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老实说,你有没有想过自杀?

作者:奴隶社会 来源:奴隶社会 公众号
分享到:

12-06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678 篇文章

Photo by Matt Cannon on Unsplash.

作者:谢劲波,建筑学出身,留美回国创立个人发展培训品牌BeBeyond,在全球顶尖学府和企业里都有他的学员。本文首发自:谢劲波( ID:JINBO_BBY )。

作者写在前面:

一个多月前,我写了一篇有关自杀的文章,希望引起大家对自杀现象背后的原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思考,不再停留在惋惜、不解、焦虑、甚至嘲讽这些情绪层面。

同时我也想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关注周围的亲朋好友,因为他们中有可能也有人在经历我们无法想象,也没有察觉到的痛苦。

文章发表后,朋友们反馈很积极,留了 50 多条言,可以说条条用心,句句真诚。

有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的,有分享在麻省理工读书压力到底有多大的,有人给了一些我们普通人想不到的角度去看待痛苦和自杀,还有人提供了建议,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人。我在文末会直接引用一些反馈。

现在在年轻人中流行“丧”文化,大家动不动会说“生无可恋”。这些看起来无病呻吟、矫情的情绪是真实存在的,也有它客观存在的理由,且是年轻人自己难以解决的。我的文章没有对此现象背后的原因直接做分析,但我想原因类似。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速变化的时代,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甚至混乱,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巨大的挑战。需要多思考、多理解,时不时停下追逐的脚步。

 

前段时间连续几件学生自杀事件震动了海内外,不过,在我生活的朋友圈里,最近已经是锦鲤满屏了。好欢乐!

 

但我想来谈严肃的话题。

 

10 月 2 日纽约大学一个一年级的中国学生自杀,18 岁。约一周后,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华裔二年级学生自杀,19 岁,刚刚获奖,同学说他性格开朗。约同一时间,浙江大学一名博士生自杀。我还听说了国内一线城市某国际高中两起学生自杀事件,没报道。当然,之前还有其它人自杀,比方高管、创业者等。

 

我猜自杀现象在某些群体中有加剧的可能,想谈谈我认为的原因,亲朋挚友可以怎么做,自己可以怎么做。

 

首先得承认,我对写自杀这个话题慎重考虑过,觉得自己天性乐观,生长在一个极为乐观积极的家庭,我对痛苦的体验都不够,就更不敢说能体会自杀的感觉,也就不太适合仅基于我的个人观察和体会来谈。

 

但我同时想,如果生是我特别在意的,那我就应该特别认真地探讨,生命为什么就被终结了。向死而生,才能更好地活着。这是我决定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第一次接触到“真人”自杀是很多年前读了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一个访谈。他提到带他走入电影世界的哥哥跟他说,人过了三十就被污染了,所以他会自杀。然后他哥哥真的满三十就自杀了。这给年轻的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竟然有人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生命!


  图片来自网络。

 

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自杀是开始做培训师以后。在我深度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人之后,我认识到人之精彩、独特是超乎任何人的想象的,也开始隐隐约约意识到有很多人曾经痛苦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到了要自杀的边缘。到后来,人多了,就会有少数学生跟我说他们真的自杀过。听到的瞬间,加上那些细节,我目瞪口呆,完全不知作何反应。我心里往往只剩下了一个念头:我好荣幸啊,能有机会这一辈子见到如此美丽/英俊的你。

 

但我依然无法感同身受,直到我自己创业之困难到了某一个极限,我才第一次有了一点肤浅的体会。

 

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点。

 

首先,我想做成的事,即实现的目标,我怎么努力都做不到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且这个过程往往持续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十几年,我也非常努力,也想尽了各种办法。无果。

 

想象一下,一个每一个周末都去补习班补习的中学生,补习了很多年、换了很多不同的机构和老师,父母还陪着去、花了很多钱,父母和老师也是各种讲道理、批评、讽刺、鼓励、支持、做出牺牲,方法用尽,但这个学生就是学不好,成绩如故。想象一下他从 12 岁到 17 岁都是这样的处境,那个感觉,体会一下。

 

  Photo by Green Chameleon on Unsplash


在这个长期“奋斗”的过程中,这个人耗尽了热情、体力,整个人都傻了,精神和肉体都无法愉快了。我回头看自己,有很长一段时间(以年计),我其实是靠本能活着,我已经没有意识了。每次出差下飞机,会觉得两腿无比沉重,会跑去星巴克喝咖啡,坐着,很久不离开。我以为我只是累或感冒未发。

 

然后,在这个长期“奋斗”的过程中,生活的其他因素都慢慢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要让位于这个目标。换言之,人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执着,越来越觉得其它的一切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它们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它们的乐趣。人生只剩下了一个目标。

 

而这个目标,怎么搞怎么搞怎么搞,也搞不定,而你已经精疲力尽、失眠、穷途末路。你会开始怀疑自己,开始怀疑你追求的这个事情的意义,再看看这“黑暗”的世界和“恶毒”的人类,你会开始想活着的意义。活着有意义吗?

 

等我体会到了这点,我开始意识到,有时候一个年轻人,甚至一个中学生,跟我提到死亡,我千万不要以为他只是随便说说,他什么都不懂。相反,他有可能正在经历痛苦,想过很多我们未曾想过的问题。

 

其实很多中学生、大学生和留学生的情况比我的情况更糟糕。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做的事情至少还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喜欢的,理性上,无怨无悔。而很多学生,想像一下,可能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对着的是他读不来的功课、不喜欢的专业,他们是被迫的,好像别无选择。

 

因为我其实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还做成了不少事,周围有不少人给我支持、鼓励和赞赏,只是事情没有达到我自己的期待。想象一下,那些长年累月不得不学习,但怎么都学不好的同学是什么感觉。他们没有成就感,也很难开心,不仅仅对自己失望,往往还有强烈的内疚感,觉得辜负了父母、老师的期待。对他们来说,生活还剩下什么呢?

 

“我就是垃圾”,有个 16 岁的学生跟我这样说,“我不值得浪费父母这么多钱。”

 

因为我年纪比较大,还曾经十分顺利过,有过成功的体验,这些都会让我更能承受,而很多中学生、大学生,那些从来都没有顺利过的人,年纪也很轻,如何承受得住?这么想,他们打游戏、抽烟喝酒、发呆、强烈的叛逆、沉迷于大人看来幼稚的活动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实在实际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乱七八糟的事情影响着人,比方,周围人的目光、不适应环境、生病、失恋、办事不顺利,或者跟父母吵了一架。这些在外人看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在一个心灰意冷的人那,就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Photo by Erik Ringsmuth on Unsplash


那么,那些一路走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情况又如何呢?

 

他们似乎会有两个走向,一个是“不顺利”进而跌落,一个会一直“优秀”下去。

 

先说“不顺利”的例子,我几乎在同一时间遇见过的两个状元。她们就读于清北复交中的一所,入校时选择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学院。这不是她们喜欢的专业,也不是她们擅长的专业,等二年级分专业的时候,她们因为成绩不好都分配到了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换句话说,她们从人群中的佼佼者,从全省第一变成了她们学院鄙视链的底端。她们的社会认可及由此而来的自我认可从巅峰掉到了谷底。我们想象一下刘翔从亚洲飞人到临场退赛所发生的一切,也许能明白那样的经历和感受可能是什么。

 

这样的跌落,对当事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般来说,学校并没有留意到这个情况,这样的人也往往不会轻易求助于人。不知道家长是否有留意到了?家长是什么态度?理解、鼓励、支持,还是也一起陷入了焦虑或绝望,还是根本就不知道,因为孩子没说?

 

这两个状元我见到的时候已经大三了,GPA 已经掉到了 3.0,专业的难度其实真的不大(可能比高中还容易),她们那一刻已经对自己,对自己的求职、留学(在我们看来完全没有问题的事)基本失去了信心。


  图片来自网络。

 

有的人优秀的时间更长,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到研究生到工作,完美无缺、万众瞩目、神一般的存在。但没有人知道的是,他可能一直在拼尽全力地撑着,很多时候他已经撑不住了。这样的人我也遇到不少,我觉得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能放松、放开,随意一点。更重要的是能开始真正为自己活着,但这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总结一下,我谈到了三类人。我们自己可能就是其中一类,我们孩子或朋友可能也是其中一类。如果我们是父母、老师或者朋友,应该如何去对待自己孩子、学生或朋友呢?我也简单地说一下:


  • 一类是从小就不顺,且好像怎么努力似乎也无法扭转局面。


对于这类人,我们一定要警醒、关注,而不是越来越焦虑、着急。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不是我们对他的期待有问题?是不是方法不对?最不应该的就是恨铁不成钢。

 

说到这里,我建议各位去读《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前言的结尾。作者谈到了自己带孩子的经历和思考,可能会给你带来深刻的启发。

 

  • 一类是从高处跌落、顺境到逆境的。


我们一定不要责怪,不要说“我早跟你说了”,而是去体会、理解对方的处境和感受。在对方趋于平静后,帮助他一起看清楚什么是本质(依然存在的优势),什么只是暂时的、方式方法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意味着可以解决),比方,那两个状元,其实她们依然还是那个聪明、勤奋、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基础的人,她们只是一时无法独自应对巨大的变化,走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种循环完全可以打破。

 

  • 一类是始终优秀的,而且往往是最优秀的人。


回顾过去遇见过的一些最优秀的学生,部分学生,我后来意识到,我始终没有真正了解到他们。这有我能力、方法的问题,也应该有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很难向外人示弱或展示不完美。我们要关心: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他正在做的事吗?他满足吗?他开心吗?他有人理解、有人支持吗?


我认为绝大部分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我,为什么活着?我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之所以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有的人是因为长期痛苦,有的人是因为长期无聊,有的人是因为怕死。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问题。

 

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日常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看到人生一个更大的局面,解除痛苦,获得安宁,当然也可能因此而更加痛苦。


在后面这种情况下,请一定不要总是一个人去想这个问题,这容易走向极端。需要帮助的时候要求助,多和人讨论、开始读哲学书。还有就是经常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是一个很好地与自己对话、相处、和解、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

 

在这个极速变化的时代,愿我们能静下来,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




下面是文章首发后收到的一些非常走心的留言,分享给大家: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点点理解、支持和无条件的爱。


@ Mandy

真的要特别用心地去对待每一个求助,这个求助可能只是一句话,只是一句随口抱怨,一个轻描淡写的眼神,也可能是海量的矫情、负能量等,很有可能心底其实已经是无数波澜了。做好陪伴和理解、全心倾听、不随便下结论,已经是很好很好。

 

@ Pedro

我是第二类吧,一个到了大学严重抑郁的小县城学霸。我曾经蛮鄙视第一类人,又觉得第三类人就是生而优秀,我永远也不可能弥合与他们的差距。但是现在,我不再看不起 losers,也不再崇拜“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其实我们都一样。你教会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要自我设限”,这适用于所有人。

 

@ Jenny Liu

我原本觉得这个话题太沉重不想转的,但也意识到在焦虑遍布的时代这是一个应该被直面被讨论的话题。MIT(麻省理工学院)几乎每年都有人自杀,总有人跳出来说天才太脆弱。我一直试图去理解这个问题,但直到我选了那门 18 个学分的设计课,才得到我的结论,那就是不要轻易对别人的痛苦下结论。


18 个学分是什么概念呢,MIT 开的 2000 多门课,只有 15 门是 18 个学分或以上的。从本科生到博士,来自不同学院的每个人都很聪明,能看到一个你想象不到的宇宙环绕之的那种聪明,然后眼睁睁看着这门课从开始爆满到最后只有 10 个人参加期末考试。


那些一开始退课的人在想什么,那些期中考试都参加了也还是退课的人在想什么,坚持下来没有退课的人又在想什么,比如我直到退课的截止期限都在想我是全班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我是不是应该退掉。


我脆弱吗?我不脆弱吗?每个人做决定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样,但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脆弱,有点像暗物质,是一个人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也是别人的星系难以理解的存在。MIT 规定每门课只有固定比例的人可以拿 A,随着人越来越少拿 A 也越来越难,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坚持就有回报的事情。那是我拿过的最艰难的 A,也是最不重要的 A,因为整个变成了寻找我应该如何面对“不完美”的过程。

 

@ 一门

借用乔治巴顿的话:“战争只是执行一种简单的暴力,体现在书面上更是极为苍白和毫无激情的。”自杀也一样,其心理的复杂程度比战争更甚。其实不用去理解和试图解释。自认无知的关心(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有资格占有别人的解释权)以及无杂质的陪伴,就是最大的善。

 

@ Carol

现在很多人都是先天不足,没有在强烈的母亲的照顾之爱下长大,天生对生命、对人缺乏了信任。母亲现在更多的是鞭策(经纪人角色)而不是nurture(传统的母性和家园象征)。

 

@ 朱丹旸

不觉得被人爱,也没有舍不得的人。没有放不下的事,也不想继续被事牵绊。


感觉不到当下的意义,看不到未来的指望。不觉得生命有美感,而世界的繁华和自己毫无关系。具足这些,至生无可恋临界态。此刻但有风吹草动,都可能熄灭生命。


外人眼中:怎么这么小的事情就想不开了呢?真是太脆弱了。走上自绝之路者不在于压力多强。是其个人社交生态和内在心态支持系统相形太弱。


@ 姚瑶

不要以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去随意评判别人的想法,不要随便说“这算什么”“我早跟你说过了”,而去真诚体会对方的情绪和感受,足够的耐心、倾听和包容才能看到它们从哪里来。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他人对你展示的脆弱,无论那个对你看来有多不可思议或渺小,那是真实存在,费了了许多勇气。

-  END  -

推荐阅读

作者:



你读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看经典热文,点击菜单。


有感悟想和大家分享,

给邮箱 nlsh88@163.com 投稿吧。


欢迎转发分享;对话框输入“转载”即可了解授权详情;未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的平台。

阅读8747
举报0
关注奴隶社会微信号:nulishehui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奴隶社会”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奴隶社会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奴隶社会

微信号:nulishehui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