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警惕!你吃的这些“减肥餐” 可能会有副作用

作者:央视新闻 来源:央视新闻 公众号
分享到:

12-10

这些年,对纤瘦的审美让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身材。健康的名号之下,轻食、生酮饮食、补剂⋯⋯这一切开始流行。然而,这些真的那么靠谱吗?

“轻食”更多是炒作 

健康餐成为许多人“大健康”概念里“刚需又高频”的内容,于是许多古老的食物被复苏,成为食物中的奢侈品。


一种名叫藜麦的植物以“未来超级谷物”的身份占据了健身餐领域,被称为含有高等动物食品才有的蛋白质含量,在16%~22%,相当于牛肉和奶粉,还有人类无法合成的基本氨基酸。藜麦立刻成了网红食材,占据健身碳水分类中的重要阵地。

这个来自南美洲安第斯山的印加土著古老作物,是美国宇航局在20世纪80年代选中的长途太空粮食。2010年,山西静乐县引入种植的藜麦脱颖而出,随后成了藜麦之乡,西北地区开始大面积种植。 


像藜麦一样复苏的食物还有在公元前古希腊人就开始种植的羽衣甘蓝,现在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它细小的叶子铺在白瓷盘上,被端到各个轻食餐厅里。

△以藜麦、羽衣甘蓝及干籽小红萝卜等作配搭的一道轻食。

而100多年前就被引进的鳄梨,披着鳄鱼一样粗砺暗淡的外皮,平淡无奇甚至有些丑陋,长期乏人问津,近几年翻身成为食物里的奢侈品牛油果。各种奇效赋予在牛油果身上,减肥、美容、补充蛋白质等等。 


以沙拉、牛油果、谷物为代表的轻食餐厅遍地开花、广受追捧。这些轻食真就健康吗?“其实这些营养食品,除了真正的营养以外,有很多炒作,或者说与社会的时尚等等有很多关系,有些人愿意去追这个时髦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与营养卫生学系主任孙桂菊认为,“还是建议用中国营养学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平衡膳食宝塔来安排自己的饮食。

速效减肥 不主张用于普通人

35岁的HR王强强在2016年发现自己长出了点肚子,尝试生酮饮食后,一周之后出现效果,直到现在,坚持了两年,他瘦下26公斤。 

理论上,生酮饮食是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配方饮食。上世纪20年代,美国医生通过禁食但不禁水的方法治疗癫痫患儿,有不少患儿长时间没有再发作。这被认为模拟了饥饿的代谢效果而被用于临床医疗。这样的饮食方式后来被移植到减肥领域。只吃瘦肉和蔬菜,不吃含有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以此产生大量酮体,迫使身体燃烧脂肪。

△“生酮饮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孙桂菊介绍说,“生酮饮食在临床上对肥胖患者短期内也许有一定效果,但是不主张用于普通人,对普通人减肥有效果没有科学证据。”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标准,成年人每天摄入能量中,应有55%〜65%来自碳水化合物,而有20%〜30%来自脂肪。

“目前的科研结果统一还是认为它只在短期内对于减肥有一定的帮助,长期的话,对身体健康肯定是有害无益的。”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会长陆雅坤表示,在她的客户中如果有人提出生酮饮食的要求,她也会定制短期的低碳水饮食方案,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三个月,“要严格进行,还要配合运动,作息、饮食各方面的调整。”

补剂会有副作用

正常饮食之外,补剂是塑型人群的一大补充食品。蛋白粉、氨基酸、左旋肉碱等成为减肥健身人群的必备补剂。 


冲着左旋肉碱的名头,不少减肥者被吸引。这是20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从肉类提取物中发现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素,维生素BT是它的另一个名称,本质上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人体细胞内。1989年,美国科学院食品与营养委员会审查过左旋肉碱,认定它并不是必须的营养成分

左旋肉碱在国内火热的近十年,有某些研究表明,它是可以降脂的,但副作用明显。它让人产生兴奋感,影响心脏功能,还有人出现过头晕头痛、血压升高等症状。

在某健康网站做首席营养师的怡文表示,“错误的一点在于,很多人非常极端地把蛋白粉当做食物去吃,不再吃其他肉类。其实,过度摄入蛋白质,最直观的现象是加重了对肾脏的负担。很多所谓的标注减肥成分里面都有一个咖啡因,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有些人对咖啡因不耐受,喝了一口就会心慌失眠,过量甚至会中毒。我非常不建议我的用户去买这些。”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更多新闻




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郭爽

©央视新




觉得有用请点赞!


阅读9216
减肥 副作用 
举报0
关注央视新闻微信号:cctvnewscenter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央视新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央视新闻

微信号:cctvnewscenter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