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杯中山海经 | 演员的茶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12-11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小时候,我常站在舞台的侧面观看演出,因为可以看到演员从后台走到聚光灯下的全程。在后台忙碌装扮,反复背练台词的他们,跑上一线之隔的舞台时,突然像换了一个人。舞台像一个巨大的磁场,让刚才幕后的那个人瞬间幻化成了另一个。而我,则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能看到这整个过程,剧情似乎因此而真实完整了。

有想过演员会如何喝茶么?在此之前,似乎并没在意过。

入冬以后,北京的夜色压下得极快,瞬间将人带入犹如影院般的黑沉中。我坐在商务车的最后排,前面坐着的演员朋友正沉默地望向窗外,没有一句话。堵车的间歇,他偶尔会拧开保温杯的盖子,压一口已经闷了很久、难辨香气的茶,并且分给身旁的工作人员,以缓解他们的疲劳。

图片来自周一围

环路在傍晚时刻,仍旧堵出一条闪亮的光带,这是他今天为了拍摄去的第三个场地。四十分钟后,车驶入了朝阳区管庄附近的某个影视基地。他回了个神儿,下车走进这个很大,却充满了杂味的影棚。

左转,进入了影棚中隔出来的一个白色的化妆间。他打开合着的窗户,北京11月的夜风已经带有明显的寒意。我们就这样,在风里掀开剧组发的盒饭,不紧不慢地吃起来。旁边的工作人员有些不解,这么冷的天儿为什么还要开窗。他也没解释,就这样慢条斯理地吃着盒饭。

而我也没说什么,对于气味敏感的人来说,寒风所带来的新鲜空气与浑浊难闻的影棚空气之间,我可能也会选择前者。演技可以是视觉所见的剧情,但这背后托衬的是对生活恰到好处的敏感。他对味道是敏感的,用寒风换来不多时的清新空气。对于同样敏感,又略显颓态、疲劳的我来说,像是心照不宣的关照。

盒饭并不好吃,何况在旁观他的这一天中,这已是第三份盒饭了。我没吃完就收拾起来,放在一旁。饭后,他拧开化妆镜前的保温杯的盖子,坐在一旁看剧本。晚上他要演的是正当盛年的康熙,与法国传教士白晋讨论几何的戏。在化妆台冷白的灯光下,保温杯中的茶挥着热气儿,飘曳出婉转的弧线。我跑过去闻闻,茶味已经淡了,留下的只有非茶非水的那种混沌中的暖意。

而在此之前的几天,因为得到某个潮州茶农朋友去安溪,改良制作的铁观音,喜不自胜地发微信跟他分享。还记得在春天采访他时,说起他喝茶的启蒙是电影学院上学时,老师每天泡一大杯的铁观音。在2006年时,经常喝某同行家所产香气浓郁、喉感甜润自家所产的铁观音。并且共同感慨到,这十年很少喝到对味儿的观音乌龙茶啦。在拿到这泡改良制作的铁观音时,第一时间跟他分享了口感。自然作为茶友,他毫不客气地申请了一包。

我等了两天他对这茶味的反馈,是否与他十几年前所喝的味道相似。两天后也并无音讯,于是发微信问他:喝了么?他回:没。我问:你咋忙成这样?我觉得自己已经够忙了。他回:不要跟一个演员比工作辛苦。找个时间,跟我体验一天吧。我较真儿的回: 可以啊。 

相对每天节奏也很快,被各种书稿压得喘不过气的我来说,也总是有那片刻时间坐在沙发上,好好地喝那么十分钟茶的。对于并不提倡喝茶一定仪式化,日常为道的我来说,每天抽出十分钟好好地对待一泡茶并非难事。而关于他的生活,除了屏幕上不同时代,剧情迥异的角色外,几乎很少涉及了。所谈的内容,也大多与茶有关。他对茶味的直觉极好,而对这背后许多细枝末节的判断,也超乎我意料。

每天真的抽不出十分钟泡茶么?

约定的当天上午,因为闹铃没有准时响起,充裕的时间突然变得局促起来。本来想好的留出来十几分钟,好好冲泡一壶铁观音带给他的想法,被时间挤得有些紧张。但我仍旧娴熟地秤出十克茶,冲泡好后倒进保温瓶中。之后手忙脚乱地拽了件棉衣就出门了。

到了约定的地点,已经开始拍摄有两个多小时了。我被助理带着,站在一旁看着被摄影机包围的他。在休息间歇,他过来匆忙打个招呼后就又忙碌地工作。而手边永远摆着一只黑色的保温杯。我问助理:杯里是什么茶?她说就是拍摄地点提供的,据说还不错的乌龙茶。我好奇地要来一包,闻了闻,是还不错的岩茶。也就没着急跟他分享带来的香暖茶汤。

上午的场地,只有镜头前是有序而精致的,在摄像机之后的都乱糟糟的。屋子里的杯子叠合在一起,还挂着上一次喝茶留下的痕迹。每一样东西,似乎都能说出故事,但又无法深究。就像散发不出书香气,但是信息含量充足的电子书一样,不知道哪儿不对。

站在院子里,周围的人忙碌地专注着。无事的人,视觉焦点也都集中在他的身上,有一搭无一搭小声地聊着各自的内容。这个场景陌生而疏离,我对着阳光站着,太阳晒得羊毛马甲开始发暖,拿出大卫杜夫的小雪茄,点燃。北京的冬天有些干燥,点燃后的雪茄发出嘶嘶的声音,有些辣,不那么甜。这味道把所有人隔绝在一个场域之外,我像看一场戏剧一样看着他们运转。

这一上午,无茶。

匆忙的一个午饭后,来不及休息的整班人马又转到下一个拍摄场地。在古老的院落里,我站在苍老的枣树旁,看着他继续忙碌。在拍摄间歇,他对着阳光抬起头,突然拿起喝空了的保温杯对着不远处的我说:喝喝你带来的茶。工作人员赶忙接走我手里的茶,倒在了他的保温杯里。在拍摄的间歇,他回头跟我说:不知道什么茶,但肯定是好茶,味道不错。 瞅着他笑下,得意地说:是铁观音啊。 

傍晚开始掌灯的时候,他喝空了我带来的那一整壶茶。身边的工作人员又随意泡了个茶给他。他无奈地笑笑说:这是你给我的好茶了,可是就这么喝,也喝不出来个好。好茶真得得空,静下来的时候喝,这样喝真是浪费了。

他说完,我们一起沉默了一下。在暮色渐浓的夜色中,我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平时宅在家里写稿的我,跟着运转了一天也渐渐地疲劳起来。拍摄现场忙碌而无聊,时间变得细碎无法支配。真的没有条件跟时间,给细腻抽象的茶以发挥的空间。静享一杯茶,此刻显得无比违和。

我突然懂了他的用意。旁观一天后,由一杯茶理解了另一个人的人生。一杯茶的答案没有唯一,失去真实就缺乏最本质的生命力。真实在当下,就是开篇寒窗大开、充满杂味、灯光耀眼、色彩鲜明的影棚里,那杯冒着热气儿,不知道什么味道的茶。它不是水,没有柑橘调与岩壁山场的味道。只是间歇,饮下温暖,拎在手里随时解渴的那一杯琥珀色的东方植物萃取液。

从一早掉入他人人生‘影棚’颇感新鲜的旁观者,到疲劳冷静的看着桌子上冒着热气的保温杯发呆的浸入式体验者,理解到达的距离只有一天。

图片来自周一围

所有的好茶都纯粹,所有的纯粹都孤独。那一天,我理解了一个八零后演员的生活与无奈。而他就是演员——周一围,那个手握茶杯与茶相伴的普通人。

▲ 点击上图,订阅《杯中山海经》专栏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图片

一键订阅  2019年【三联生活周刊】

前800名下单赠送价值98元《古人的日子:己亥年历》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阅读8776
山海经 
举报0
关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