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一片暖宝宝能把孩子“烫”住院?别把低温烫伤不当回事儿

作者:辣妈帮 来源:辣妈帮 公众号
分享到:

01-02

作者:妙黛、Adam

来源:育儿进化论(yuerjinhualun)



1

被忽视的“低温烫伤”


前几天,朋友家3岁的儿子因为烫伤住院了。嫩嫩的小肚子上,一圈红红的小水泡,看着都疼。


我问这是什么烫的,看起来不轻呢,朋友说,说起来你一定不信,就是咱们平时用的暖宝宝



原来,朋友儿子这几天有些肚子疼,于是她给孩子贴了个暖贴。

可是一觉醒来,孩子“哇”地一声哭了,指着肚子说,“疼,疼”,伸手就要去挠暖宝宝。


她这才反应过来,轻轻地撕下暖宝宝,发现孩子肚皮上有很多烫伤的小水泡。

真的触目惊心!


你可能要问了:暖宝宝才多热怎么可能烫伤?是不是劣质暖宝宝骤然升温导致的?


其实,暖宝宝还真有这种“杀伤力”。


江苏台《新闻360》节目做过一个关于暖贴的测试。

实验找到市面常见的5种暖贴,标记为12345号,同时,把暖贴贴在不同身高、体重的实验者身上的不同部位,分别监测5个暖贴10分钟,1小时,2小时的温度。

结果显示,1号测试者1小时后,2号3号暖贴,温度超过了45摄氏度。


二号测试者,3号暖贴在1小时后,竟然达到了54度!


3号测试者2号3号暖贴温度持续上升,最高到达了49摄氏度!


随后,实验进一步验证,网传暖贴能“煮熟”鸡蛋,是真的吗?

实验选取了两个暖宝宝,把鸡蛋包住两个小时,结果显示,实验鸡蛋的蛋清、蛋黄已成熟。


能够煮熟鸡蛋的热量要是作用在孩子身上,结果必然导致局部皮肤深度烫伤。

宝宝的皮肤如此稚嫩,怎么禁得起如此的热量?


2

低温烫伤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低温烫伤可比普通烧烫伤“鸡贼”多了!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在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下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


而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发生初期,触及到的只是人体的表皮,如果及时撤离热原,损伤完全可控。但如果对温度产生适应性,就很难及时察觉,从而导致热量渗透进入更深层的组织,造成烫伤加重。

看看下面这张图,50℃的温度持续接触5秒人就会感受到不舒服,随着时间延长,对皮肤的伤害程度加大。


实际上,温度只要达到44℃持续6小时,就可以造成皮肤的损伤。


44℃是什么概念?距离我们多远?


市面上常见的几款取暖设备,能达到的温度各不相同,但整体上,实际使用的平均温度都在40-50℃之间,处于低温烫伤的“高发范围”!


千万不要以为“觉得烫了躲开就好”,等感觉出来的时候,可能已经形成烫伤了!



晚上使用的话,孩子睡得比较沉,对温度感觉不敏感,容易造成“低温烫伤”。白天使用,孩子又可能因为玩的比较投入,或者语言表达能力差,而忽略了身体上的不适。一不小心,“低温烫伤”就出现了。


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谨慎再谨慎,防患于未然。

想到那些血肉模糊的图片,发生在孩子稚嫩的皮肤上,真是触目惊心。


3

牢记五字真诀


也许低温烫伤大部分时候看起来不严重,仅仅是红肿或小水泡。但有时候如果处理不当,严重情况下会发生感染、溃烂,甚至长时间无法愈合。


今年1月,广州一18岁男孩被热水袋烫出多个大水泡。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锥心的疼痛,这样的烫伤比高温烫伤需要更长的恢复期。因为「慢火炖肉」有可能造成了深层组织坏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让孩子低温烫伤,但是如果不小心出现低温烫伤,规范的操作流程按照这五字真决即可:冲、脱、泡、盖、送


一冲:当孩子发生烫伤事故时,要尽快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处至少20分钟以上,以降低皮肤表面的热度,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不建议使用冰块敷伤口,容易把皮肤冻伤。



二脱: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移去衣物。如果伤口与衣物粘在一起,要小心剪开,避免强撕。


三泡:疼痛明显的,可持续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用于缓解疼痛。记住,凉水就好,不要用冰块,更不要私自涂抹任何东西。


四盖:用无菌纱布轻轻盖住患处,如果没有纱布,可用清洁干燥的毛巾代替。切记不要用有毛状、絮状的物品覆盖,避免与伤口粘连。


五送:赶紧送医院医治!再次强调:不要私自涂抹任何物品,交给医生!


4

警惕这4类“取暖神器”


冬季常见取暖设备,除了暖宝宝,还有热水袋、电热毯、电暖器等,它们分别存在不同的安全隐患,有不同的注意点。


1.电热水袋


市面上常见的充电式热水袋有分为两种,一种是电极式,另一种是电热丝式,其中电极式热水袋有爆炸的风险。


2016年,昆明市一名三个月的孩子,因为床边正在充电的电极式热水袋爆炸,液体溅出,导致严重烫伤。



2010年,我国就已经将「电极式电热水袋」列为禁止生产产品。但是,这类电极式电热水袋并没有在市面上消失,反而比更安全的电热丝热水器更加常见。


虽然有安全隐患,但也不用太害怕。


只要购买时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有3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电源线密封良好的电热丝式热水袋,使用时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隔几层衣服,就没问题。


2.电热毯


江苏淮安一家子担心孩子冷,给孩子使用了电热毯,孩子出现了口唇干燥,皮肤涨红的症状,造成了“脱水热”。



每年因为电热毯的使用不当,引起火灾的新闻,也层出不穷。



此外儿童使用电热毯还容易因为尿床,导致漏电,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因此,电热毯的使用,除了购买合格用品外,还要注意,不要使用超过六年,不要反复折叠尽量平铺哦。


通过前面的介绍,其实40℃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温度。如果实在怕冷,可以设定合适温度,睡前关闭电源,使用时长建议不要超过4小时。


3.电暖器


2012年4月,四川乐山三名少年因为家中失火,葬身火海。

事后查明,是客厅内靠墙的三人沙发和茶几之间,开着的电暖器使用不当,引燃沙发和棉被,蔓延成灾。



电暖器或者电暖扇都是一样的,使用不当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每年到了冬天,都会有这样的火灾发生,造成一幕幕悲剧。


电暖器更像一个烤炉,对儿童和成人都极具危险性。

使用时千万要注意:不要用棉被、衣服等易燃物覆盖,远离沙发、床、以及水源。

远离易燃物!远离易燃物!远离易燃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4.发热鼠标垫


此外,还有一个“取暖神器”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发热鼠标垫。



最近,同事就刚被双十一淘到的发热鼠标垫烫伤了!


发热鼠标垫看似“神奇”,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电热毯,持续加热两个小时后,局部最高温度能到达68℃。


一不小心,我们就都成了温水里面的青蛙,被舒适的温度,伤害地猝不及防。


无数触目惊心的案例提醒我们,危险就在身边,冬季取暖需要谨慎。

预防取暖危险更重要在于生活防范意识的提高,只要控制好接触温度和热作用时间,正确使用设备,危险还是很容易预防的。


希望我们都能让孩子远离烫伤,也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在紧急情况时,理智处理。


孩子的世界禁不起一丝一毫的马虎,我们做父母的,即使有1%的危险,也要用100%的谨慎保护孩子。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寒冬得到温暖,也希望温暖中远离伤害。



作者:妙黛,一手抱娃,一手工作,还有一颗心写作的职场妈妈,一个集正经与逗比,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90后姑娘。Adam,科普奶爸,家有小宝一枚,药理学硕士,药剂师和科普编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育儿进化论(ID: yuerjinhualun),0-3岁宝宝科学养育,新手妈妈自我解救指南,科学、专业、新鲜、有趣,说的就是我们,欢迎关注。本文转载已获授权。



阅读9159
宝宝 
举报0
关注辣妈帮微信号:xinmeili99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辣妈帮”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辣妈帮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辣妈帮

微信号:xinmeili999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