母。

两年后来的人里,一个都没有。

不告诉父母挺好理解的,我们这两个世代之间或许有史上最巨大的差异。而那位带了好朋友来的男生,也只是在几周前才把这个两年前就确凿的消息告诉她。

“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俩抱头痛哭。”

 

男生之前的每一个生日,都能收到那位好朋友的祝福。她每年都祝他“平安康健”,起因是:如果只能有一个祝福,这是她最迫切的愿望。

被检测出感染HIV的那个生日,不知情的她依旧祝他平安康健。

他犹豫了很久,想着毕业典礼结束的时候告诉她。

但毕业典礼那天他也没有讲。


“我说,如果那天你告诉了我。”

“你会怎样?”

“我会从回家的火车上跳下来,回去找你。”

 

如果严格遵照医嘱,在现有医疗条件下,把病毒维系在一个稳定而安全的水平,大体上可将它变成一种类似慢性病的疾病。

没有其他意外,一样活到七老八十。

 

另一则信息是,

U=U(Undetectableequals  Untransmittable )意味着,(携带者病毒载量)检测不到=传染不了。

听起来难以置信,这不仅是病理上的好消息,更是心理上的——能减少多少莫须有的恐惧,就能拉近多少作为普通人的距离。


从杭州过来的男生,言辞中不停透露对杭州这座城市对于HIV携带者的善意和医疗保障的夸赞。但他几乎是全场焦虑感最强的人:吃药怕被发现、为每天吃药后的头晕感到头痛、想出国读书又怕离开杭州的医疗保障……

他的焦虑却让我略感心安。焦虑与虚无不同,焦虑至少意味着对变好的向往,本质上还是积极的。实际上,来参加饭局的人,在两年前就是属于怀有生活积极性的人。

 

很多人说,焦虑是一种时代病。这或许需要商榷,大家喜欢把令人不高兴的东西冠以时代之名,仿佛一种包庇。坐他正对面的男生像个局外人,不参与聊天却一直碎碎念。我让他大声点,他说,吃药之后晕晕沉沉多好啊,像免费喝了酒,而还不至于宿醉。

“It’s always there.”他说。反正晕都晕了,当喝酒也没啥不好。

“就算没感染HIV,你也会有其他焦虑的东西。”

众人同意。

近期马航调查组宣布解散,关于“机上都是顶尖艾滋病专家”的阴谋论又一度甚嚣尘上。而对他们来说,对药物改良的渴望更多是,“药丸可以小一点”(不敢将药丸切小了吃是怕遗漏了细碎,影响药效)、“可以变成好几天吃一次”。说最近有种新疗法是打一次吊针就能维持一两个月,但现场对此并没有很热烈,毕竟一年定期去几趟医院打吊针也挺不方便的。

 

这周讨论度最高的新闻应该是,某科学家用基因编辑手段,诞生了一对具有HIV抗体的婴儿。

这个新闻的重点当然应该是基因编辑违反科学伦理的问题,可有些角度清奇的人居然把矛头指向HIV携带者。

然后拿一些易于传播的关键词瞎扯:同性恋、大学生、黑种人,等等,为加深读者恐惧和误解不懈努力。这当然不能用像卫健委在今年艾滋病防治发布会上通报的数据“2017年报告感染者中,经异性性传播占比为69.6%”来反驳。实际上争论异性恋和同性恋哪个错误更大本身就很离谱。

 

沿用饭局上大哥的那句话:危险的是行为,不是人群。

这个提议不是孤立的——要知道,在绝大多数议题的讨论上,人们犯着相同的错误。

总之,带有色眼镜解读信息、用仇恨和恐惧划分群体的行为,糟透了。

 


或许你有这样的感觉,这两年网络上的戾气不低,层出不穷的糟糕新闻和极端言论一次次占据你的首页。正能量救不了人。互联网的发展是否让世界变得更开放不好说,有时它确实容易让人在既有认知的舒适圈里继续深陷。

所以,会担心像HIV这样的话题,支持的人自然支持,不解的人依旧不解。

  

我更愿意认为,不解的人里,更多是因为没有机会够着这些信息,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忙降低信息的壁垒,就像——即便说起来陈腔滥调,我依然想讲的:在走进包厢的前一秒里,我想象不出每个人在人群里的样子,甚至对感染风险怀有莫名担忧。可当你跟他们坐在一起,像朋友一样聊恋爱工作家庭际遇的时候,你就能永远地记住他们的脸:

皱眉、点头、一样的体温。

 

 


姜思达说,今后这个饭局要继续。

嗯。







阅读8920
焦虑 
举报0
关注思达帕特微信号:SidaPar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思达帕特”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思达帕特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思达帕特

微信号:SidaPart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