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大学生断绝与家里联系10多年,请不要用爱逼走你的孩子

作者:三优亲子 来源:三优亲子 公众号
分享到:

12-10

文 | 优妈    图 | 锐景图库

01

考上北大、留美深造,是多少父母望子成龙的梦想,这一点,王猛(化名)全都做到了。从小到大,他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状元,北大生物系本科录取,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然而,这么优秀的一个男生,12年不愿意回老家过年,6年前拉黑跟父母所有联系方式。


他写下万字长书,控诉着父母曾对他犯下的种种罪行,他用自己惨痛的成长轨迹告诫天下所有的父母:别再用“爱”绑架孩子了,小时候越乖的孩子,长大以后越痛苦!


02

你越控制孩子,孩子就越想“逃”


在中国,有太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为人父母。我们常常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包办孩子的一切,却不知道这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


时至今日,长大成人的王猛回忆起父母对他所做的种种,依然感觉十分痛苦:

  • 五岁半以前,母亲把他关在家里,他没有上过幼儿园;


  • 一年级学校举办文艺表演要求穿短裤,母亲却以“担心他冷”为理由,逼迫他穿长裤,他连把裤腿挽起来都要被怒斥


  • 读中学时,以“他还不会骑自行车”为理由,强迫他就读一所与父母的单位有关系、却校风极差的中学;


  • 读大学时,他是全班唯一配了传呼机的孩子,他向辅导员抱怨:父母打电话给他太多,还派了大姨向同学打听他的消息;


  • 到美国读研,也被强迫他跟一个姚姓的高干子弟搞好关系,本质是为了“通过姚继续监视他。”


这些事情听起来,每一件都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大事,但是全部叠加起来,给孩子的感觉就像是望远镜,像是摆不脱的锁链,令人窒息


每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会有独立的意识,也一直在努力学着独立面对和处理各种状况。


如果父母万事插手,小到吃饭穿衣,大到升学成家,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控制。


过度包办是一种控制,过度周到也是一种控制。


这种控制的结果,要么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有限,没有主见,要么像王猛那样反抗、拉黑父母。





03

情感的忽视,才是亲情最大的“杀手锏”


如果说仅仅只是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控制的话,应该还不至于严重到“断绝关系”的地步,但对孩子情感的忽视,才是最大的杀手锏。


王猛在文章中提到这样几个细节:

  • 小学不会剥鸡蛋,遭到同学的取笑,后来家里亲戚也因为这件事开始嘲笑他,父母没有出面保护他。


  • 参加奥数考试回来,他的文件夹被人恶意涂画地乱七八糟。母亲没有安慰他,反而幸灾乐祸:"现在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了吧。

  • 初中时代,他遭遇了同桌的霸凌,提出希望换个同桌。换来的是父亲的侮辱:“你凭什么要求学校优待你?就凭你成绩好?”


  • 在国外咨询心理医生后,他觉得是自己的原生家庭有问题,一再向父母发出求助般的抗议,甚至拿回了“应激诊断证书”,换来的是父母回应“你自己心胸太狭隘”。


每一次当王猛需要安慰和鼓舞的时候,他的父母都选择视而不见。


有心理学家曾经提到过一个词叫“童年期情感忽视”,意思是说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这样的经历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比如: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负,父母看不到他的委屈,反而指责孩子:“为什么人家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当孩子已经多次向父母求助,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和保护时,孩子就会慢慢绝望,选择不再信任、也不再需要父母的爱了。

04

有的父母也许一辈子都在等一句“谢谢你”,而也有的孩子,一辈子都在等一句“对不起”。


王猛的父母到现在都无法理解自己的儿子为何要如此固执、极端、抓住过去不放。他们只看到了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却看不到那个曾经幼小、无助、绝望的孩子。


为人父母都是一场修行,希望所有为人父母的都吸取教训:多尊重与理解孩子吧,千万别让你的爱,变成对孩子的伤害。



推荐阅读:


阅读9365
大学生 
举报0
关注三优亲子微信号:sanyouz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优亲子”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优亲子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优亲子

微信号:sanyouzj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