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22岁傅园慧小红绳不离身 | 孩子“恋物”的真正原因竟然是....

作者:辣妈帮 来源:辣妈帮 公众号
分享到:

01-15

作者 | 心海一隅

来源 | 凯叔讲故事(kaishujianggushi)



1

22岁的傅园慧居然有 「恋物癖」?


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中邀请了四位女孩,她们在节目中展示了自己生活中最真实的样子,爸爸们也在屏幕外同大家一起观看女儿们的生活。


最先出场的是运动员傅园慧,早上她在半睡半醒中伸出手来摸到床上的一个红色的东西。

当她起床洗漱时,我们终于看清了那个红色的东西是什么——一根大红色的绳子,而这根红绳正斜挎在她粉色的睡衣外边。





等傅园慧收拾好去游泳馆训练的时候,大家发现她身上依然挂着那根红色的绳子。

傅爸爸解释说,他们管这个叫「摸摸」





他说,傅园慧小时候就一直喜欢摸一块小毛巾,后来长大就改成一根绳子了。

维嘉问:「如果不摸会怎么样?」

傅爸爸说:「不摸,手就没有地方放。」

秦海璐说:「但是她已经二十二了。」

傅爸爸笑着说:「她一直都是这样的。」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一样的想法,一个成年人怎么还会有这么小孩子气的行为呢?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傅园慧没有长大,那根绳子只是一直陪伴她的「好朋友」而已

父母应该接受孩子对朋友的这份依赖,而不是强行戒掉孩子的这一行为。


这是很多孩子都会有的小习惯,有的孩子喜欢抱着毛绒玩具不离手,有的孩子则喜欢枕巾或浴巾,这些物件大都是柔软、适合抱在怀里的东西,这是孩子的安抚物



北京大学发展心理学博士赵红梅在「要不要主动给孩子引入安抚物」的视频中说: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安抚物,但如果孩子需要,父母可以适当地提供。


正是在这些安抚物的陪伴下,孩子才会更开心地成长,相信这些安抚物会带给孩子更多的爱和信心,让孩子的心理得到更多的满足。 


2


我儿子快9周岁了,我一直陪着他成长。


大概1周岁以后,他开始喜欢我的一件睡衣,每天晚上都要抱着这件睡衣睡觉。

我问他:「为什么要抱着妈妈的睡衣?」

他说:「有妈妈的味道。」

我说:「妈妈就在你身边啊,你可以来闻妈妈的味道呀。」

可是儿子坚持:「那件睡衣上才有妈妈的味道。」



儿子3周岁左右,因为订阅画报时赠送的一个红袋鼠玩偶,他放弃了妈妈的睡衣,开始每天晚上抱着红袋鼠睡觉。


哪怕我们经历了搬家,哪怕他现在已经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这个被他抱得老旧的红袋鼠一直都陪着他。每次我要跟他商量好久,他才愿意把红袋鼠拿去洗一洗。


现在儿子白天一般不找红袋鼠,只有晚上临睡前才会从床头柜上拿起红袋鼠,一起钻进被窝。

我问他:「你打算让红袋鼠陪你到什么时候? 」

他想了想说:「等我上初中吧。」



我从来没有阻止过儿子对红袋鼠的依赖,我也知道他从来都不缺安全感,红袋鼠就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最好的朋友,如此而已。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对安抚物特别依赖,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想尽各种办法阻止孩子,甚至简单粗暴地扔掉这个东西,这反倒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也有人认为,有这些依赖安抚物的孩子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小时候没有给予他足够的爱,孩子缺乏安全感,其实并不一定如此。


亲密育儿倡导者西尔斯医生说:我见过的安全感最强的孩子,在他们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前,都有他们内心所依附的物或者人。


当孩子的情感有了附着以后,他们的内心才会更安定,知道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回到床上就会有安慰,这会让他们更安心。



3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写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小女孩,从小特别喜欢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块破羊毛布。

妈妈在小女孩3岁的时候,强行拿走了这块布,导致小女孩虽然不吸吮拇指了,却在睡觉前强迫性咬指甲,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父母强行切断孩子跟安抚物之间的链接,只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戒备,他们不知道为何父母会这样做,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一名精神医学家在《慰藉:精神医学失落的层面》中说:孩子在小的时候,与母亲长时间的接触,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安慰感,才能建立起稳定的心理感觉。


但是孩子没有成熟的思想,无法建立成熟的关系。当孩子与母亲分离的时候,母亲给予的安慰感缺失,此时就需要一个物品或行为来替代与母亲之间建立的联系。


安抚物就是连接孩子与母亲之间亲密关系的那个物品,父母能够理解这一点,就会对孩子总抱着毛绒玩具的行为表示理解了。



父母不可能无时无刻地陪在孩子身边,总需要工作或者干家务活,孩子也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开始学习独立。


孩子的心里难免会有一点不安或者恐惧的感觉,而一个柔软的安抚物,让孩子抓在手里或者抱在怀里,孩子的内心会更安定。


尤其是夜晚睡觉前,一个可以塞进被窝的小毛巾,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妈妈的气息,哪怕妈妈就在身边,都没有这个小毛巾更能给孩子带来安慰。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安抚物,可以陪伴孩子尽快适应外面的世界,对于越长大越需要学习独立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棒的陪伴者。



4


美国一所大学研究表明,安抚物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个小伙伴,在长久的陪伴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依赖,让孩子的内心更踏实。


其实在国外,安抚物是大部分孩子成长的好伙伴,阿汤哥家的女儿苏瑞,街拍照片中大部分时候都抱着一个毛绒玩具。



这些毛绒玩具不见得是多名贵的东西,只是孩子无意中选择的一个陪伴者而已,但是这些玩具却可以让孩子减少焦虑和不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要经历逐渐离开父母的时刻,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这些柔软的、可抓握的、可搂在怀里的安抚物,就是父母最好的替代。


如果你的孩子缺乏安全感,请给他准备一个他喜欢的安抚物吧,至少会让孩子不安的心得到安放。


如果你的孩子不缺少安全感,只要孩子愿意,请你不要简单戒断孩子对安抚物的依恋,因为那是他学习独立和成长的链接。


每一对父母都渴望孩子尽快长大,却又害怕孩子长得太快,而每一个孩子同样渴望尽快长大,却又对未来有不确定的恐惧。



当孩子在闯荡世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他至少还可以退回到那个柔软的世界中,汲取更多面对未来的勇气。


等孩子长大以后,这份一直陪伴他的安抚力量,就会内化成内心的压力管理能力,让他能够更从容淡定地面对人生,拥有属于他自己的幸福生活。



作者:心海一隅,自由撰稿人,儿童心理学研究者,怀揣热爱生活的心,手写洞察人性的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20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 ,爸妈的育儿宝典,转载已获授权。


嗨,今年的拜年服我们已经为你盘点好了,

既符合新年的气氛,又能秀自家的萌娃 !

跟着辣妈帮一起买买买,准没错!

直接去 买买买的看这里。

直通车带你上车~~~

阅读9453
举报0
关注辣妈帮微信号:xinmeili99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辣妈帮”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辣妈帮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辣妈帮

微信号:xinmeili999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