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的猫没躲过产后抑郁

作者:胡辛束 来源:胡辛束 公众号
分享到:

12-07


这是2014年的一则新闻:英国糟糕的天气使海洋动物心情压抑,约克郡一家水族馆给企鹅开出了抗抑郁药的处方。


达尔文在《动物和人类的情绪表达》书中写道:“对几乎所有的动物来说,甚至包括鸟类,恐惧都会导致身体颤抖。”


有些动物有着与人类相似的生理机制,如果人类会患上心理疾病,那其他动物,同样也有患上心理疾病的风险。


猫和狗成为大部分人类的心理抚慰师,身上背着某种使命的他们或多或少安慰了无数人类,但他们自身的心理状态如何,却很难了解。


我们不开心了会不爱说话,会大哭会眼神暗淡,会找人倾诉,会有人帮助,宠物不会用人的语言说话,但不代表他们没有表达痛苦。


我亲眼见到患上抑郁症的动物是去年冬天,是朋友家一只叫可乐的猫。可乐刚生完第一胎,3只黄白相见的小奶猫挤在可乐肚子上找奶头,按照正常的新晋猫妈,她应该侧卧着身子让孩子们喝奶。


可乐肚皮贴地趴着,不给3只嗷嗷待哺的奶猫一点机会,不舔他们,甚至看都不愿意看一眼。她的食量开始变小,水也只是偶尔喝几次,每天固定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发呆,对任何东西声音都不感兴趣。



朋友以为是可乐生完孩子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带去医院检查身体上却完全健康,医生认为是心理原因,最大的可能是,用人类的比喻来说,被叫做产后抑郁。


可乐没有活过那个冬天,无论主人怎么宠她,逗她,都无济于事。可乐最喜欢呆的地方是那个20厘米宽的窗台,她整天就在那儿趴着,像是选择了放弃一般,但无法做出更多的行为选择,于是就那么等着。


动物无法用人类的能听懂的语言表达情绪,有些动物会用行为来表达。医生告诉我们曾经他医治过一条被自己撞伤的狗。



狗狗叫“爱德华”,爱德华出现自残的行为是主人生了小孩之后,一家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重心瞬间从狗狗身上转移到了新生儿身上,但爱德华的感知是敏感又具体的。


它开始在婴儿身边叫唤,主人将他与婴儿隔离,几天后,爱德华开始自己撞墙。如果没有人去阻止它,它会一直撞下去,直到身体无法再继续为止。


被送来医院的爱德华身体抽搐,他缩在主人的怀里发出呜呜的低音,像一个委屈受伤的小孩,等待父母的疼爱。


好像我们人类的行为正在影响着这些小动物,我们将他们与自己捆绑在一起,融入我们的生活圈,他们用可爱的表情姿态影响着我们,但对于他们来说,我们也在影响他们。



英国《镜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只叫“罗伊”的非洲灰鹦鹉,被关在车库3年,患上抑郁症,最后拔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羽毛。


原因是罗伊因为习惯,常在主人新伴侣身边重复叫死去妻子的名字,主人一气之下将它关在车库,一关就是3年,重新回到阳关下的罗伊因为漫长的囚犯生活而心理受损,最后拔光了自己所有羽毛。


我们与人相处时,会在意自己的分寸尺度,会照顾他人情绪,但与动物相处时,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别说那些以伤害动物为乐的恶人,就连喜欢小动物的人有时候也无法照顾到它们的内心。


比如我们会以拥抱的方式来表达喜爱,但如果我们紧紧抱着一只猫,它未必希望你抱它。


当我们将自己与动物放在同一个层面上,我们是一样的,每个动物感到悲伤恐惧的事情不同,症候群不同,也有着非常不相同的承受性。



作家劳雷尔·布特曼在TED演讲时举了很多例子,有患上焦虑症的猩猩,每天一定要完成一套仪式动作之后才肯进食,一头叫“听听”的熊,看上去在玩树枝,但同样的动作它可以重复一整天,一匹自残的马拼命咬金属来伤害自己,一只叫吉斯莫的猫,前爪一直摆弄百叶窗,可以持续若干个小时。


他们患上焦虑症,强迫症,出现自残行为,迫使身体做出某些固定重复的动作,它们,竟和心理受伤的人类毫无差别。


语言受限,我们无法从沟通的层面去获知这些动物患病的原因,但欣慰的是治疗办法我们是尝试成功的。


离开人类世界,当你走进其他动物的世界里时,你会发现,猴子可以收养猫,狗会收养失去双亲的鹿宝宝,奶牛和猪成为相互依偎的好朋友,失去双臂的猩猩一度无法进行社交,最后被一只兔子治愈。




虽然无法读懂其他动物的内心,但几乎所有动物都拥有同一种治愈的力量。


一个越南退役的老兵患上战后创伤症候群并且恐高,后来他拥有了一只叫“甘德”的拉布拉多贵宾犬作为服务犬。


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甘德也开始恐高,但意外的是,当老兵和甘德都站在高处时,老兵却因为过于担心甘德的安全而忘记了恐高这回事。


无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都会有情绪的负面,其他动物不是用与人类相同的方式去感知和理解,但在某个角度上,我们却都懂得爱的寓意。


插图 / 《一条狗的使命》&《流浪猫鲍勃》

头图 / 阿飘


「今晚22:22的报时员」


阅读8961
抑郁 
举报0
关注胡辛束微信号:Huxinshu7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胡辛束”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胡辛束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胡辛束

微信号:Huxinshu713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